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關門致多個南極項目規模縮減和時間推延
WISSARD鉆井項目是受到美國政府關門事件影響的南極科研項目之一。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去年秋天持續16天的政府關門事件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不過,該事件的負面影響現在仍波及著即將在本月結束的南極研究季,在明年,極地科學家仍將持續感受到它的影響。 政府關門事件使“我們失去了正常研究季中良好的一個月”,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南極科學項目負責人Scott Borg說道:“你無法衡量這期間失去了多少機會。” 其中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政府關門發生的時機并不好。該事件發生時,NSF正準備重新開放南極洲的科研設備——實驗室和實驗站等,以使科學家在短暫的夏天里突擊科研。政府關門使NSF的開支無法被批準,于是NSF不得不改變方向,開始為這些設備采取防凍措施,以應付可能面臨的無限期關閉。這意味著當國會最終通過臨時預算措施,允許各機構在10月17日重新運行時,這些設備尚未作好使用的準備。 NSF為應對自動減支計劃,將每個......閱讀全文
科學家:東南極 危!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1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團隊預測,若《巴黎協定》目標未能達成,東南極冰蓋會因氣候變化影響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約2到5米。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公報說,東南極冰蓋是世界最大的冰蓋,擁有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南極一冰架斷裂可能危及科研設備
新西蘭國家水事和大氣研究所11日表示,南極特拉諾瓦海岸地區近日形成的兩座巨大冰山,可能危及數國安放在附近海域的重要科研設備。 該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衛星圖像顯示,在距離新西蘭南極科考站斯科特站285公里的南極特拉諾瓦海岸地區,南森冰架近日發生斷裂,導致附近海域出現兩座冰山。 新西蘭國家水事
我國南極科研論文發表量躍居全球前十
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科研領域發表的《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十之列。多年來,我國科學家先后在《自然》《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實現了中國在南極科研領域的重要突破。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介紹,中國將南極
南極?南極洲?南極大陸
根據《南極條約》的界定,南極或南極地區,是指南緯60度以南的海洋、冰架和陸地,即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總稱,面積約5200萬平方千米。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大洋又名南極洋,包括南緯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積約3800萬
科學家用海豹研究南極冰蓋變化
科學家用海豹研究南極冰蓋變化。圖片來源:Lars Boehme 一群棲息在西南極洲海岸的海豹正在為科學家提供數據,從而有助于改善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評估。 研究人員裝備了這種像不倒翁一樣的海洋哺乳動物——它們身上的傳感器可以測量南極阿蒙森海的溫度和鹽度。這片遙遠且未被充分研究
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獲得三個重大科學發現
記者從南極中山站獲悉,中國第32次南極科考隊對南極大陸伊麗莎白公主地區域進行了大規模調查,首次實地探明南極冰蓋底部存在地球表面最大的峽谷。 南極洲東部的一些冰蓋地區由于地域偏遠,是迄今人類認識最少的區域之一。近年來科學家通過衛星遙感分析等手段,推測南極洲東部的伊麗莎白公主地區域的冰蓋底部應該藏
科研人員在高遠干燥南極天空下觀測太赫茲輻射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史生才與同事發現,位于南極洲的冰穹A 天文臺具有在地球上測量宇宙特高頻輻射的最佳條件。該研究表明,冰穹A站點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在地球上開展太赫茲天文學觀測的機會。與空間望遠鏡及基于航天器的望遠鏡相比,冰穹A站點可以支持更大規模的觀測設備,且成本較低和靈活性更高。相關成
日本和美國聯合科研小組從南極首次發現彗星塵埃
日本和美國的聯合科研小組在從南極鉆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塵埃顆粒,這是首次在地球表面發現彗星塵埃。他們在《地球和行星科學快報》上發表論文,描述了發現彗星塵埃顆粒的過程以及分析結果。 找到彗星物質的樣本并不容易。一種方法是發送探測器,從彗星取樣并返回,但能完成這一任務的探測器屈指可數。因此,科學家們
科學家向南極運送冰芯保護冰川樣本
人們關于古氣候的大多數知識來自困在冰川中的氣泡。但是由于現代氣候日益變暖,全世界范圍內的冰川正在融化,破壞了珍貴的科學和歷史資源。 英國《衛報》報道稱,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嘗試通過向南極點附近的一個倉庫運送冰芯來拯救樣本冰川,即便是在斷電情況下,它們也能夠在那里保持冰凍狀態。倉庫中的第一個
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完成南極科考
近期,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完成對南極半島的科學考察,取得預期成效。 針對三極(北極、南極和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考慮其對全球變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意義,地球大數據專項設立了時空三極環境項目,從地球大數據視角,首次將三極作為一個整體,開展系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