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構建全覆蓋環境監測網絡
為加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讓市民更便捷地獲取環境信息,日前陜西省正式出臺《陜西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 建設空氣、水、土壤、聲、生態及輻射六大監測網 面對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陜西省在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面尚顯不足,影響了環境監測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此,《方案》提出,今后5年,陜西將在空氣、水、土壤、聲、生態及輻射監測方面共同發力,著力構建六大環境監測網。 在空氣環境監測方面,陜西省將在完善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基礎上,根據地區污染特征適時拓展監測項目。增加背景站、區域站和超級站,在大型工業園區增設揮發性有機物(VOC)污染監控點,在環保重點城市(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開展建筑施工揚塵監測和在用機動車排氣污染物遙感監測。 ......閱讀全文
福建構建六大環境監測網 實現自動監測全覆蓋
今后5年,福建省將構建大氣、水、土壤、噪聲、生物、輻射等六大環境監測網,讓百姓更便捷、更準確獲取周邊環境污染監測信息。日前從省環保廳獲悉,根據福建省出臺的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生態環境、重點污染源以及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區的監測點位全覆蓋。 根據方案,福建省將在縣城及
強化環境監測網能力考核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指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開展的質量策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改進和質量監督等工作,目的是為了保證監測數據和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面向監測一線,以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為核心,以質控考
陜西構建六大環境監測網 第三方托管運營或普遍實行
陜西省近日發布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今后五年,將在空氣、水、土壤、聲、生態及輻射等方面共同發力,著力構建六大環境監測網。 《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
陜西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為加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持,陜西省日前出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 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監測預
我國將建土壤環境監測網
??? 昨天,第十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京開幕。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開幕式上表示,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行動計劃目前正在抓緊編制。他透露,我國將著手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探索編制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表。 ????去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公布,提出了10條35項綜合治
我國將建土壤環境監測網
昨天,第十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京開幕。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開幕式上表示,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行動計劃目前正在抓緊編制。他透露,我國將著手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探索編制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表。 去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公布,提出了10條35項綜合治理措施,重點治理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方案出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 《方案》明確了五方面的工作舉措。一要統一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布局、標
陜西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為加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持,陜西省日前出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 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北京:水環境監測網嚴控水質
嚴格控制地下飲用水水源防護區內建設項目,對污染源分期分批進行搬遷和治理,不斷完善防護區內污水管網建設 目前,北京市地下水占供水比例超過三分之二,已成為北京市主要的供水水源。鑒于當前十分嚴峻的供水形勢,北京市地下水供應量和開采區域可能進一步擴大,但就全市地下水水質來看,部分區域地下水水質存在
安徽出臺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
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堅持全面設點、全省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建設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根據《方案》,到2020年,安徽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