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發布中科院排名第一
5月30日,作為《自然》增刊的《2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發布。來自中國的的作者在2012年度在《自然》和自然子刊上共發表了303篇論文。 2012年,在所有《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中,有8.5%的論文是來自于中國的作者,這一數字比2011年同比增長了35%。2011年發表的論文總數為225篇,占當年總數的7%;2010年發表的論文總數為152篇,占當年總數的5.3%。如果追溯得再久一點,在2000年,當年只有6 篇發表在《自然》和自然子刊的論文有來自中國的作者參與。 《2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發表的數據更明顯地說明了中國科研產出的質量正在迅速提升,中國正在成為科技論文發表和科研產出的國際領先力量。 全球學術機構論文發表的統計結果將會于今年6月發表,與其他傳統科技強國相比,中國的增長尤為顯著。 這本增刊針對政府投資,各科研機構和城市對于中國科研水平快速增長的貢獻進行了深入分析。......閱讀全文
自然出版集團認為中國科研產出質量正迅速提升
6月5日,麥克米倫科學與教育中國辦公室于上海成立。 麥克米倫是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出版集團之一。上海辦公室的成立將大大提升其服務于中國高速發展的科研和教育領域的能力。麥克米倫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NPG)長期與中國的科研機構合作,致力于提高中國本土的科學類刊物在全球的影響力。
自然指數揭示:北京科研產出已經超過整個加拿大
近日,《自然》雜志出版的《2014自然指數中國增刊》介紹了中國主要科研機構和大學對全球科學發展的貢獻、科研產出領先的十大城市,以及國際科研合作情況。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所在地,是自然指數中科研產出最多的中國城市。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北京的科研產出已超過整個加拿大。 加權分
自然指數:中國高質量科研產出保持快速上升
自然指數網站6月7日發布的“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高質量科研產出方面保持快速上升勢頭。 自然指數是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的一個數據庫,其發布的年度榜單追蹤了每年發表在82本高水準期刊上的科研成果。“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以2017年全年自然指數數據為
自然指數:中國高質量科研產出增長領先全球
自然指數:中國高質量科研產出增長領先全球美國、日本等傳統科研強國的科研產出明顯下降 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顯示,如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間增長了37%,美國在同一時期則
自然出版集團根據《自然》發表論文為全球科研機構排名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3月24日推出一個新的全球科研機構排行榜。該排行榜的評價指標只有一個——各科研機構2010年在《自然》及其子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這些論文僅指“Articles & Letters”。 在首期排名中,美國科研機構不出意料地大獲全勝,占據了前50名中的33名。其中哈佛大學以
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白皮書“把脈”中國科研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NPG)11月26日凌晨以中英文兩種語言面向全球發布了題為《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的白皮書,其目的旨在為處于關鍵發展期的中國科研“把脈”。這是國際出版商在中國推出的第一份該類報告,其依據的是NPG近期對1700多名分屬不同學科和來自中國各地的一線科研人員進行的
自然出版集團發布《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
“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上,可以預期的是,今后5年會有大量的外國學生從全球來到中國求學,就像80年代日本曾經出現的情況那樣。”一位來自西安的科研人員在接受關于《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的訪談時表示,隨著中國的科研投入持續增長,科研環境不斷改善,許多外籍的科學家和學生已經開始來到中國。 白皮書
自然出版集團推出《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
據《自然》網站消息,自然出版集團(NPG)近期推出一本新的《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重點關注與全球氣候變化以及由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影響有關的前沿研究。 作為《自然報告—氣候變化》(Nature Reports Climate
2019自然指數材料科學發布 我國科研機構領跑產出增速榜
12月12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9自然指數—材料科學”聚焦了全球科研機構在材料學領域的高質量科研產出情況。新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材料學領域一支強大的科研力量。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納入自然指數的82種高質量科研期刊中,2015年到2018年材料科學論文產出增幅最快的50家機構有43家來自中國
《自然》文章:科學出版如何阻止剽竊
1月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科學出版:如何阻止剽竊》的文章,十位專家就如何消滅剽竊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文章說,抄襲很容易被軟件檢測出來,但這仍然是一個問題。剽竊檢測軟件eTBLAST的發明者Harold Garner表示,發現并撤銷涉嫌剽竊的論文可能需要數年。因此,我們需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