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RNP抗體見于近32%的SLE患者,這一自身抗體幾乎見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體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體譜中的一個抗體,而在MCTD中則以核RNP(U1RNP)抗原抗體系統為主。......閱讀全文
抗RNP抗體也是抗ENA抗體中的一種成份。在復合結締組織病的病人血清中,檢出率可達90%,因此又稱為復合結締組織病的標記抗體。
核RNP抗原抗體系統是第二個具有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體系統。此系統之所以為核RNP是由于它位于細胞核內且這個系統的抗原性可被核酸酶和蛋白溶解酶破壞。近來分子研究證明,核RNP屬于較大的snRNPs家族,具有這種特異性的自身抗體可與snRNPs的亞族之一U1RNP顆粒成分發生反應。U
化驗介紹:抗RNP抗體也是抗ENA抗體中的一種成份。在復合結締組織病的病人血清中,檢出率可達90%,因此又稱為復合結締組織病的標記抗體。 臨床意義:陽性可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癥、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參考值:對流免疫電泳法:陰性。
和Sm抗原一樣,U1RNP(U1核糖核蛋白)也屬于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972年Sharp等報道了一組新的風濕病,稱其為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在這組患者血清中發現了抗U1RNP抗體。它的靶抗原由U1 snRNA與70kD、A、C以及少量B'/B、D、E、F、G等蛋白質組成,它們也參
抗RNP抗體屬于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試驗診斷之一,正常人來說都是陰性,陽性才有意義,高滴度對確診有重要意義。一般這種自身抗體的檢測,多見于自身免疫類疾病,像臨床見到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干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都可以顯示抗RNP抗體的陽性,尤其是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它的抗RNP的抗體陽性
抗核RNP抗體見于近32%的SLE患者,這一自身抗體幾乎見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體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體譜中的一個抗體,而在MCTD中則以核RNP(U1RNP)抗原抗體系統為主。
在多種風濕病患者血中均可檢出抗U1 RNP自身抗體,SLE患者的陽性率30%~50%,全身性進行性硬化癥(PSS)25%~30%;皮肌炎10%~20%,類風濕性關節炎5%~10%,而在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患者,高滴度的抗U1RNP抗體檢出率可達100%,這些患者常無其他特異性的自身抗體,
抗U1RNP抗體介紹:?和Sm抗原一樣,U1RNP(U1核糖核蛋白)也屬于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972年Sharp等報道了一組新的風濕病,稱其為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在這組患者血清中發現了抗U1RNP抗體。它的靶抗原由U1 snRNA與70kD、A、C以及少量B'/B、D、E、
正常人抗U1RNP抗體為陰性。
免疫印跡的優點是一次可同時檢測7種多肽抗體,但其與對流免疫電泳法或瓊脂雙向擴散法比較陽性率并無顯著提高,(主要原因是靶抗原經過熱變性,使原先存在于分子表面抗原表位發生了改變)。因此相應多肽抗體陰性,并不能排除某種風濕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