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1) 將 1~2 天齡新生裸鼠窒息后,置于培養皿中,用 1% 碘聚乙烯吡咯烷酮液洗凈裸鼠, 流水徹底沖洗,然后用 70% 乙醇洗兩次。2) 上除小鼠的四肢和尾巴。3) 將小鼠從尾巴至鼻子的皮膚作一簡單切口,用大鼠牙齒鑷輕輕將整個身體的皮膚剝下,用一把鑷子夾住身體,另一把鑷子拉開皮膚。4) 將剝下的皮膚組織置于放在冰上的無菌培養皿表面,直至所有的皮膚收集完畢。5) 用 2 把大鼠牙齒鉗夾住皮膚組織,在含 2.5% 胰蛋內酶的 HBSS 無菌培養皿中漂洗皮膚組織(真皮組織在下),然后置 4℃過夜。表皮不應淹沒在胰蛋白酶液中。HBSSNaCl 8 g/LKCl  ......閱讀全文
對于大部分科研人員來說,研究中一般用到均是現成的細胞系/株,我們只需要:進行細胞傳代和保種。然而,這些細胞系常常由于體外長期培養,而丟失原有生物學特性,對藥物處理的反應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原代細胞的地位日漸凸顯,Paper中若有了原代細胞的數據都會添色不少。然而,就小編親生經歷,原代細胞分離著實
細胞的繼代--吸取細胞培養基,用DPBS(無Ca++/Mg++)洗細胞一次。--用足夠體積的AccutaseTM溶液浸沒細胞層并在37℃孵育5min。如必要可通過輕輕地拍打細胞培養器皿的側面分散細胞。--加入完全培養基稀釋細胞消化溶液(至少加兩倍體積的AccutaseTM)--轉移細胞懸浮液到離心管
實驗概要本實驗是根據Hennings等(1980)的方法改進而來的。該方案也適用于原代大鼠角質細胞的分離。主要試劑HBSS: NaCl 8g/L KCl 400mg/L KH2PO4 60mg/L 無水Na2PO4 47.86mg/L 無水葡萄糖 1000mg/L NaHCO3 350mg/L實驗
《超人》里有個經常被效仿的經典情節,超人偽裝成凡人克拉克·肯特,在被火燒到后,燒傷的傷口會瞬間愈合,險些讓他的朋友識破他就是超人。 劃了個小創口,皮膚愈合稀松平常,但如果創口過大,瞬間修復就成為超能力。近日,《自然》發表了美國等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挖掘出皮膚愈合的“超能力”:通過病毒載體,
據國外媒體報道,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殖科學的研究教授維托里奧·塞巴斯蒂亞諾(Vittorio Sebastiano)的部分工作就是照顧幾百萬個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存放在斯坦福大學的洛利·羅凱干細胞研究大樓(美國最大的干細胞研究機構之一)深處,塞巴斯蒂亞諾負責維持它們的溫度和濕度。在他周圍還有眾多研究人
通過在實驗室小鼠模型中將一種細胞類型(紅色:間充質細胞)轉換成另一種(綠色:基底角質形成細胞)在大面積潰瘍內產生上皮細胞皮膚組織。圖片來源:Salk Institute 眾所周知,大面積的皮膚創傷,包括嚴重燒傷、褥瘡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導致的創傷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當皮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開放性傷口處的間充質細胞直接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以治愈皮膚損傷。實驗中,他們成功重生了小鼠傷口處的皮膚。研究人員5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這一新技術或可使治療大面積皮膚潰瘍不再依靠復雜的整形手術。 皮膚創傷恢復的關鍵是基底角質形成細胞,這些干細胞樣細胞
眾所周知,大面積的皮膚創傷,包括嚴重燒傷、褥瘡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導致的創傷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當皮膚表面破裂時,構成皮膚外層的上皮細胞會向傷口處遷移,以努力修復創面并密閉傷口,但這種愈合過程在較大的傷口中會變得非常困難,尤其是對老年人而言。 近日,來自美國Salk研究所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開放性傷口處的間充質細胞直接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以治愈皮膚損傷。實驗中,他們成功重生了小鼠傷口處的皮膚。研究人員5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這一新技術或可使治療大面積皮膚潰瘍不再依靠復雜的整形手術。 皮膚創傷恢復的關鍵是基底角質形成細胞,這些干細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開放性傷口處的間充質細胞直接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以治愈皮膚損傷。實驗中,他們成功重生了小鼠傷口處的皮膚。研究人員5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這一新技術或可使治療大面積皮膚潰瘍不再依靠復雜的整形手術。 皮膚創傷恢復的關鍵是基底角質形成細胞,這些干細胞樣
摘要: 郎格漢斯細胞作為皮膚內的主要抗原呈遞細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半抗原可誘導郎格漢斯細胞遷移、分化、成熟、郎格漢斯細胞通過表達細胞因子受體、神經介質的受體、粘附分子和可誘導的一氧化氮化合成酶參與接觸超敏反應。外界因素可損傷或改變郎格漢斯細胞表面分子的表達,影響接觸超敏反應的誘發。 接觸超敏反
香豆素(Coumarin)及其衍生物是從九里香屬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天然芳香化合物。九里香屬植物(Murraya)是廣泛分布在東亞、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的一種開花植物,已被廣泛用作藥材,緩解各種疼痛,如頭痛、風濕病疼痛、牙痛和毒蛇咬傷。然而,它們的鎮痛成分和緩解疼痛的分子機制,仍然還知之甚少。延伸閱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太赫茲(THz)位于電磁波譜的微波和紅外區域之間,為醫學和生物學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太赫茲波段——頻率范圍在0.3-3x1012Hz——為生物細胞的內部探視提供獨特視角,并提供了一種非電離式的癌癥成像方法。隨著實驗室太赫茲光源和敏感探測器的引入,我們能否很快看到太赫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