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王文君教授探索中藥治療骨質疏松作用機制
不久前,上海市發布的一項中國城市居民健康調查結果顯示:骨質疏松已成為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種城市居民常見慢性病,且骨質疏松癥對更年期以后婦女的潛在威脅更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復旦大學婦產科醫院教授王文君運用現代科學手段,對中醫藥的藥物歸經理論進行了研究,為尋找藥物治療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作出了積極探索。 打個噴嚏就骨折 王大媽最近有點煩。 1個月前,她去市場買菜時穿得單薄了些,一陣風吹來她忍不住打了個噴嚏。突然,她聽到腰間骨頭“咔嚓”了一聲,當時只是覺得腰背部有些疼痛。她扶著樹站了一會,感覺疼痛輕了些,就沒太在意,繼續向市場走去。結果,市場是硬著頭皮走到了,腰部卻越來越疼,實在支持不住,只好打電話通知女兒送她去了醫院。結果一檢查,是壓縮性骨折,就此在醫院住了十幾天,到現在還不能隨便走動。 王大媽很納悶,不就是打個噴嚏嗎,也能打出個骨折? 據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閱讀全文
復旦王文君教授探索中藥治療骨質疏松作用機制
不久前,上海市發布的一項中國城市居民健康調查結果顯示:骨質疏松已成為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之后第四種城市居民常見慢性病,且骨質疏松癥對更年期以后婦女的潛在威脅更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復旦大學婦產科醫院教授王文君運用現代科學手段,對中醫藥的藥物歸經理論進行了研
加拿大研究傳統中藥丹參治療骨質疏松
《神農本草經》對中草藥丹參早有描述,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經,為“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清熱除煩”之品。早在2013年,中國已有關于丹參水提物能有效防止由潑尼松和糖皮質激素所造成的骨丟失的報道,稱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破骨細胞性骨吸收功能有關。 近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丹參提取物
新研究揭示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團隊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周經緯教授團隊,利用多技術平臺聯合分析結合揭示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組合化學與高通量篩選》(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由于人類壽命的延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
骨質疏松的輔助檢查
(1)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①攝取病變部位的X線片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梁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
骨質疏松的診斷方法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
骨質疏松的鑒別診斷
1.骨軟化癥 臨床上常有胃腸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腎病病史。早期骨骼X線常不易和骨質疏松區別。但如出現假骨折線(Looser帶)或骨骼變形,則多屬骨軟化癥。生化改變較骨質疏松明顯。 (1)維生素D缺乏所致骨軟化癥則常有血鈣、血磷低下,血堿性磷酸酶增高,尿鈣、磷減少。 (2)腎性
骨質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2.繼發性 ①內分泌性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④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⑤肝臟病。⑥腎臟病
骨質疏松用藥講究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中的骨質也會慢慢流失,進而導致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是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種常見病,以老年人尤其女性居多。 骨質疏松如不及時發現并治療,可能會導致骨折、癱瘓,甚至死亡。骨質疏松所導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為老年人的嚴重威脅。 骨質疏松癥重在預防,一旦出現骨質疏松癥,在注重
骨質疏松癥(OP)
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涉及低骨礦物質密度(BMD)的進行性骨骼疾病,通常會影響老年人群,尤其是絕經后婦女,并可能導致脆性骨折。為了保持適當的強度和完整性,骨骼要經過不斷的周轉。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涉及各種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包括衰老,與體重有關的機械刺激,異常的礦物質和激素代謝以及與成骨基因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