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安全所”)獲悉,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研發的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材料的關鍵技術難題,同時可為其他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燃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該項自主研發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組織評定為有望首個實現工業示范和商業應用的第四代反應堆。除了產能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的突出優勢,鉛基堆還具有良好的核廢料“焚燒”處理能力和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種能夠實現多種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 鉛基堆已被選作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和國家“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反應堆系統。核安全所負責“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相關研發工作,目前已完成反應堆系統詳細設計及主要技術研發,并在核心設計理念與關鍵設備研制方面實現了突破,具備了鉛基堆工程實施能力。 鉛基......閱讀全文
在4月20日舉行的中國核建媒體見面會上,中國核建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壽君宣布,商用60萬千瓦高溫堆江西瑞金核電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下一步將上報國家發改委,江西瑞金高溫堆核電項目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座商用第四代核電站。 據介紹,我國高溫堆技術研發工作始于上世紀70年代,自2003年,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西看臺下的一個室內網球場里,費米領導他的團隊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首次自持鏈式反應實驗。此時的他,可能并沒有想到,人類會由此出發,在探索利用核能技術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遠。 1954年,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壽君4月20日宣布,全球矚目的第四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技術,歷經基礎研究、實驗堆建設、示范堆建設,如今,我國已經系統掌握其全部技術,在國際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在此基礎上,江西瑞金高溫堆核電項目有望成為世界首座商用第四代核電站。 從實驗堆到示范堆、商用堆的發展
今年1月下旬,中國與沙特簽訂了《沙特高溫氣冷堆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項目實現了“走出去”的首次突破。而在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品牌“華龍一號”日趨成熟,中國與英國、南非、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國家簽署了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堆的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
“核電的主要過程是核燃料循環的過程,包括核燃料來源及制備、核電機組和核乏料處理等。在整個過程中,核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核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詹文龍在日前舉行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綜合報告中作上述表示。 核裂變能是一種成熟、清潔、安全和有經濟競爭力的能源,
面對能源危機、霧霾圍城,核能以綠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規模生產的突出優勢,成為較為理想的替代能源。但是,當前核能利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缺陷有待克服:如核安全問題始終像“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公眾心存顧慮;核燃料供應、核廢料處理及核武器擴散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核能的發展。 雖然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
我國第一個由快中子引起核裂變反應的中國實驗快堆7月21日10時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這一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目標的全面實現,標志著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前沿技術的快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標志著我國在占領核能技術制高點,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實驗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建成中國首座鉛冷快堆(LFR)關鍵技術實驗裝置——高溫液態純鉛實驗回路,并成功調試。該裝置采用純鉛作為循環工質,設計運行溫度達600℃,具備開展鉛冷快堆結構材料腐蝕、非能動熱工安全循環以及關鍵設備驗證的研究能力,可為第四代反應堆主選堆型之一——
①核安全所所長吳宜燦研究員在會上作主旨報告。②會議現場近日,以“開拓鉛基堆產業,共創革新型能源”為主題的鉛基反應堆(簡稱鉛基堆)核能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會上倡議由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牽頭共建鉛基堆產業創新戰略聯盟。鉛基堆是一種采用鉛或鉛合金作為冷卻劑的先進核能系統,具有安全
迄今為止,核電代際劃分的主導因素,毫無疑問是安全性。第三代核電及其之前,通常都以“10的負N次方”這樣的事故概率來表達其安全指標;到了“具有第四代核電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才首次具備了“固有安全性”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身份標簽。 這一史上未有的核電安全標簽是怎么回事?又如何做到?記者日前參加由中
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華北、東北、華南等地區先后被濃重的霧霾籠罩。而就在此前兩周,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次明確了“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核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為防治大氣污染作出貢獻?中國核電是否已經具備了安全高效發展的能力?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
2014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參與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召開。來自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及高新司、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安全局、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核研院、
第十五屆國際核石墨專家會議16日在浙江杭州召開,這也是國際核石墨領域最頂尖的學術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 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東洋碳素及清華大學、中鋼新型等機構的數十名海內外頂尖專家將就石墨反應堆堆芯、新型核石墨材料生產應用等相關科學技術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中國工程院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閆曉虹)中核集團10日披露,“十四五”大幕初啟,中國核燃料元件事業迎來開門紅。全球首條工業化規模、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首批產品9日從中核集團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簡稱:中核北方)啟運,發往世界首座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山東榮成石島
我國科技界正迅速蔓延著一股“浮夸不實”的學風。他們熱衷于“上報”夸大的成績,也熱衷于向社會公眾“宣揚”夸大的成績;以此來換取“領導”和“社會公眾”的“支持”。 如果說熱中子堆的運轉,要求做到毫秒級的精確控制,快中子堆就要做到微秒級的控制。據我們所知,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已
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15日表示,中國核電正在步入更安全、更穩妥、更有序的發展階段,中國將逐步成為世界核電的產業中心,實現從核電大國到核電強國的歷史跨越。 劉琦15日出席“第三屆能源論壇”時表示,發展核電,對保障中國電力供應,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帶動核工業及相關產業
今天,由中國原子能科學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快堆具有鈾資源利用率高、嬗變核廢料和安全
10月31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力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
圖為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10月31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力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31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 據介紹,快堆具有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31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 據介紹,快堆具有
中廣核旗下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今天在北京發布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平臺研發最新成果,同時與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站、中核能源科技、清華大學核研院就包括高溫氣冷堆在內的核安全級全廠數控系統(DCS)等合同簽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稱贊廣利核的最新成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再到日本
國家能源局10月31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核電司副司長秦志軍透露,“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近10年來,已立項課題201項,核定中央財政經費130.33億元,支持和帶動我國核電在全面掌握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和自主攻克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技術、關鍵設備研制、基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快堆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萬鋼7月23日提出,中國快堆技術與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是在2025年前建成2-3座快堆電站、1座商業規模快堆MOX(钚鈾混合氧化物)燃料制造廠、1座商業規模壓水堆乏燃料后處理廠,初步形成工業規模閉式燃料系統,實現示范應用,開展
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平臺研制成果10月24日在北京發布,標志著中國在核電站“神經中樞”——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領域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是整個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標志著一個國家在大型核電裝備領域的現代化程度,長期以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產品絕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劉辰瑤)記者26日從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獲悉,該公司即日起正式接收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大學生進行實習。據悉,這是內地核電企業首度向香港青年學生敞開實習大門。 作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三大核電企業,中廣核目前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0臺,在建核電機組8臺,在運在建總
“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辦刊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梳理,并邀請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推出2014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