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高效的單分子測序平臺能為人們提供很大的幫助,比如破解完整基因組序列、確定單倍型和鑒定mRNA可變剪接。為此,哥倫比亞大學的車靖岳(Jingyue Ju)和哈佛大學的George Church教授合作開發了基于納米孔的單分子邊合成邊測序(SBS)系統。 他們給四種核苷酸分別標記上不同的聚合物。聚合酶會將標記的核苷酸添加到延伸中的DNA鏈上,同時釋放出聚合物標簽。這些標簽隨后通過納米孔,引起納米孔電流的改變。檢測這些標簽造成的電信號差異,就可以準確分辨相應的堿基。 Jingyue Ju的George Church的研究團隊最近對這一測序技術進行升級,打造了高通量的單分子納米孔測序平臺。這一重要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Jingyue Ju是基因測序領域的專家,曾發明四色可逆終止子測序技術。George Church被譽為是個人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的先鋒。1984年Church等人發表了首個直接基因組測......閱讀全文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
為加強第二代測序技術檢測試劑的規范和指導,進一步保證和提高相關產品的質量,8月8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組織制定了《第二代測序技術檢測試劑質量評價通用技術指導原則》(下稱《指導原則》)。 該文件是中檢院發布的首個質量評價技術指導原則,旨在對產品設計、研發及驗證的各關鍵環節進行規范,
一.前言 本指導原則主要針對第二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檢測試劑(以下簡稱“NGS檢測試劑”)產品質量提出指導性要求,涉及基本原則、主要原材料、檢測流程及性能評價等方面。 本指導原則是對企業和檢驗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冊審批所涉及的行政
在DNA測序過去的40年中,我們見證了諸多技術的變革和測序規模的極度增長。從幾千個堿基到第一個人體基因組,乃至當前數以萬計的人體和無數其它的基因組。包括作為大量分子現象的“計數器”在內,DNA測序被廣泛和創造性地應用于各個領域。從長遠來看,我們可以預測DNA測序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將會與顯微鏡的使用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于繪制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志著基于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
新一代非基于“桑格技術”的基因測序法以空前的快速測序速度問世了,它為人類帶來了重大的科學成果和先進的生物學應用軟件。然而,要研發出新一代基因測序法,必須克服30年來以桑格技術為基礎的慣性思維。 1977年,Fred Sanger 和Alan R. Coulson發表了兩篇關于快速測序技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第二代測序是當今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但讀長短是它的軟肋,并且它無法解決高度雜合的基因組、高度重復序列、高GC區域、拷貝數變異、大的結構變異等問題。第三代測序技術避免了第二代測序讀長短的缺點,近年來漸漸被應用于各大研究中。以前談到第三代測序,也許你想到的是病毒基因組或細菌基因組測序,而如今隨著技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要談測序,首先要向華人生物學家、DNA測序技術的奠基人吳瑞先生致敬。大家大多都聽過桑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吳瑞。其實吳瑞早在1968年就發表第一篇論文測定了DNA的堿基組成,1970年的新文章既測定DNA堿基組成又測定出順序,是真正的DNA測序第一人。而在吳瑞先生工作的啟發下,Sanger深入研究,
近日,由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Macrogen千年基因聯合啟動的中國花生基因組計劃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成果報告會于Macrogen千年基因圓滿舉辦。本次會議總結了中國花生基因組計劃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及國際上花生基因組研究的進展,并討論了花生基因組計劃后期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自然》的論文稱,該所研究團隊已完成小麥A基因組測序和染色體精細圖譜繪制。這是繼2013年,該團隊成功繪制出小麥A基因組祖先種烏拉爾圖小麥基因組草圖并發表于《自然》之后,在此領域的又一項重大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
隨著疫情進入攻堅階段,基于實時熒光RT-PCR法的核酸檢測技術在新冠病毒快速鑒定及確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若要對新冠病毒來源、變異進化及致病機理等進行研究,需獲取完整的病毒基因組信息,這離不開高通量測序和病毒序列組裝。 為全面深入地揭示新冠病毒的相關特性,華大智造可為新型冠狀病毒高通量
隨著疫情進入攻堅階段,基于實時熒光RT-PCR法的核酸檢測技術在新冠病毒快速鑒定及確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若要對新冠病毒來源、變異進化及致病機理等進行研究,需獲取完整的病毒基因組信息,這離不開高通量測序和病毒序列組裝。 為全面深入地揭示新冠病毒的相關特性,華大智造可為新型冠狀病毒高通量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斥巨資采購128臺基因測序儀,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全額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稱CG),改變中國生物科技企業被跨國企業單向并購的格局。華大基因向來不按套路出牌。看似有些瘋狂的舉動,實際是華大基因建立技術優勢的精心布局。華大基因的服務規模和測序團隊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
Genome Sequencer FLX (GS FLX)系統是羅氏454 公司的第二代測序臺,GS FLX的命名正是來源于其在多領域的靈活(flexible)應用。隨著該系統性能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提升和擴展,必將帶動整個測序領域的技術發展,
高通量測序技術技術的應用及前景 (作者: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滕曉坤, 肖華勝)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
高通量測序技術技術的應用及前景 (作者: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滕曉坤, 肖華勝)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時代的改變, 同時高通量測序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致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所以又被稱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時代的改變,同時高通量測序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致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所以又被稱為深度測序(de
隨著高通量測序市場持續火爆,其重要應用無創產前篩查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我國監管部門也采用積極的舉措來規范整個市場,今年2月份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臨床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的通知》叫停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然而,僅僅一個月后,國家衛生計生委又發布了《關于
北京時間2018年3月31日晚間,北京希望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望組”)在南京舉行的第五屆NGS創新開發者大會,與北京基云惠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云惠康”)共同宣布啟動“個人參考基因組服務計劃(Personal Reference Genome Service Project)”
一、導讀: 在大部分投資者對“二代測序”(NGS)還沒有搞清技術細節的情況下,“三代測序”(3GS)又火了。 6月17日,醫藥板塊中基因測序相關標的在“三代測序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新聞影響上出現明顯漲幅,我們也接到較多投資者對相關新聞的背景及觀點的詢問。為此,我們結合各方面資料歸納總結了三代
由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省花生研究所、Macrogen千年基因等共同發起的中國花生基因組計劃目前已全面啟動,并在“第十一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上舉行了盛大的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于全球范圍內首次完成對花生A基因組的全基因組測序、組裝及序列結果的注釋。
由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省花生研究所、Macrogen千年基因等共同發起的中國花生基因組計劃目前已全面啟動,并在“第十一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上舉行了盛大的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于全球范圍內首次完成對花生A基因組的全基因組測序、組裝及序列結果的注釋。
454公司可謂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奠基人。2005年底,454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基于焦磷酸測序法的超高通量基因組測序系統——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被《Nature》雜志以里程碑事件報道,開創了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in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