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循環利用道路依舊漫長
核廢料中含有95.6%尚未利用的鈾,這其中大部分不能利用,也很難處置。(自美國審計總署) 民用核反應堆核燃料廢物處理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紐約時報》表示,美國審計總署日前指出,美國能源部應對核燃料廢物循環利用的方法進行評估,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道路依然漫長。 目前核廢料處理的方法通常是將燃料切開,回收能繼續發電的原料,進而處理最難處置的廢料,使其在反應堆中分解成易處置的元素。 美國審計總署近日發布報告稱,能源部羅列了許多核燃料廢物循環的方法,并對這些方法進行了分類,但該部并未指出哪種方法最為合適。審計總署表示,能源部沒有同運行核反應堆的公司合作,不能確定何種技術更具商業適用性。 美國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回收核廢料再利用,之后,出于經濟因素考慮,美國總統福特和卡特下令禁止核廢料再利用。核廢料循環會形成钚元素,而钚是制造核彈的元素之一,美國有足夠的钚元素,但無核國家就能通過對民用核電燃料的回收......閱讀全文
核燃料循環利用道路依舊漫長
核廢料中含有95.6%尚未利用的鈾,這其中大部分不能利用,也很難處置。(自美國審計總署) 民用核反應堆核燃料廢物處理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紐約時報》表示,美國審計總署日前指出,美國能源部應對核燃料廢物循環利用的方法進行評估,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道路依然漫長。 目前核
第四代核能系統:“釷”里“淘金”
面對能源危機、霧霾圍城,核能以綠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規模生產的突出優勢,成為較為理想的替代能源。但是,當前核能利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缺陷有待克服:如核安全問題始終像“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公眾心存顧慮;核燃料供應、核廢料處理及核武器擴散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核能的發展。 雖然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
美國武器級钚轉化項目或將擱淺
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薩凡納河地區,工人們正在建設著美國幾十年來最宏大的核工程――將43噸武器級钚與商業核電站燃料相混合,進行和平利用。 薩凡納河工廠是美國與俄羅斯削減冷戰核武庫談判的產物。該工廠過去曾生產用于核武器的钚,現在則把钚轉為民用。與核電站使用的鈾相混合,钚可以轉
詹文龍:安全高效是核能可持續發展保障
“核電的主要過程是核燃料循環的過程,包括核燃料來源及制備、核電機組和核乏料處理等。在整個過程中,核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核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詹文龍在日前舉行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綜合報告中作上述表示。 核裂變能是一種成熟、清潔、安全和有經濟競爭力的能源,
英國皇家學會報告:核能復興時代即將來臨
英國皇家學會于日前發布《核能復興時代的燃料循環管理》報告指出,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滿足能源供給需求,許多國家正考慮擴大其民用核能項目,有的國家則計劃開始建造第一座核電站。核能復興時代的來臨再次激發民用核能與核武器擴散之間的關系,以及其他核安全風險的爭論。報告認為,新技術和國際化的管
中科院擬定我國核能發展路線圖
針對核廢料處理、核燃料供給、核科學工程人才三大瓶頸 核能具有綠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規模生產的突出優勢已被世人公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核能迎來發展的春天,而近年來我國更是將“積極發展”核能列入了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重點之一。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年10月通過的《核電
地下深埋核廢料燒錢太多-各國為此傷透腦筋
去年11月,載有123噸核廢料的一列火車在前往其中轉存放地德國戈萊本的途中,遭到反核組織和環保人士的抗議。圖為警察一路嚴守火車運輸。 想埋在地下卻苦于錢太少,想靠技術賺錢又被民眾罵 由于具有清潔、高效的優勢,核能發電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追捧。伴隨著大量的核能消耗,核
一項無法展示的先進技術-ADS為處理處置核廢料提前布局
“太過先進,無法展示。” 近日,微信上一篇關于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的文章引發熱議。ADS是什么?到底有多先進,以至于無法展示?這項核能新技術靠譜嗎?《中國科學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從事ADS研究的有關專家。 最具潛力的核廢料嬗變裝置 “因為這個新興研究方向還不為人所知,才會弄
等離子體所次臨界堆研究獲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宜燦研究員主持申請的“加速器驅動次臨界堆瞬態安全過程與影響機理研究”項目獲得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先進核裂變能的燃料增殖與嬗變”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資助,資助經費為500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先進核裂變能的燃料增殖
美日欲在蒙古國儲存核廢料-日媒曝協議草案內容
7月20日,蒙古國多家網站援引日本媒體消息稱,日本、美國和蒙古國擬實施“綜合性燃料服務”(CFS)計劃,即將蒙古國生產的鈾燃料出口,再由蒙將核廢料回收。蒙為此將建一個乏燃料儲存設施,掩埋回收的核廢料。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可能提供技術支持。阿聯酋也
日本核能復興面臨乏料挑戰
圖片來源:JAPAN NUCLEAR FUEL LTD. 日本傷痕累累的核工業終于恢復元氣,但又產生了一個惱人的新問題:即如何處理核乏料?4年前,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海嘯引發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曾導致48座反應堆全部停止運行,中央政府期待今年春季重新恢復鹿兒島縣的兩座核電站。但批評人士指責稱,核
日本右翼叫囂183天造出核武(圖)
資料圖:日本廣島原爆紀念館是以當年爆心附近剩下的唯一尚且完整的建筑廢墟為基礎建設的。 近日,聯合國大會裁軍及國際軍事委員會提出一項旨在減少核武器的決議草案。不過,當委員會要求日方簽署時,卻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美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此舉是為今后的核武裝鋪路。雖
美日被爆密謀在蒙古建核廢料廠-民眾抗議稱將毀滅蒙古
據5月1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 “美國、日本和蒙古自從去年9月開始談判,計劃在蒙古建設一個國際型的核廢料處理設施,作為回報,美國和日本將向蒙古出口核電站技術”,日本《每日新聞》、《朝日新聞》9日報道的這一消息引起多方關注。日本副外相高橋千秋9日承認“通過非正式途徑就此交換過意見”,但否認
日本擬歸還美國敏感核材料-可用于生產50枚核彈頭
日本官員4日說,日本將歸還美國等提供的331公斤研究用核材料钚。這批钚多為濃度高的“武器級”钚,可用于生產50枚核彈頭。 331公斤钚預計3月底前由日本船運至美國。當月,第4屆核安全峰會將在華盛頓召開。共同社稱,日美選擇這一時機著手核材料運送意在凸顯峰會成果。 【美國眼皮下的“特例”】 日
柯達承認曾建核反應堆-稱只有冰柜大小并非秘密
登記資產51億美元、負債68億美元的柯達今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盛典上柯達劇場也已更名。以生產相機和膠卷而聞名的全球影像行業的老大哥從世界舞臺的謝幕讓人驚訝與唏噓,然后近日柯達公司又一次讓人大跌眼鏡。這家全球影像行業昔日的霸主本周證實曾在地下實驗室藏有武器級
ADS:為核廢料處理處置提前布局謀篇
“太過先進,無法展示”?!近日,微信上一篇關于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的文章引發熱議。ADS是個什么鬼?到底有多先進,以至于無法展示?這項核能新技術靠譜嗎?《中國科學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從事ADS研究的有關專家。 最具潛力的核廢料嬗變裝置 “因為這個新興研究方向還不為人所知,才
美俄簽署核能協議
國際合眾社17日報道稱,美國和俄羅斯簽署了一項核能雙邊合作協議。 IAEA大會上,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與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總裁基里連科會面,就核能領域內的科學研究與合作發展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協議涉及的領域包括核電站設計、新型核燃料、核科學、核輻射技術在醫學和工業方面的利用以及核廢料處理。
趙忠賢:新技術將保障核裂變能供人類使用幾千年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趙忠賢8月5日表示,隨著核電新技術日趨成熟,2030年有望建成核燃料利用率更高的快中子增殖堆商用核電站。如果實現這一目標,核裂變能可供人類使用幾千年。 趙忠賢在貴陽舉行的“中國科協院士專家貴陽科技報告會”上說,國際范圍
“燙手”的乏燃料,“吃干榨凈”核廢料!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工。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并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
核電發展:繞不過的后處理
按規劃,2020年我國預計運行5800萬千瓦各型反應堆機組,每年產生的乏燃料或超過1000噸,建設大規模乏燃料后處理廠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乏燃料后處理是目前已知的最復雜和最具挑戰性的化學處理過程之一,也是核電發展中最具爭議性的議題。近日,連云港市民反對中法核循環項目落戶當地,將這個突出問題
福島核電站2號和4號反應堆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
日本福島1號核電站面臨的緊急情況15日迅速走向惡化:先是2號反應堆外殼在爆炸中受損,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卻水不斷流出。緊接著,一直平靜的4號反應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當即發布命令,要求距核電站30公里內居民呆在家中避險。 有消息稱,日本搶險隊員已經從福島1號核電站2
ADS先導專項連續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
2016年12月23日,“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簡稱“ADS先導專項”)的鉛基反應堆零功率裝置——“啟明星Ⅱ號”首次實現臨界。該裝置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聯合承擔研制任務,是國內首座鉛基零功率裝置。此次成功臨界,是ADS先導專項的又一重大
印度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將投入運行
據《印度時報》消息,印度500兆瓦特制釷燃料棒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即將投入運行,將為印度提供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不同于傳統的核電站,它們在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核燃料要多于自身所消耗的。 報道稱,美國、日本和法國一直都在嘗試研發自己的快中子反應堆技術,但由于技術和安全等原因,一直沒能成
福島核電站險情不斷-核輻射在日本擴散
自11日強震發生以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險情不斷。目前,該核電站的6個機組當中,已有4個發生爆炸。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正在日本地區擴散。 共同社于日本當地時間15日23時許稱,無法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的核廢料存儲池注水,也沒能掌握水溫和水位。當日上午,該機組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次發生事故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月18日再次突發不明原因停電事故,致使第1、第3、第4號機組核燃料存放池冷卻系統等停止運行。 日本“東京電力”18日傍晚7時左右對外發布了這一消息,稱事故中這三個機組的核燃料池以及共用冷卻裝置、含放射性物質污水的處理裝置停止運轉。 《朝日新聞》1
科學家詳解核安全:技術與文化一個不能少
“歷史上的幾次核事故至今仍在警醒我們,在核安全方面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十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PBNC2016)上,中廣核集團副總經理張煒清在發言中如此表示。核安全,已被視為“后福島時代”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科學家們呼吁,確保核安全既要依靠技術,也要進一步增強公眾對核安全的正確
我四代堆核“芯”技術打破壟斷
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安全所”)獲悉,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研發的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材料的關鍵技術難題,同時可為其他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燃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該項自主研發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組織
華盛頓州一處核設施發核泄漏-陰影籠罩美國西北部
美國有線電視23日報道稱,美國西北部的華盛頓州州長杰伊?英斯利上周五表示,位于華盛頓州東南部的漢福德核設施內的6個放射性廢料容器發生泄漏,至今泄漏仍未停止。但他堅稱,目前尚未構成健康威脅。 據報道,漢福德核設施內共有177個地下核廢料儲罐,其中有149個是單層儲罐。能源部數
科學時報:核電前沿技術迷局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西看臺下的一個室內網球場里,費米領導他的團隊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首次自持鏈式反應實驗。此時的他,可能并沒有想到,人類會由此出發,在探索利用核能技術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遠。 1954年,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
我國離第四代核電應用還有多遠?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