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養方式上還需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革。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優秀科技人才都經歷了系統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因此,改革人才培養方式,需要對高等教育不同階段的目標定位、培養重點、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作出妥善安排,使歷時10年左右的人才培養形成一個緊密銜接的體系。從本科教育看,目前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對本科低年級教學不夠重視。過去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即安排最好的老師給本科一、二年級學生授課,使其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然而,在建設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這個傳統被削弱了。隨著科研成果在大學評價、教師評價中的占比不斷增大,最優秀的教師很少有時間站在本科課程的講臺上。其實,科研與教學并非二元對立,而是相互促進的,大學的科研應與學......閱讀全文
2018年5月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領導班子個別調整宣布會議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報告廳召開。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院士,副院長丁仲禮院士,副院長兼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
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
5月3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黨組中心組召開會議,傳達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報告精神。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主持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副院長丁仲禮傳達了李克強總理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主持會議,并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傳達了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副院長丁仲禮傳達了劉延東副總理的總結講話。白春禮就全院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
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廣大院士深受鼓舞和教育。當天下午,中科院學部召開座談會,院士們圍繞總書記重要講話,結合自身工作,暢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從高校到科研院所、從企業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五年來,創新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調
9月2日,中關村科學城首批啟動建設項目簽約掛牌大會在北京科技大學禮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教育部副部長陳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以及北大、清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單位的領導出席大會。大會由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主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持續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重要要求,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創造輝煌業績。 講
在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高素質專業化的各方面優秀代表性人物”,成為機構主要組成人員的重要遴選標準之一。據《中國科學報》記者粗略統計,在已公布的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各機構人事任用名單中,不乏院士的身影。其中,21名院士任職全國人大機構,1名院士任職國務院機構,35名院士任職全國政協機構
2月24日,首屆科學數據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包括中科院院士郭華東、陳潤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在內的400多名專家、青年科研人員參會。 中科院副院長、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主席丁仲禮向會議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表示,科研大數據和數據科學的作用越來越
12月3日至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主持召開中科院研究所分類改革試點工作研討會,在京的院領導班子成員出席。 會上,中科院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和大科學研究中心首批試點工作總體進展情況,各試點單位負責人分別交流了試點工作進展、存在的問題和政策需求等。
5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代表第八屆學部主席團在會上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工作報告。 本次院士大會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時刻
高翔于2007年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畢業。他笑稱:“我在校讀書的這5年,是科教融合發展的一段平穩期。”就在他畢業那年,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并于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國科大完成了從研究生院到大學的跨越。 在此期間,一批科教融合學院成立,中科院的相關研究
1月10日,由科學網發起,科教界專家、科技新聞工作者、廣大網友參與推薦評選的“2010年度人物”揭曉,朱清時、饒毅、施一公、丘成桐等人當選。 “科學網2010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于2010年12月15日啟動,由全球第一中文科學門戶網站科學網主辦,評選主旨在于評選2010年啟迪中國科學發展的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