Nature子刊:年輕血液可以返老還童?也許根本沒這回事兒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輕小鼠的血液被成老年小鼠的血液替換掉一半時,年輕小鼠的組織健康和修復能力顯著衰退。這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研究指出,老年血液和其中的分子推動了衰老過程,而年輕血液并沒有返老還童的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年輕血液本身并不能作為有效藥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副教授Irina Conboy說。“老年血液含有一些逆轉衰老需要靶標的抑制子。” 2005年Conboy及其同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的研究顯示,老年小鼠與年輕小鼠縫合起來交換血液,可以使老年小鼠的組織恢復青春。雖然這種現象背后的機制還是個謎,但人們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年輕血液可能逆轉衰老上,甚至與吸血鬼進行比較。這項研究發表之后有不少研究者開始探索年輕血液的潛在醫療作用。“我們2005年展示的是衰老有可能被逆轉,”Conboy表示。“我們從未說過給老年人輸入年輕血液有醫療作用。” 研究人員指......閱讀全文
逆轉衰老!年輕血液能讓老年小鼠返老還童
衰老,是一個復雜、多階段、漸進的過程,發生在生命的整個過程。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體的器官會逐漸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年齡相關的慢性病,例如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一個常見的衰老標志是,細胞慢慢失去產生新的健康細胞來修復損傷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有逐漸變弱、萎縮、修復
年輕血液抗衰老效果試驗在美啟動
一項頗具爭議的付費參與臨床試驗將測試來自年輕捐贈者的血漿能否對抗衰老。 這是2014年最令人震驚的科學報告之一:向年邁小鼠體內注射來自年輕小鼠的血漿似乎可改善這種老年嚙齒類動物的記憶及學習能力。受此類成果啟發,如今一家初創公司在美國啟動了首次臨床試驗,目標是在相對健康的人群中測試年輕血液的抗衰老效
“年輕血液”中促肌肉再生的介質確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逐漸萎縮、變弱,受傷后的愈合能力也越來越差。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確定了使小鼠肌肉年輕化的一種重要介質,這是理解肌肉再生能力為何會減弱的重要進展,有望促進人體的肌肉再生療法。 6日發表在《自然·衰老》上的相關論文表明,細胞外囊泡(EV)的循環穿梭將名為
“年輕血液”中促肌肉再生的介質確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逐漸萎縮、變弱,受傷后的愈合能力也越來越差。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確定了使小鼠肌肉年輕化的一種重要介質,這是理解肌肉再生能力為何會減弱的重要進展,有望促進人體的肌肉再生療法。 6日發表在《自然·衰老》上的相關論文表明,細胞外囊泡(EV)的循環穿梭將名為
年輕血液可將年老小鼠壽命延長5%
美國杜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手術將20個月大的小鼠與其他同年齡的小鼠或3個月大的小鼠連接在一起3個月,然后將它們分離,并測量其壽命。結果發現,年輕小鼠的血液能延長年老小鼠的壽命,證明了年輕血液的恢復作用。相關論文刊發于7月27日出版的《自然·衰老》雜志。 此前有幾項研究發現,將年
輸入年輕人血液有延緩衰老的功效
??????? 美國科學家發現,輸入年輕人血液有延緩衰老的功效。相關文章已經刊登在了科學雜志Nature Medicine上。 這是科學家為年老的小鼠注入年輕小鼠血液之后得出的結論。科學家認為,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老化對人類及動物的影響,延緩記憶和學習功能的減退。 輸血后的老年小鼠各項身
輸入年輕人血液或能逆轉某些衰老過程
在老鼠身上進行的試驗已經表明通過給年老動物注射年輕動物的血液有可能使它們的大腦返老還童。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索爾-維萊達領導了這項研究,他發現來自年輕老鼠的血液能夠逆轉年老老鼠的老化效果,改善它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達到與年輕動物相當的水平。他說這種技術有一天能夠幫助人們延緩老化帶來的最糟糕效果,比如說老
返老還童不是夢-用年輕血液讓衰老組織重生
異種共生是一種有著150年歷史的將兩只活體動物脈管系統連接起來的外科技術。它模仿了共享血液供應的自然實例,比如連體雙胞胎或共享子宮中同一胎盤的動物。 在實驗室里,異種共生為測試某種動物血液中的循環因子在進入其他動物體內時做了什么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針對異種共生的噬齒類動物開展的試驗帶來了內分
年輕血液”抗衰老機制引質疑:返老還童不會唾手可得
盡管長期以來一直有報道稱,將年輕人的血液注入老年人的身體內可發揮抗衰老作用,但其中的秘密一直未被揭開。直到2013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才首次將血液中的一種蛋白GDF11與這一效應聯系在一起,GDF11因此也被稱為“返老還童”蛋白。不過,花無百日紅,最新研究對這一主流理論發起了挑戰。 GDF
老人輸入年輕血液或能延緩衰老-但倫理問題呢?
幾千年來,長生不老始終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在19世紀50年代,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現在,普通美國人至少可以活到78歲。最近的醫學研究有望讓我們的壽命進一步延長。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阻止衰老的過程將會發生什么?這類新的醫學應用有什么意義?它將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我不能死》(Lo
-Nature綜述:人類首次開展年輕血液抗衰老臨床研究
美國已經開始了用年輕人血漿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臨床研究,這個研究涉及到一種共生動物研究模式,本文根據今天《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新聞特寫,給大家介紹這一精彩的歷史。 認真關于這一歷史,留給我們的許多思考。為什么一種非常讓人激動的研究技術會在生物技術蓬勃發展的世代被埋沒,被學術界放棄。一個具有一定風險的
年輕老鼠血液注入年邁老鼠體內形成“不老泉效應”
據國外媒體報道,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一種酶,能夠解釋之前研究中將年輕小鼠血液輸入年老小鼠體內后產生的“不老泉”效應。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老泉 四年前,科學家曾將年輕小鼠和青少年人類的血液輸入年老小鼠體內,希望輸入年輕血液可重新激活中年小鼠大腦海馬體中的神經元連接,進而改善小鼠
年輕老鼠血液注入年邁老鼠體內形成“不老泉效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一種酶,能夠解釋之前研究中將年輕小鼠血液輸入年老小鼠體內后產生的“不老泉”效應。 不老泉 四年前,科學家曾將年輕小鼠和青少年人類的血液輸入年老小鼠體內,希望輸入年輕血液可重新激活中年小鼠大腦海馬體
研究:人類輸入年輕血液有益健康-但無逆齡效果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輸送年輕血液對健康狀態大有益處,但無法實現“返老還童”。 研究:人類輸入年輕血液有益健康 但無逆齡效果 實驗發現,大鼠注入年輕血液后,傷口愈合疤痕更小。研究發現,血液輸入后可修復肌肉組織、肝臟以及大腦。研究人員宣稱,這種輸血后提升健康的效果是顯著的,但對逆轉年齡沒多大作用,
運動過后血液產生的分子會令大腦更加年輕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雜志刊登一篇題為《Blood factors transfer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 to the aged brain》的文章。報道指出運動過后血液中產生的一種細
“年輕血液”中促肌肉再生的介質確定-助力治療肌肉受損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逐漸萎縮、變弱,受傷后的愈合能力也越來越差。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確定了使小鼠肌肉年輕化的一種重要介質,這是理解肌肉再生能力為何會減弱的重要進展,有望促進人體的肌肉再生療法。 6日發表在《自然·衰老》上的相關論文表明,細胞外囊泡(EV)的循環穿梭將名為
“年輕血液”抗衰老機制遭質疑-曾被《科學》評為年度突破
尋找青春之泉的工作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至少對于那些聚焦血液的研究就是這樣。新的發現對于一項試圖解釋為何年老動物的肌肉在接受了年輕動物的血液后能夠恢復活力的研究提出了質疑。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搞清異種共生背后的抗衰老機制,即把一只年輕小鼠與一只年老小鼠縫合在一起,從而使其共享一套血液循環
Nature子刊:年輕血液可以返老還童?也許根本沒這回事兒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輕小鼠的血液被成老年小鼠的血液替換掉一半時,年輕小鼠的組織健康和修復能力顯著衰退。這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研究指出,老年血液和其中的分子推動了衰老過程,而年輕血液并沒有返老還童的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年輕血液本身并不
年輕的血液可抗衰老?FDA發文警告未被證明安全、有效
近日,FDA在官網發表聲明稱,有企業通過輸入年輕的血漿抵抗衰老的治療方案,并未通過臨床試驗,且存在一些風險。 FDA警告不要進行血漿輸血 FDA提醒消費者:“血漿輸注也有潛在危險,因為它們與過敏,傳染,呼吸和心血管風險有關。” “血漿是血液的液體部分,含有抗體、凝血因子和其他重要蛋白質。
不解之謎:年輕血液中起逆衰老作用的物質到底是什么?
將一種蛋白質添加到血細胞中,似乎能夠使老化的血細胞再次年輕。這種現象提示該物質是否可以逆轉老化帶來的影響。 根據《New Scientist》的報道,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一種稱為骨橋蛋白的蛋白質在年老老鼠體內含量較低,并且干細胞注入老鼠體內后會迅速老化。相反,如果將老化的干細胞與骨橋
科學家將年輕年老老鼠血液混合-欲造長生不老藥
最新研究發現使年老老鼠恢復年輕態的方法。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一項有趣的動物實驗讓科學家產生制造“長生不老藥”的想法,他們將年老和年輕老鼠的血液混合注入,有望未來可以使年邁患者恢復青春活力。 美國哈佛干細胞學會艾米·韋杰斯領導的一支研究小組發現年輕老鼠的血液可使年老老鼠骨髓血
美科學家計劃輸入年輕人血液治療早老性癡呆癥患者
這聽起來像一部吸血鬼電影的情節。《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的一篇報道稱,今年10月,一些阿爾茨海默氏癥(早老性癡呆癥)患者將在加州參與一項特殊的實驗:他們體內將輸入來自年輕人的血液,以探究這種方法能否改善他們的認知能力,扭轉病情造成的損害。 科學家們有理由對這項研究充滿信心。動物實驗
無奈的“偏愛”:美國年輕女性肺癌發病率高于年輕男性
在近期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來自美國癌癥協會和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兩大權威機構的團隊,共同公布了一項驚人的數據:1995-2014年美國新診斷的肺癌患者中,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女性,肺癌發病率竟然反超了男性,而且吸煙行為的性別差異不能完全解釋這一現象。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美國,肺癌引起
古老橡樹有年輕基因
古老橡樹的基因數百年來保持穩定。圖片來源:Abaddon1337/CC BY-SA 4.0 瑞士洛桑大學校園里有一顆古老的橡樹,已經矗立了234年。當1800年拿破侖的軍隊經過這座城市時,它還只是一顆小樹,現在已經成長為這座城市的地標。但令人驚訝的是,一路走來,它的基因組幾乎沒有變化。 研究
血液的血液成分
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遺傳物質。一升血漿含有900-910克水、65-85克蛋白質和20克低分子量物質。低分子物質中含有許多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白細胞平均壽命9-13天,血小板平均壽命8-9天。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有40毫升的血細胞死于衰老
換血抗衰老劇情大逆轉:老的沒變年輕,年輕的變老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今年9月份,美國的一家創業公司Ambrosia發起了一項臨床研究。他們征集了600名35歲以上的志愿者,在2天內,給每名志愿者輸入1.5升健康年輕人的血液,以此來求證健康年輕人的血液是否有抗衰老的神奇效果。 這些志愿者每人交了高達8000美元的費用,8000美元是什么概
干細胞再生讓大腦“年輕”
科學家曾認為哺乳動物在進入成年期時所有神經元都已形成,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發現,成年人大腦的某些部位依舊會產生新的神經元,而上世紀90年代的研究則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神經元的來源和功能。近期,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發現神經祖細胞的單一譜系參與了胚胎期、出生后早期和成年期海馬區的神經發生,并且這些細胞在小鼠
10年治理,太湖“年輕”了
冬日的太湖,波光粼粼,靜謐而美麗。從當年大規模藍藻,到如今水清岸綠,沒人能比兩岸居民更理解這份“美”的來之不易。10年治理,河長全面上崗,重拳出擊:清淤泥,疏河道,控源截污,累計關閉重污染企業5300多家,打撈藍藻1000多萬噸,生態清淤3700萬方……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們說太湖“年輕”了幾歲
心電圖分析:年輕男性心梗
一名22歲男性患者,有早發冠心病明確家族史,因突發胸部壓迫感就診于急診科。既往無類似發作史,在肢體伸側可見黃色素瘤。圖1?問題:心電圖有何表現?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心電圖分析圖2 解析:心電圖可見正常竇性心律,Ⅰ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急性ST段抬高性側壁心肌梗死(STEMI)。心臟節律規
干細胞再生讓大腦“年輕”
科學家曾認為哺乳動物在進入成年期時所有神經元都已形成,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發現,成年人大腦的某些部位依舊會產生新的神經元,而上世紀90年代的研究則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神經元的來源和功能。近期,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發現神經祖細胞的單一譜系參與了胚胎期、出生后早期和成年期海馬區的神經發生,并且這些細胞在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