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占空氣總量的五分之四。然而由于氮氣分子被三條“繩索”--化學鍵所束縛,因此大部分植物只能“望氮興嘆”。固氮菌的本領在于它有一把“神刀”--固氮酶(含有Fe Co Mo即鐵鈷鉬),可以輕易地切斷束縛氮分子的化學鍵,把氮分子變為能被植物消化、吸收的氮原子。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生化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別爾佐娃經過多年探索研究,成功地解釋了固氮菌在空氣中生存固氮的機理。別爾佐娃由此獲得了2002年的歐洲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 在幾十億年前的太古時代,大氣層中沒有氧,地球上生存著大量的厭氧性生物。在地球上第一次大災難發生后,地球表面出現了很多氧。大量厭氧性生物由于氧的出現而消失了,但有少量厭氧性生物由于躲藏在無氧、不透氣的淤泥、沼澤地和深層土壤中而存活至今。但也有一部分厭氧性生物如固氮菌,它適應了環境,能夠在含氧21%的大氣層中存活,并從空氣中吸收氮氣。 固氮菌緣何沒有滅亡,而在氧性環境中生存了下來。別爾佐娃經......閱讀全文
氮氣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占空氣總量的五分之四。然而由于氮氣分子被三條“繩索”--化學鍵所束縛,因此大部分植物只能“望氮興嘆”。固氮菌的本領在于它有一把“神刀”--固氮酶(含有Fe Co Mo即鐵鈷鉬),可以輕易地切斷束縛氮分子的化學鍵,把氮分子變為能被植物消化、吸收的氮原子。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生
1901年,M.W.拜耶林克首先發現并描述了這類細菌,他定名的有2個種:一是褐色固氮菌,常生存于中性或堿性土壤中;一是活潑固氮菌,常生存于水中。后來,各國學者相繼分離出許多不同的菌株。1938年,C.H.維諾格拉茨基將生產孢囊的菌株(以褐色固氮菌為代表)歸屬于固氮菌屬,將不產生孢囊的菌株(以活潑
自生固氮菌 還有一些固氮菌,如圓褐固氮菌,它們不住在植物體內,能自己從空氣中吸收氮氣,繁殖后代,死后將遺體“捐贈”給植物,讓植物得到大量氮肥。這類固氮菌叫自生固氮菌。 培養 在實驗條件下培養自生固氮菌,培養基中只需加入碳源(如蔗糖、葡萄糖)和少量無機鹽,不需加入氮源,固氮菌可直接利用空氣中
固氮菌屬于細菌的一科。菌體桿狀、卵圓形或球形,無內生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氧,厭氧,兼性厭氧均有,有機營養型,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包括固氮菌屬、氮單孢菌屬、拜耶林克氏菌屬和德克斯氏菌屬。固氮菌肥料多由固氮菌屬的成員制成。 固氮菌是細菌的一科。菌體桿狀、卵圓形或球形,能固定空中的氮素。氮是植物
1、壓縮式電冰箱:該種電冰箱由電動機提供機械能,通過壓縮機對制冷系統做功。制冷系統利用低沸點的制冷劑,蒸發汽化時吸收熱量的原理制成的。其優點是壽命長,使用方便,世界上91~95%的電冰箱屬于這一類。常用的電冰箱利用了一種叫做R600a冰箱的制冷劑作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 人們在實踐中發現,有些有機染料在不同的酸堿性溶液中能顯示不同的顏色。于是,人們就利用它們來確定溶液的pH。這種借助其顏色變化來指示溶液pH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 酸堿指示劑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堿。它們的變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電離出來的離子的結構不同,因此分子和離子的顏色也
由物理學可知,水有三相,O點為三相共點,OA為冰的融解點。根據壓力減小、沸點下降的原理,只要壓力在三相點壓力之下(圖中壓力為 646.5Pa以下,溫度0℃以下),物料中的水分則可從水不經過液相而直接升華為水汽。根據這個原理,就可以先將食品的濕原料凍結至冰點之下,使原料中的水分變為固態冰,然后在適
利用物質的旋光性質測定溶液濃度的方法。許多物質具有旋光性(又稱光學活性),如含有手征性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當平面偏振光通過這些物質(液體或溶液)時,偏振光的振動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轉,這種現象稱為旋光。偏振光旋轉的角度稱為旋光度,旋轉的方向與時針轉動方向相同時稱為右旋,以“+”號表示;如與之相反,則
1.固氮菌對土壤酸堿度反應敏感,其最適宜pH為7.4~7.6,酸性土壤上施用固氮菌肥時,應配合施用石灰以提高固氮效率。過酸、過堿的肥料或有殺菌作用的農藥,都不宜與固氮菌肥混施,以免發生強烈的抑制。 2.固氮菌對提高土壤濕度要求較高,當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25%~40%時才開始生長,60%
熱敏電阻將長期處于不動作狀態;當環境溫度和電流處于c區時,熱敏電阻的散熱功率與發熱功率接近,因而可能動作也可能不動作。熱敏電阻在環境溫度相同時,動作時間隨著電流的增加而急劇縮短;熱敏電阻在環境溫度相對較高時具有更短的動作時間和較小的維持電流及動作電流。 1、ptc效應是一種材料具有p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