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李依依:與師昌緒先生工作的點滴回憶

    我到中科院金屬所時,所里的研究人員分三類:“高老大”(國外回來的研究員)、“高老二”(副研)、助研。師昌緒先生是第四研究室的主任,也是金屬所當年的八位“高老大”之一,他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知識淵博的忠厚長者風范。每次見到他,我先前緊張的情緒就立刻松弛下來。 國家廣州會議給知識分子“脫帽加冕”后,要求保證科技人員5/6的工作時間,金屬所各研究室都配一名業務秘書,把研究室的業務工作管理起來,特別要保證“高老大”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作為第四研究室的業務秘書,師昌緒先生讓我把辦公桌搬到他的辦公室里,要我大膽工作。 當時,金屬所全所有八大任務,我們四室有五項:AB-1任務是M17鑄造高溫合金九小孔葉片、808任務是國產節鎳的鐵基高溫合金渦輪盤、A4鋼(Cr17Mn14Mo2N)是一種節鎳耐蝕不銹鋼、FeMnAl合金系列,以及111任務的MoB鋼。金屬所很重視這八大任務,所領導下到室里蹲點,AB-1任務由原黨委副書記陸炳昌蹲點指導......閱讀全文

    金屬所舉行建所60周年慶祝大會

      6月6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建所60周年慶祝大會在金屬所文化路園區舉行。沈陽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馬思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所友應邀出席了慶祝活動。金屬所相關負責人、院士及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和研究生代表約300人參加了慶祝大會。大會由王忠明主持。  楊銳首先致辭。他全面回顧了金

    凝聚材料人才 服務國家經濟

    中科院金屬所所長楊銳  作為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具備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中科院金屬所是我國高性能材料研究與發展的重要基地。這些年,通過堅持實施“人才興所”戰略,金屬所培養和凝聚了一批優秀的材料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金屬所奠基人之一師昌緒先生曾反復強調,科技工作者

    師昌緒:從材料科學家到戰略科學家

      師昌緒:  材料科學家,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我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領導研制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空心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曾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等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

    材料科學開拓者、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師昌緒院士逝世

       央視新聞:【中國材料科學的開拓者師昌緒逝世】今晨7時7分,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師昌緒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歲。師老不僅是我國高溫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蝕領域的開拓者,更是參與國家科技政策制訂的戰略家,為中國的材料科學作出巨大貢獻。師老走好!  訃告 

    師昌緒院士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2月27日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揭曉。曾在沈陽工作、生活近30年的中科院金屬所名譽所長、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當選“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對他的頒獎詞是“八載隔洋同對月,一心挫霸誓歸國……空心渦輪葉片,是你送給祖國的翅膀。兩院元勛、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梁。”  師昌緒先生是我國

    中科院金屬所所長:凝聚材料人才 服務國家經濟

       “金屬所奠基人之一師昌緒先生曾反復強調,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安、專、迷’的精神,對工作要做到‘安心、專注、癡迷’,這也是研究所多年來倡導的精神。”采訪中,中科院金屬所所長楊銳反復強調這種從事創造性活動的三境界:第一層境界是“安心”,“安心”是“專注”的基礎,而如果達到“癡迷”的境界,人就會像分

    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和黃志方董事長深圳會面

    師昌緒先生和黃志方董事長親切合影   2011年11月13日,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和黃志方董事長在深圳會面。此次前來深圳參加兩院資深院士聯誼會的師昌緒先生,在廣州、佛山等地分別進行了工作參觀和講演,在深期間,師老和黃志方董事長進行了會面,兩人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親切交談,師老專門詳細了

    李依依院士榮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左一)為李依依院士(左二)頒獎 10月30日下午,在中國金屬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依依榮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李依依是繼師昌緒先生之后,金屬所第二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該獎項旨在表彰為推動我國冶金科技進步和學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

    師昌緒與中國碳纖維研究

    久攻難克的碳纖維技術  中國用聚丙烯腈為原料生產碳纖維的研究始于1962年,起步可謂不晚,但長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碳纖維在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中有重要用途,西方國家將其視為軍用物資,對中國“禁運”,更不轉讓生產技術。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戰略導彈和作戰飛機中開始使用碳纖維增強

    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暨展覽會在京隆重開幕

    中國材料學會顧問 嚴東生院士   中國材料學會顧問,著名的材料研究專家嚴東生院士從事材料研究已有70年的時間,親眼驗證了中國材料學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國際上取得的成果。嚴院士欣喜地指出:目前我國在國際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已達到前幾位,引用率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成就離不開材料工作者

    侯祥麟科學精神座談會側記:走近這位世紀老人

      “時光易逝,侯老離開我們已經4年了。侯老說:‘每天工作8小時,當不了科學家。’這句話始終激勵我發憤圖強。”88歲的兩院院士閔恩澤深情地說。  許多人與閔恩澤有著同樣的感受:侯祥麟依然活在人們心中,這位世紀老人的精神依然激勵著后人前行。  4月4日是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燃料化工專家、兩

    上海大型企事業單位分析檢測技術與儀器設備交流研討會

    德國惠博材料測試公司全球技術總監  Jan Hegewald博士  德國惠博材料測試公司(Hegewald & Peschke)全球技術總監 Jan Hegewald博士,做了題為“德國惠博 材料測試專家”的報告。德國惠博是德國材料試驗機的領先品牌,在歐洲市場居領先地位,并非常關注

    和美相比 中國科技到底是巨弱無比還是強悍到窒息

    拓展閱讀  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的標志。當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顯然是美國。中國的科技水平處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嵐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載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刪節,不代表新華社瞭望智庫觀點。  如何理解當

    致真立人 中華驕傲:紀念柯俊先生

       在第33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在喜迎黨的十九大的熱烈氣氛中,我們推出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烈軍和江蘇大學副教授霍向東撰寫的《致真立人 中華驕傲——紀念柯俊先生》一文,學習柯俊先生的創新精神和立人情懷,學習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君子人格,學習他“知行合一”的人生歷程和“致真立人”的崇高境界。  

    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長沙隆重召開

    加快功能材料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長沙隆重召開  作為新材料研發領域的核心與主流的功能材料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是信息、生物、能源、環境、空間、海洋等高技術領域發展的關鍵,也是世界各國戰略高技術競爭的熱點和重點。《第七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