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益訴訟倒逼執法從源頭提升環保工作水平
近日,山東省慶云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履行職責,依法向法院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后,全國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2月22日《京華時報》)。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今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授權最高檢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為期兩年的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慶云縣人民檢察院針對環保部門在接到檢察建議后,仍未依法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群眾反映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的狀況,毅然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對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有益探索,也是對遏制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促進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具有破冰意義。 首先,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破解了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主體不確定的障礙,能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形成環保合力。明確的訴訟主體是......閱讀全文
行政公益訴訟倒逼執法 從源頭提升環保工作水平
近日,山東省慶云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履行職責,依法向法院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后,全國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2月22日《京華時報》)。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今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
環保稅倒逼煤炭產業清潔轉型
為了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我國將開征環保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環保稅開征后煤炭行業的排污成本將會有所增加,這種成本變化,將會促使煤炭行業清潔轉型。 距離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開征還有不到
食品安全法大修倒逼執法體系重構
歷經5年多成功與失敗交織的歷程之后,食品安全法隆重升級至2.0版本。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4日經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與2009年第一版相比,新版食品安全法由原來的104條擴充至154條,作出多項重大修訂。整個修訂的
環保督查倒逼企業自我提升 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隨著環保督查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特別是中央環保督察以來,多方努力、多措并舉下,我國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隨著“大氣十條”的實施,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環保企業既感受到深刻的壓力,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一方面,環保企業運營
高環保標準倒逼中國造紙業“困”中求生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業正面臨更為嚴峻的環保標準限制。中國政府日前出臺的一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造紙列入十大水污染重點行業治理范圍,并要求關閉環保設施差的小型企業。 這一計劃指出,2017年底前,中國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到2020年,造紙
環保倒逼濟寧經濟轉型 實現大氣治理和經濟增長雙贏
作為國家煤炭能源基地,濟寧在環保壓力倒逼下走出了一條空氣質量改善和經濟增長雙贏的路子。今年前11個月,濟寧大氣環境治理改善幅度和經濟增幅均位于前列。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經濟增長創十年新高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濟寧市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8
環保督察是一種問題倒逼式的助推引擎
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湖南省集中反饋意見時指出,“湘潭市環境問題突出,但黨委政府研究不多、部署不力,2013年至2016年,市委常委會研究議題累計數百個,只涉及兩個環保議題”等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整改和鞏固提升,目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310余件信訪件湘潭市全部按時辦結,反饋的14個問
用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如何通過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在4月8日的國新辦的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作出回答。 要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提高產品和服務標準是關鍵。因此,“我們提出到202
實踐倒逼規范:工程安全告急
? “在我國重大地下工程安全事故中,責任事故和人為因素占到了近2/3。”在近日舉行的重大地下工程安全建設與風險管理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擔憂地說。 此次論壇上,19位來自中國工程院及中國科學院的院士、8位外國專家及其他學者紛紛為我國地下工程安全問題把脈。
藍天保衛戰進入沖刺階段:環保倒逼之下 經濟先苦后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7年,大氣、水、土三大十條中,大氣十條首先迎來階段性考核,以“藍天保衛戰”為首的環保戰役全面升級。在大氣十條考核壓力之下,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大氣污染減排目標也在不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