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通報杭州旭東升公司等8起污染源數據作假案
7月14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案;浙江省杭州安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按技術規范進行日常運維操作,偽造運行維護記錄案;浙江龍達紡織品有限公司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案;浙江征天印染有限公司人為故意逃避自動監控設備監管,超標排放污水案;福建省長業水務有限公司員工人為干擾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案;河北省秦皇島索坤玻璃容器有限公司人為故意損毀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案;山東省巨野縣三達水務有限公司私接暗管,人為干擾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案;山東省日照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擅自修改自動監控設備參數案。 環境保護部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閱讀全文
唐山完善污染源監控體系 數據作假禁其開展業務
???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日前下達了《關于完善污染源監控體系嚴格實施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完善污染源監控體系建設、強化治污設施運行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通知》規定,全市所有環保重點監控企業2013年底前要完成自動監控安裝、聯網任務,并與市環境監控指揮中心聯網運行。安裝點位
環保部通報8起污染源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常
環保部通報杭州旭東升公司等8起污染源數據作假案
7月14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
臨沂嚴懲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山東省臨沂市日前對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企業及運營單位開展了集中摸底、排查整治行動,按照“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的要求逐條逐項對照檢查,規范運營公司運行管理,嚴打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 行動開展以來,臨沂市共排查重點排污企業575家、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1227臺(套),其中廢氣
江西一企業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日轉發《江西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對江西歐蘭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弄虛作假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要求各地認真研究,學習借鑒,加大對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客觀、真實、準確。 據了解,不久前,江西省環保廳在對環境監測機構的相關檢查中,發現江西歐蘭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一企業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日轉發《江西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對江西歐蘭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弄虛作假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要求各地認真研究,學習借鑒,加大對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客觀、真實、準確。 據了解,不久前,江西省環保廳在對環境監測機構的相關檢查中,發現江西歐蘭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環保部公布2015年第二批重點污染源監控數據作假案例
環境保護部公布2015年第二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公布了2015年第二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隨著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發揮作用,少數不法企業在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上弄虛作假,試圖逃避環境保護部門的監管。為此,環境保護部持續組織各級環
深改組:建立數據弄虛作假防范機制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今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抓好試點對改革全局意義重大。要認真謀劃深入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
震懾弄虛作假行為 提升監測數據質量
為配合新《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嚴肅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提升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環境保護部近日出臺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環發〔2015〕175號)(以下簡稱《處理辦法》)。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副巡視員劉舒生介紹說,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關
環保部:PM2.5數據絕不許作假
按照環保部公布的時間要求,今年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要發布PM2.5的監測信息。目前距離年底不足兩個月。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要求各地確保發布的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絕不允許對監測數據進行修改,或掐頭去尾、弄虛作假。同時,發布的數據要讓公眾能看懂。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