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向社會公開,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為使各界深入了解其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具體實施要求等,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對《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1 中國環境報: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環評制度日臻成熟和完善,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合理布局,嚴把項目環境準入,優化項目選址選線,強化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有效防范環境風險,保護各類環境敏感目標,維護公眾合法環境權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請介紹一下《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環評改革的總體考慮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任務? 崔書紅:環評是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現行的環評制度出現了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必須通過改革創新,使環評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完善,在源頭預防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政......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負責人就《環境影響評價法》修改后取消環評機構資質許可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修改通過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已于2018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取消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行政許可事項,主要對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八條和第三十二條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 2.2—2008)(以下簡稱2008版大氣導則)自2009年4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在規范和指導我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的逐步實施,O3超標、灰霾頻現等新的環境問題不斷凸顯,同時隨
從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獲悉,環境保護部發布公開征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內容如下: 環境保護部正在對《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進行修訂,形成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委托我中心面向社會公開征求
近日,新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法》正式公布實施,其中最大的關注點之一就是取消了環評資質。 如果你以為環評資質被取消就是環評管理放松了,任何企業、機構都可以從事環評工作,那就大錯特錯了。 記者獨家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能力建設指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關于通報2020年上半年核與輻射項目環評文件復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的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各相關單位和人員: 為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環評文件編制事中事后監管和審批業務指導,我部組織開展了2020年上半年核與輻射項目環評文件常態化復核工作,涉及北京市、遼寧省各級審批部門
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以下簡稱《土壤導則》),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負責人就《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思路、關鍵要點及社會關注點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是什么?何時開始實施?
美國1970年生效的《國家環境政策法》既是美國聯邦首部現代環境法,也是全球第一部,開啟了美國乃至全球現代環境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主要規定了聯邦機構如果要開展可能顯著影響環境質量的活動,需要事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即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
2015年3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指出,決不允許戴著紅頂賺黑錢,環境保護部下屬8個環評單位將從環境保護部脫離。 至此,一場自上而下的環評“紅頂中介”摘帽風暴開始。一年來,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推進環評管理改革轉型為主要任務,通過貫徹落實中央巡
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等32項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環境保護部門;13類項目由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降為編制報告表或填報登記表。 受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89項,涉及總投資7028.17億元。17個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1094.28億元…… 2015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以
2019年7月1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正式實施(以下簡稱《導則》)。本文匯總了《導則》的定制背景與意義、制定思路等,并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一、制訂背景 土壤與空氣、地表水、地下水、生態等環境要素聯系緊密,其環境影響具有隱蔽性、滯緩性、累積性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今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管理辦法(試行)(草案)》。 會議認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自2006年實施以來,對規范環評行為、保證環評工作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環
為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重點聚焦在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措施上,從技術層面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 2.2-2018),替代2008版大氣導則。 修訂后的導則參考國際先進的
改革是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創新是事業進步的不竭動力。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此,對于生態環保工作亦不例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一直是全國上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主題詞。 2015年,中央深改組牽頭,推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建立八大制度,搭建起生態文明基礎性制度框架,為生態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電鍍作為一種表面精飾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但作為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在生產過程中不但消耗大量的金屬、強酸、強堿,甚至包括鉻酐、CN化物等有毒有害的化學藥品[1],而且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廢氣、廢水和危險廢渣,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目前,許多省、市通過建立電鍍工業園區,將中小電鍍企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以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和規范生態環境督察執法工作為抓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24日消息,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稱,生態環境部堅決反對、嚴格禁止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中對企業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置措施,對既影響損害生態環境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損害合法合規企業的基本權益的“一刀切”行為零容忍。資料圖:生態環境部。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24日,生態環境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劃分50個大類,9月1日起施行 中國環境報記者謝佳瀝7月13日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近日簽發第44號環境保護部令,公布了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以下簡稱新版《名錄》)。新版《名錄》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
短序:之前,很多環評人還抱著僥幸心理,去年剛修訂發布的環評分類管理名錄,應該不會這么快就修訂,環評還能搞搞。 可是,《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明確:2016年底前,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分類調整。其中,對于基本沒有環境影響的項目,取消環評審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轉型期,環境治理也邁入了全面整治攻堅期。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就曾指出,2016年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工作任務艱巨。 那么,2016年已然結束,為了確保“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順利進行,有效改善我國環境質量,國家各部門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各區生態環境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保稅區管理局、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為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效率,更好地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功能,按照市政府印發的《本市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滬府規〔201
行政法規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1號) 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本
生態環境部近日修訂印發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 130—2019)(以下簡稱《規劃環評導則 總綱》)。就《規劃環評導則 總綱》的主要內容、修訂重點,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規劃環評導則 總綱》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近年來,習
“環評資質取消”這個話題之前就很受關注,尤其是最近環評法修訂后,這個話題更是被炒的沸沸揚揚,業界各種聲音都有,我把大家的看法從頭捋了一遍。總結了以下5點: 1、5年以上高工等同環評工程師,你怎么看? 一些聲音認為,行業里的高工數量遠超過環評師,就這么大的蛋糕,又進來一批狼,這個變革讓行業競爭
●介入重建 ●公眾參與 ●保證效果 規劃環評:指將環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觀經濟決策鏈的前端,通過對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的分析,對各類重大開發、生產力布局、資源配置等提出更為合理的戰略安排,從而達到在開發建設活動源頭預防環境問題的目的 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環評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2002年,國家出臺了《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正式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于2019年1月7日起施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江蘇省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對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以下簡稱“第三方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第三方服務行為,促進第三
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將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為保證此辦法的順利實施,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相關配套的規范性文件,細化環評機構從業要求,進一步規范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秩序,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同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調整管理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妥善處理改革與穩
《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濱海新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出臺 ■ 進一步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健全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強化公眾參與,建立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 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和建設項目,將通過聽證會、論證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聽取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