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排放再引質疑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用的原料和技術不同,生物燃料可分為四代。前三代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分別是玉米和紅薯等糧食作物,還有麥稈、草和木材等農林廢棄物以及藻類。第四代生物燃料主要利用代謝工程技術改造藻類的代謝途徑,使其直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乙醇。 雖然生物燃料排放物的安全性引起人們質疑,但仍有很多研究人員堅持認為,與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料更高效、更清潔,不僅可顯著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還可降低其它常規污染物如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實際上,生物燃料使用過程中的排放問題不僅與燃料本身性質有關,還與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種類、燃油技術......閱讀全文
歐洲計劃使用以電能和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
歐盟專家組25日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一份題為《未來交通運輸與燃料》的報告,認為歐洲在2050年可以用替代燃料取代化石燃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該報告將納入歐盟首次制定的交通運輸全面發展戰略,該戰略主張歐洲的交通運輸不再采用源自石油、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燃料,以減少對環境的副作用,保證能源供給的安全
研究稱生物燃料比化石燃料對氣候造成更大破壞
據德國《明鏡周刊》11月6日報道,歐洲環保政治研究所(IEEP)日前發布的新研究論文稱,生物燃料比化石燃料對氣候造成的破壞更大,它應該被取代而不是擴大生產。 IEEP的研究顯示,在歐洲使用生物燃料會比化石燃料多釋放56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在歐洲的道路上增加1200到2600萬輛汽
《能源與燃料》:蝦殼催化劑有助制造生物柴油
隨著對全球化石燃料枯竭的擔心,越來越多人對可再生的能源例如生物柴油感興趣,希望用它們去填補對能源的渴求。但是,生物柴油的制造技術中有一項是用催化劑來加速大豆、蓖麻,以及其他植物油轉化成柴油的化學過程,目前為止,所使用的催化劑不僅不能再次使用,而且必須使用大量水來中和,排出大量污染過的廢水。
我國生物柴油調合燃料(B5)標準正式發布
2010年10月底,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10年第6號)中向社會發布了264項國家標準。該批國家標準中,制定190項,修訂74項;強制性標準14項,推薦性標準250項。其中包括《生物柴油調合燃料(B5)》標準,編號為GB/T 25199-
科學家合成出可替代柴油的生物燃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修改了大腸桿菌和一個釀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沒藥烷的前體物沒藥烯。測試表明,對沒藥烯進行加氫反應生成的沒藥烷是一種“綠色”的生物燃料,有潛力替代D2柴油。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報告稱沒
加拿大發展生物燃料 利用亞麻籽精煉柴油
加拿大私營能源創新公司(Energy?Innovation?Corp)日前計劃,今年一季度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開辦生物柴油廠,利用亞麻籽生產清潔燃油、食品和飼料。此外,該公司還研發出一種利用咖啡殘渣提煉生物燃料的技術,其生產過程中能產生多種有用的副產品。 能源創新公
英用大腸桿菌制造出“生物化石燃料”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道,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們對一種大腸桿菌菌株的細胞機制進行了修改,讓其可以將吸收的糖分轉變成合成燃料分子,這種細菌制造出來的油與傳統柴油擁有幾乎完全一樣的組成成分和化學屬性。如果這一過程能大規模進行,那么,這種合成燃料有望替代化
改造細菌助力生物燃料
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經過遺傳改造的降解木質纖維素的細菌不僅能夠把生物質纖維素轉化成糖,還能把糖轉化成乙醇燃料。利用植物生物質進行具有成本效率的生物燃料生產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制造乙醇之前的化學和酶預處理的成本。微生物工程的工作的方向因此一直放在了制造可以執行向乙醇的生物質轉化的所有階段的
生物燃料排放再引質疑 未燒完乙醇易轉化為乙醛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用的原料和技術不同,生物燃
生物燃料排放再引質疑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