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氨丁三醇的簡介
氨丁三醇,分子式為C4H11NO3,白色結晶或粉末。熔點171-172℃ ,沸點219-220℃ /1.3kPa,溶于乙醇和水,微溶于乙酸乙酯、苯、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對銅、鋁有腐蝕作用,有刺激性。氨丁三醇為非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可與水起反應,而使其減少。適用于代謝性酸血癥,也適用于呼吸性酸血癥,對代謝性酸血癥合并急性呼吸性酸血癥的病人是比較理想的藥物。......閱讀全文
關于氨丁三醇的簡介
氨丁三醇,分子式為C4H11NO3,白色結晶或粉末。熔點171-172℃ ,沸點219-220℃ /1.3kPa,溶于乙醇和水,微溶于乙酸乙酯、苯、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對銅、鋁有腐蝕作用,有刺激性。氨丁三醇為非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可與水起反應,而使其減少。適用于代謝性酸血癥,也適用于呼吸性
磷霉素氨丁三醇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有引濕性本品在水中極易溶解,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極微溶解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m中約含5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2.0°至-4.0°。鑒別(1)取本品約50mg,加高碘酸鈉試液2ml,鉬酸銨試液數滴與硝酸數滴
氨丁三醇的用途介紹
1.磷霉素的中間體,亦可作硫化促進劑、化妝品(霜劑、洗劑)、礦物油、石蠟乳化劑,生物學緩沖劑。2.用作酸性氣體吸收劑,配制緩沖液、表面活性劑、乳化劑和促進劑。還用于有機合成。
關于氨丁三醇的相互作用介紹
①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激素時,易發生高鈉血癥和水腫。 ②與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兩者經腎排泄減少。易出現毒性作用;堿化尿液,影響腎對麻黃堿的排泄,故合用時麻黃堿劑量應減小。 ③與抗凝藥如華法林、M膽堿酯酶藥、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等合用,后者吸收減少。 ④與含鈣藥、乳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檢查酸度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磷霉素1.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3.5~5.5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不得過1.0%其他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15)。含量測定取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混合均勻,精密稱取適量,加滅
氨丁三醇的安全信息
海關編碼:29221980WGK Germany:2危險類別碼:R36/37/38安全說明:S26-S36-S37/39RTECS號:TY2900000危險品標志:Xi
氨丁三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氨丁三醇;中文別名:三羥甲基氨基甲烷;2-氨基-2-(羥甲基)-1,3-丙二醇;緩血酸銨;2-氨基-2-羥甲基-1,3-丙二醇;緩血酸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英文名稱:Trometamol英文別名:8VTE 1L;Tham-E;thamset;THAM;riladyl;Talatrol;
氨丁三醇的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2.92.氫鍵供體數量:43.氫鍵受體數量:4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3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86.77.重原子數量:88.表面電荷:09.復雜度:5410.同位素原子數量:0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1
氨丁三醇的藥理作用
氨丁三醇為一種不含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與H2CO3結合,生成碳酸氫鹽。因此它能緩沖酸而且能降低CO2張力,有糾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雙重效果,其作用較碳酸氫鈉快而強。在pH7.4時,THAM只有75%的解離度,其未解離部分脂溶性高,易透過血腦屏障及細胞膜,迅速在細胞內起緩沖酸基作用,因
氨丁三醇的合成方法
1.用相應的硝基化合物還原或催化氫化方法制取。2.可用硝基甲烷與3mol甲醛作用生成三羥甲基硝基甲烷,再還原成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氨丁三醇的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粉末密度:1,353 g/cm3熔點:167-172°C(lit.)沸點:219-220°C10mm Hg(lit.)閃點:219-220°C/10mm折射率:1.531水溶解性:550 g/L (25 oC)穩定性: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bases
氨丁三醇的結構和用途
氨丁三醇,分子式為C4H11NO3,白色結晶或粉末。熔點171-172℃ ,沸點219-220℃ /1.3kPa,溶于乙醇和水,微溶于乙酸乙酯、苯、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對銅、鋁有腐蝕作用,有刺激性。氨丁三醇為非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可與水起反應,而使其減少。適用于代謝性酸血癥,也適用于呼吸性酸血
酮咯酸氨丁三醇介紹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二氯甲烷或丙酮中幾乎不溶鑒別(1)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二氯甲烷甲醇(2:1)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20mg的溶液。對照品溶液取酮咯酸氨丁三醇對照品適量,加二氯甲烷-甲醇(2:1)溶解并
酮咯酸氨丁三醇介紹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二氯甲烷或丙酮中幾乎不溶鑒別(1)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二氯甲烷甲醇(2:1)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20mg的溶液。對照品溶液取酮咯酸氨丁三醇對照品適量,加二氯甲烷-甲醇(2:1)溶解并
氨丁三醇的藥物相互作用
①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激素時,易發生高鈉血癥和水腫。②與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兩者經腎排泄減少。易出現毒性作用;堿化尿液,影響腎對麻黃堿的排泄,故合用時麻黃堿劑量應減小。③與抗凝藥如華法林、M膽堿酯酶藥、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等合用,后者吸收減少。④與含鈣藥、乳及乳制品合用,可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加滅菌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0單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通則1201)測定。1000磷霉素單位相當于1mg的C3H2O4P。
氨丁三醇的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28.682、 摩爾體積(cm/mol):90.83、 等張比容(90.2K):265.64、 表面張力(dyne/cm):73.25、 極化率(10cm):11.37
氨丁三醇的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大鼠口徑LD50:5900mg/kg;大鼠靜脈LD50:1800mg/kg;小鼠靜脈LC50:1210mg/kg;兔子口徑LD50:1mg/kg;
使用氨丁三醇的注意事項
1、一般用3.64%溶液輸注,可將7.28%溶液(即0.6M溶液)于臨用前加等量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用,限制水分的病人可直接輸注7.28%溶液。 2、注射時勿溢出靜脈外,以免局部壞死。 3、可使肺泡通氣量顯著減少,故用于呼吸性酸中毒時,必須同時給氧。 4、注射后常可在30~40分
簡述氨丁三醇的藥理作用
氨丁三醇為一種不含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與H2CO3結合,生成碳酸氫鹽。因此它能緩沖酸而且能降低CO2張力,有糾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雙重效果,其作用較碳酸氫鈉快而強。在pH7.4時,THAM只有75%的解離度,其未解離部分脂溶性高,易透過血腦屏障及細胞膜,迅速在細胞內起緩沖酸基作用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檢查方法
結晶性取本品少許,依法檢查(通則0981)應符合規定酸度取本品1.0g,加水20m1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3.5~5.5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臨用新制。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12g的溶液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有引濕性本品在水中極易溶解,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極微溶解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m中約含5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2.0°至-4.0°。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約50mg,加高碘酸鈉試液2ml,鉬酸銨試液數滴與硝酸數滴后,加熱即發生黃色沉淀,分離,沉淀能在氨試液中溶解。(2)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制成每1ml中約含磷霉素20mg的溶液標準品溶液取磷霉素標準品適量,加0.2mol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檢查方法
酸度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磷霉素1.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3.5~5.5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不得過1.0%其他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15)。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含量測定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混合均勻,精密稱取適量,加滅菌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0單位的溶液,照磷霉素氨丁三醇項下的方法測定,即得。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所屬類別和規格
類別抗生素類藥。貯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制劑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粉末。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類別和規格
類別同磷霉素氨丁三醇。規格3g(300萬單位)(按C3H2O4P計)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二氯甲烷或丙酮中幾乎不溶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磷霉素氨丁三醇15mg),照磷霉素氨丁三醇項下鑒別(1)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取本品及磷霉素標準品,分別加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含磷霉素20mg的溶液,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照磷霉素氨丁三醇鑒別2)項下的方法試驗,顯相同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