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將于2011年下半年發射
中國將首試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 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月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十號飛船將擇機發射,并全面完成交會對接任務。 交會對接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個階段即建立空間實驗室所需關鍵技術之一。戚發軔告訴新華社記者,“天宮一號”重約8.5噸,壽命2年,在其運行的2年時間里,將先后有神八、神九、神十飛船與之交會對接,結束任務后飛船將返回地面。 他說,“天宮一號”發射上天后的2個月時間里,將驗證其性能。如果運行穩定、工作正常,無人飛船神舟八號就會隨即上天,追著“天宮一號”,兩者進行首次無人對接試驗,對接之后共同運行一段時間之后,二者分離,神八返回。 戚發軔介紹說,神舟系列飛船從神舟八號開始有了許多技術改進,首次......閱讀全文
“天宮一號”將于2011年下半年發射
中國將首試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 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月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十號飛船將擇機
中國將在2016年前發射空間實驗室
中國將在2016年前研制并發射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并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訪問時表示。 2011年下半年發射的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于2012年完成交會對接試驗的重要使命。交會對接
戚發軔:2011年中國將完成20多次宇航發射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中國將完成20多次宇航發射任務,相比去年的15次有所提高;去年中國有近20顆不同類型和功能的衛星上天,今年將會更多。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載人航天方面,中國將在下半年發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神州
神舟九號確定第一發射窗口:16日下午
神舟九號擬于6月中旬擇機發射 6月中旬,神舟九號飛船將搭載3名航天員擇機發射升空,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我國首位女宇航員也將搭載飛船進入太空,這也是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神舟九號進入發射塔架 昨日(6月9日),執行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F遙
神舟九號飛天“神女”引熱議-數十預案應對風險
航天員訓練 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號將擇機發射。它將載著3名航天員實現與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由此為中國航天事業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向著“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的太空筑巢之夢邁出關鍵的一步。 作為中國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總裝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今天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總裝,目前已全面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在完成一系列電性能、力學性能和熱性能測試后,飛行器將于2011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之后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將與之交會對接。 據了解
神九將載3名宇航員升空-最多可在軌飛7天
昨日(3月3日),中國科技館“科學講壇”上,中科院院士、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技術顧問劉竹生表示,今年6-8月,神九將搭載3名宇航員飛天,按照載人運載火箭設計,神九最多可在天上飛行7天。 “天宮”馬桶分男女 目前,神九搭載的宇航員正在訓練,“宇航員按坐‘奧拓’訓練,但要坐‘奧迪’上天。”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9月29日,隨著天宮一號于29日21時16分發射升空,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 秋夜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星光閃耀,全新改進的長征二號FT1火箭點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紅了大漠長空
戚發軔院士:中美太空技術差距縮至20年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在小谷圍科學講壇上接受聽眾提問。 今年6月,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與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任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昨日(7月22日),廣東科學中心和南方都市報聯合主辦的小谷圍科學講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
戚發軔專訪:傳承航天精神,續寫航天新輝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2.shtm 空間站“T”字形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嫦娥五號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證據,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一箭22星創造新紀錄……乘著“航天強國”夢想的翅膀,中國航天六十余載負重前行、厚積薄發,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總裝-2011年升空
資料圖表:“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將于明年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8月17日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近日完成總裝,全面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在完成一系列電性能、力學性能和熱性能測試后,飛行器將于2011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之后
“天宮一號”空間站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天宮一號模型 [電視截圖] 在1月25日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由我國科研工作者研發的太空試驗站“天宮一號”的出現掀起了晚會的高潮。這個龐然大物究竟對我國的太空探索起著怎樣的作用呢?25日,記者連線上海航天局科研四部部長葉勛,據他介紹,上海航天人將為計劃于2010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提供資源
天宮一號空間儀器實驗應用取得豐碩成果
內容摘要:該套設備由帶電粒子輻射探測器、軌道大氣環境探測器和空間環境控制單元共3臺儀器組成。目前,三個實驗樣品共計在軌開展實驗19次,其中等溫變壓實驗12次,自然結晶實驗6次,地面同步開展實驗,通過天地對比發現重力對結晶實驗過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1年9月29日,我國在
“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完成使命后將落入海中
綜合報道,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9月29日)將擇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開始實施。據悉,“天宮一號”將分別與隨后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酒泉衛星發射
天宮一號將首度驗證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6月初,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上海航天天宮一號試驗隊就已奔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盡管有些隊員還是剛辦過集體婚禮的“新人”。來不及度蜜月,上海航天的年輕人就為“天宮”的發射全力以赴。那么,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項目上,上海航天將承擔起哪些重大任務呢?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應該稱其為迷你空間實驗室
距離天宮一號發射之期越來越近,你能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嗎——幾乎家喻戶曉的神舟系列,我們知道它是飛船,那么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應該叫它什么?“目標飛行器”還是“空間站”?“目標飛行器”因對接任務而得名 9月20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
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
11月1日5時58分07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據悉,神舟八號飛行主要任務是: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
天宮一號轉正飛行
北京時間12月15日9時5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從偏航模式轉為三軸穩定對地飛行姿態后,進行了有害氣體測試等一系列定期巡檢項目的檢測。目前,天宮一號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各項應用載荷在軌實驗工作進展順利。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11月20日轉入長期運
天宮與神九手控交會對接成功
神舟九號航天員6月24日駕駛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順利對接,我國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試驗成功。 這一操作是由43歲的航天員劉旺實施的。12時許,他通過手柄控制飛船的姿態、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號從140米外向天宮一號緩緩接近,最終成功捕獲天宮一號。 24日早上剛剛分開的神舟九號與天
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來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T1”
天宮一號三大空間科學實驗獲重要成果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發射升空至今,已在軌運行300多天,其間,天宮一號開展了地球環境監測、空間環境探測、復合膠體晶體生長等三方面的科學實驗,并獲得大量珍貴實驗數據。昨天(8月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發布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廣泛應用于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演練完成
“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將于明年發射 歷時近50天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五次發射場合練任務近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本次合練是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任務準備過程中的一次綜合演練,為進一步優化測試發射流程、組織指揮方案及系統接口提供了依據,給交會對
天宮一號天外歸來-七大精彩瞬間難忘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于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亮相:名字自帶“中國風” 1992年,作為中國載人航天戰略的一部分,研制目標飛
神舟八號進入預定軌道-與天宮一號尚距約萬公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今日(11月1日)在北京飛控中心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根據計劃,飛船將在2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 11月1日5時58分07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
“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時間內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4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發射,由于“天宮一號”狀態良好、可能延期服役,不排除會出現兩座中國“天宮”并存太空的情況。 作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的“天宮一號”于2011年9
專家稱天宮一號需加裝護甲在軌躲避空間碎片
當大多數人還不清楚“空間碎片”為何物時,9月24日美國報廢衛星殘片撞向地球的消息,卻讓全世界的人都明顯感受到了來自太空的威脅。按照美國宇航局(NASA)的公布數據,目前會對人類空間活動產生影響的空間碎片,就有近2萬個。 9月29日晚上,中國首個空間試驗平臺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天宮一號:豈止一個飛天夢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天宮一號瞄準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即將奔向太空,正如一些外國媒體所評價的那樣:中國人朝實現全面載人航天飛行能力邁出意義非凡的一步。 與美蘇曾經發射的空間站相比,將作為小型空間實驗室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神舟十號整裝待飛-繞飛成實驗一大重點
北京早春時節的晨曦中,分裝在數輛貨車中的神舟十號在一輛標桿車的引導下駛往機場,這是它首次完成總裝、出廠測試等一整套嚴格程序后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與每秒7.9公里的飛行速度相比,它此刻保持在每小時35公里以內的行進就是“蝸行”,但在這個階段,緩慢和謹慎是將來完美高速運轉的保障。抵達
神舟十號今夏擇機發射-將搭乘3名航天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月2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將于今年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開展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 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
我國將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月28日表示,我國將于今年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開展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 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