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綠色與智慧共舞
未來城市什么模樣?沒有人真正知道答案,但現實是:全世界約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預計至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75%。專家稱,是時候思考了,如何設計更加智能的都市環境,讓新建之城承載更多人口,讓百年老城持續發展。 “更智能”=“更綠色”? 如果說過去的城市由人打造,那么未來的城市由觀念打造。對于未來的都市空間究竟什么模樣,業界存在各種爭議。 一些專家認為“更智能”等同于“更綠色”,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碳中和城市,人們拼車出行,空氣質量大幅改善,辦公室窗戶不再緊閉。市區既有高樓大廈,也有移動暖房,屋頂上種植蔬菜植物,構建成片的“空中花園”,讓人感受到昔日田園風光。 “綠化”觀念的背后凸顯的是現實的迫切需要。英國帝國學院數字經濟實驗室負責人戴維·甘說:“城市發展正在接近崩潰邊緣,交通堵塞日益惡化,隊伍越排越長,運輸網絡時常延誤,電力系統斷供頻繁。” 馬斯達爾也許可以給甘一個滿意的回答。它是阿聯......閱讀全文
未來城市:綠色與智慧共舞
未來城市什么模樣?沒有人真正知道答案,但現實是:全世界約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預計至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75%。專家稱,是時候思考了,如何設計更加智能的都市環境,讓新建之城承載更多人口,讓百年老城持續發展。 “更智能”=“更綠色”? 如果說過去的城市由人打造,那么未來的城市由
2019中國新興智慧城市發展大綠色智慧城市博覽會啟幕
?2019中國新興智慧城市發展大會暨中國國際綠色智慧城市博覽會盛大啟幕??千年文脈,大美雄安。2019年4月10日上午,2019中國新興智慧城市發展大會暨中國國際綠色智慧城市博覽會(簡稱:綠色智博會、GSCE)在雄安新區容城市民體育運動中心隆重開幕。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平臺機
發展智慧城市先建“智慧能源”
根據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將爭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報告指出,智慧城市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打造宜居、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并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在戰略上應以綠色為重,圍繞節能減排和優化環境進行謀劃和建設,以可持續發
江蘇展示綠色建筑與生態智慧城先進城市技術和理念
圖為江蘇省綠色建筑與生態智慧城區展示中心外景。 這里有會呼吸的道路,還有更隔熱的窗戶,這里是未來綠色城市的縮影。這就是江蘇省綠色建筑與生態智慧城區展示中心。 據介紹,作為南京河西南部智慧示范區的樣板間,展示中心總建筑面積57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南京、江蘇以及全國在綠色節能和生態智慧方面
雄安未來實驗室成立:容城、騰訊共推智慧城市建設
騰訊(雄安)未來城市實驗室揭牌。 4月16日下午,河北容城縣政府與河北雄安新區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騰訊雄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解決容城縣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容城縣委書記商少璞、容城縣縣長王占永、騰訊雄安副總經理談天、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等出
2019中國(雄安)國際綠色智慧城市博覽會招商啟動
為響應《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整合全球綠色智慧城市建設的要素資源及藍本,學習轉化并探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由中國信息協會舉辦,世信朗普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中國新興城市發展大會暨中國國際綠色智慧城市博覽會”(簡稱:2019雄安智博會)將于2019年4月11-13日在雄安新
工程院院士吳鋒:電動汽車未來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
“在當今世界諸多問題中,能源與環境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建立潔凈可再生的新能源體系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1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的“物質科學與大國重材”全國博士后學術成果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這樣說。 本次論壇圍繞制造強國的戰略布局,面向新材料領域的基礎科學和前沿
英國助力中國智慧城市建設
在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部——中國繁榮戰略項目基金(SPF)的支持下,中英兩國于3月27日在中國武漢發起了兩項關于智慧城市的行動。 這一SPF資助的項目,通過為期一年的研究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中英兩國智慧城市發展的建議。同時,一個關于如何以切合實際的方式實施計劃的新項目也在武漢啟動。新任英國駐華
王家耀:物聯讓城市智慧
好萊塢影片《盜夢空間》中進入人的夢境盜取信息的情節,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成為現實;如果在舟曲能夠建立起“智慧城市”,那么泥石流帶來的傷害將不會如此巨大。近日,做客廣東科協論壇的我國著名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向公眾揭示了“數字城市”衍變為“智慧城市”后,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神
“智慧城市”系列報告之智慧環保監測市場分析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