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時,卻長期面臨著科技與產業“兩張皮”的難題。 “十三五”期間,中科院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中專門設立了一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即“弘光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聚焦已取得突破并具有相當引領帶動作用的重大戰略技術與產品,支持其轉移轉化。 目前,這一專項中已涌現出一批產業化成果,或許可以對解決“兩張皮”問題提供借鑒。 “刷臉”安檢不是夢 今年7月,廈門高崎機場正式啟用民航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結果在6天內連續查獲9宗企圖持用他人證件乘機事件,平均每1天就有2名冒用證件的不法人員落網。 在重慶江北機場,2017年全年通過使用這一系統共查獲233起企圖持用他人證件乘機事件。 這兩個機場所用的正是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聯合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民航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 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云機場、上......閱讀全文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科學院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該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透露,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該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13364個,為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入4269.31億元,社會企業新增利稅513.96億元。 2017年,中科院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探索“科技”與“經濟”深度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發布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共中國工程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核心內容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通報圖片源自互聯網 1、拓展院士增選推薦途徑,嚴格審核把關。健全完善院士推薦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科院“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工作進展及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中科院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即“弘光專項”。目前已取得諸多進展,如“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已覆蓋了全國80%以上的重點機場(年旅客吞吐量300
6月13日,第一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在北京舉行。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重慶院”)與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轉移轉化的系列人臉識別技術產品在此次展覽上亮相。 在展覽現場,記者體驗了“安檢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從安檢到登機的乘機全過程。
僅1秒時間就能判斷是否為本人,現場實測識別率超過99%,這項機場“刷臉”安檢的“黑科技”不少旅客已經體驗過。近日,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牽頭承擔、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參加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項目“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通過專家組驗收。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國6
武威碳離子治療系統同步加速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供圖 學物理的肖國青沒想到,自己會走上一條治病救人的路。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稱,肖國青所在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碳離子治療系統”日前已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 這臺安裝于甘肅省武威
9月15日至19日,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工博會)在滬舉行。中國工博會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科研人員介紹 “北斗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