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正在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獲悉,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已經進入大型地面驗證階段,預計2014年實現首飛。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才會有多大。”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郝照平告訴記者,運載火箭的保障是所有航天活動的第一步,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未來的空間站建設、探月三期工程等,都需要通過“長征五號”才能完成。 備受關注的“長征五號”模型亮相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據郝照平介紹,“長征五號”由4個長為3.35米的模塊和1個長為5米的模塊組合而成,這種標準化設計有利于將來火箭研制完成后的批量生產及質量一致性。 郝照平告訴記者,目前“長征五號”研制順利,已經走到了大型地面驗證的最后階段,驗證完以后就可以進行飛行前的準備工作,預計2014年可以實現首飛。 “長征五號”還包含了很多技術上的新跨越。據郝照平介紹,“長征五號”可以實現一箭多星發射,把很多不同的任務集中一次實......閱讀全文
大學是人才培養的園地,是科學和技術研究的重要機構,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大學的使命,一些頂級的大學都為自己制定特別的校訓,如“服務國家、服務世界”,中國的一些大學提出:“引領行業和社會發展”、“投身國民經濟主戰場”等口號。 但是,近幾年,隨著新科技革命的風氣云涌,隨著第四次
20日上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長城計量技術研究所和市計量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濱海新區投資500萬元建立檢測校準公司,進一步提升本市的計量檢測水平,服務濱海新區大項目建設。副市長王治平參加了簽約儀式。 據了解,按照中航集團北京長城計量所和市計量院簽訂的協議,雙方將在各自已有實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由太原市教育局、中北大學、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三方聯合共建的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12月13日在山西太原成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吳勁風,中北大學校長沈興全,太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車建華,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書記、常務副主任馮春萍代表共建單位為研究院成立揭牌。 揭牌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6月21日說,德國科研衛星TanDEM-X當天由俄羅斯一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將協助完成繪制3D地球數字模型的任務。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當天發表公報說,這顆衛星是2007年升空的TerraSAR-X的“姊妹”衛星,重1.3噸,飛行高度為514千米。在運行軌道上
12月2日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飛向太空。在這一全球矚目的“嫦娥探月”之旅中,江西星火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團718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天津燈塔涂料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一批化工新材料功不可沒。 推進劑為運載火箭添動力 在這
空間太陽能發電站的終極目標是在任何時間,能向地球上任何地點直接供電。除此之外,其潛在應用價值主要有:作為大型空間能源基地,為空間活動提供動力;作為無線能源可以轉化為熱能直接用于重點地區的冰雪消融,以及促進植物生長等。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倡議已經得到了國際范圍的
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經過候選人材料審閱、評審、投票等程序,從225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進入理事會終評的34位候選人,根據《光華工程科技獎管理細則》規定,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投訴受理截止日期為4月15日,匿名投訴原則上不予受理。 聯 系 人:劉 暢、曾嶷靜 電 話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三架殲-20戰機呼嘯而過,劃破長空,低速通過現場后拉起,僚機爬升轉彎脫離,長機爬升右轉彎返回,大幅度盤旋加半翻滾加垂直爬升……現場觀眾目不暇接,不時發出驚嘆。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航展是我國唯一由中央政府批準逢雙年
正在珠海進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展出六大火箭模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預計將于2014年首飛。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研制的大型運載火箭,該火箭采用液氫、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污染推進劑,采用模塊化設計,降低發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4月13日,第十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教育裝備暨科教技術展覽會、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報道:最美4月天 儀器廠商共聚南京科教技術和科學儀器展)的第二天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紫金廳召開了《2018中國南京新材料與新能源技術交流會》。會議邀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
9月4日,在沈陽開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覽會上,即將探月的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模型首次展出。(中新社發 沈殿成攝) 嫦娥一號衛星的模型是首次出現在展會上。(蔡敏強攝) 制博會招來世界知名企業 9月4日,是第六屆中國國際
黑龍江軍工航天科技助推“神十”飛天。,2013年6月10日下午,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與記者見面。備受矚目的“神舟十號”飛天在即,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了一個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哈爾濱電碳廠、東輕、省石化院等數個黑
美國空軍官員7月7日證實,因運載火箭出現問題,美國空軍再次被迫推遲發射花費巨資打造的首顆“天基宇宙監視衛星”。 美國媒體6日晚曾援引美空軍的話說,由于“人牛怪”IV型軍用運載火箭的軟件出現問題,原定于8日升空的“天基宇宙監視衛星”的發射時間被迫推遲。但美空軍拒絕透露究竟推遲多長時間。
近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一箭六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用在箭體上的由中鋁東輕公司生產的鋁合金材料再次見證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輝煌瞬間,浩瀚太空再現東輕鋁“玲瓏身姿”。 長征十一號火箭的“玲瓏身姿”離不開中鋁東輕公司生產的具有高強、高韌及超
據《日刊工業新聞》報道,文科省2020年度的航空航天領域預算或將超過2000億日元(約135.5億人民幣),比2019年度初始預算(1560億日元)增加了30%。投入經費用于加速開發預計在2020年度發射的新型H3運載火箭、承擔國際空間站補給任務的貨運飛船等方面。 文科省對該領域的投入金額空前
歐洲航天局10日發表公報說,法國航空航天協會日前將該機構的年度大獎授予歐航局的“赫歇爾”和“普朗克”衛星項目,以表彰其在科學探測方面作出的貢獻。 “赫歇爾”和“普朗克”衛星于去年5月由一枚運載火箭送入太空。“赫歇爾”衛星實質上是一個太空望遠鏡,它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體積最大的
梁小虹等為航天環境可靠性天津試驗與檢測中心剪彩 梁小虹等為航天環境可靠性天津試驗與檢測中心揭牌 該中心五年后將實現年產值10億元 該中心開業將為新區及天津周邊企業零距離提供專業服務 電子信息、風力發電等行業在天津濱海新區將可直接享受到航天級高標準可靠性專業試驗了。4月25日
“我們生產的宇航級高端碳纖維產品被運用到‘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的復合材料整流罩等關鍵核心設備上,為航天事業作出了新貢獻。”5月22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轄永煤碳纖維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該負責人介紹,碳纖維產品尤其是宇航級高端碳纖維產品是航空航天和軍工等尖端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
圖為螢火一號和火星的模擬圖 火星,當前國際深空探索中的最熱目的地,即將迎來一位不到120公斤的小個子“游客”。別看它貌不驚人,卻將為今年已屢創輝煌的中國航天史再添上絢麗的一筆。如果說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讓中國人在近地空間駐留更長時間成為可能的話,那么,它則會把我們的視野帶到更遙遠的深空
據俄媒體日前報道,俄羅斯有意重新啟動因全球金融危機而遭擱置的“空中發射”項目,即使用重型運輸機在空中發射運載火箭。俄計劃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利用俄羅斯生產的重型運輸機和印尼的地面基礎設施來實施這一計劃。 報道說,俄聯邦政府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在上周訪問印尼時特別提到了有關重啟“空中發射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谷超豪孫家棟獲最高獎 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溫家寶講話 李長春習近平出席 李克強主持 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
強國必須強國防,強軍必須強科技。在歷史上,煉銅、煉鐵以及火藥等化學技術的發展極大推動了軍事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前進。在今天,化學工業對于國防軍事的重要意義依然非凡。改革開放40年,石化行業通過新材料等技術突破,為我國國防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已經實現了T1000碳纖維生產。圖為工人
“歡迎國際同行參與中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以及未來的深空探測等航天領域重大工程。我們將支持中外科學家在日地空間探測、微重力科學與空間生命科學試驗等領域的合作研究,積極推動各國對地觀測衛星數據共享,服務全球環境與災害監測,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在11月10日珠海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航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昨日,2013中國科技城科技博覽會在四川綿陽正式開展,并將于明日舉行隆重開幕式。在上午召開的大會首次新聞通氣會上,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蔡競說,目前科博會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圓滿完成,將呈現軍民融合、高新成果集中和公眾體驗豐富等鮮明特色。 蔡競介紹,由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國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
做大“蛋糕”而非惡性競爭,正成為3D打印行業從業者的共識。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3D打印設備制造商處獲悉,他們在連續打印、制造鏈系統整合、質量控制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實際應用,這意味著3D打印離“批量生產”越來越近了。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曾經被視為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2月8日,“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當選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87歲的孫家棟是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質監局獲悉,在質檢總局公布的177項國家計量基準中,廣東有橡膠硬度、毫瓦級超聲功率和瓦級超聲功率3項基準列入其中,將為醫療衛生、國防工業、航天航空、汽車制造、海洋水聲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廣東省計量院成為國內保存和建立國家基準最多的省級計量技術機構,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保有
檢測實驗室是指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能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機構的總稱。它具有保證產品質量、推動技術進步、規范市場秩序、破除技術壁壘、保障民計民生、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技術支撐作用。 “十二五”時期是天津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實現城市定位的關鍵時期。檢測實驗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