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極,利用特制的石墨烯材料替代鉑作為催化劑,來制造燃料電池車所需的氫燃料。這種電極能夠電解水,在為燃料電池車服務的加氫站,如果用它來生產燃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燃料電池車是利用車上裝載的氫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電來驅動車輛。由于燃料電池車只排放少量的水,幾乎不排放其他污染物質,被認為是清潔的下一代汽車。然而燃料電池車的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電池中需要使用“白金”——鉑作為催化劑。科學界因此一直在研發用其他廉價材料作為替代催化劑。 日本東北大學助教伊藤良一率領的研究小組,嘗試用石墨烯作為替代催化劑。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新材料,價格不高。研究人員先利用片狀石墨烯制作出立體結構,然后用氣相沉積法給立體結構鍍上氮和硫。結果發現,鍍上的氮和硫的量越多,就越能高效催化制造出更多的氫。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在石墨烯催化劑中再加入鎳,其制氫能力就可以超越鉑催化劑,預計將此......閱讀全文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
“燃料電池技術之爭,將是一場爭奪汽車發展未來的競賽。”最近在京召開的第一屆國際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這一觀點被反復提及。與會代表認為,燃料電池是未來汽車能源技術的制高點,各國為此展開了激烈角逐。當前,全球節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迅速,產業化窗口日趨臨近,有望從2030年提前到2020年。 關鍵
全球汽車供應商博世預計要讓鉑金在其新型燃料電池中只扮演次要角色,即使燃料電池技術在零排放無污染運輸中成為主角,貴金屬市場也不會從中受益。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博世產品只需要目前燃料電池汽車中十分之一的鉑金。 在西伯利亞城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Krastsvetmet有色金屬工廠可以看到9
全球汽車供應商博世預計要讓鉑金在其新型燃料電池中只扮演次要角色,即使燃料電池技術在零排放無污染運輸中成為主角,貴金屬市場也不會從中受益。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博世產品只需要目前燃料電池汽車中十分之一的鉑金。 在西伯利亞城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Krastsvetmet有色金屬工廠可以看到9
今年兩會“推動氫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多年來引而不發的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氫能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選項,但客觀而言,行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比較小,發展路徑尚不清晰。技術、成本、生態同時在考驗和校正著這個擁有前景光明的汽車行業。 大功率 長壽
最小燃料電池直徑只有3毫米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燃料電池,這種電池的直徑只有3毫米,可以產生0.7伏的電壓并能持續供電30個小時。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薩耶德-默哈達姆等科學家
無需高溫,燃料電池也能輕松發電。美國猶他大學的工程師最近研制出首枚可在室溫下工作的燃料電池,不用點燃燃料,它用酶就能使得噴氣發動機燃料產生電能。這種新型燃料電池可以給手持電子設備、離網型發電機和傳感器供電。該研究于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催化》網絡版上。 燃料電池,主要通過氧或者其
英國科學家日前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燃料電池,有望代替筆記本電腦上的充電電池。 不久的將來,也許筆記本電腦用戶再也不用關掉電腦為電池充電了。新燃料電池的能源來自于一節小小的甲醇燃料電池,當電量用完時,用戶只需要將另一塊電池插入電池組的凹槽處即可,就像為筆更換筆芯一樣簡單。 據英國媒體報
報道:雖然以甲醇或氫為發電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已經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劑體系,現有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質(biomass)作為燃料。 目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低溫燃料電池,借助于太陽能或熱能激活的催化劑,能夠直接將生物質
楊裕生 霧霾天氣引起各界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共同關注,也讓“能源轉化率高、無污染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但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拯救不了我國當前的空氣污染問題。 既嬌且貴 在楊裕生看來,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報道,近日,希臘研究人員研發出了用乳清作原料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人員表示,乳清是制造奶酪的副產品,該研究可讓工廠從乳清等有機廢物中回收能源。 希臘派圖拉斯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喬治亞·安特羅普婁表示,乳清富含乳糖,微生物燃料電池中的微生物通過消耗乳糖來產生電流。這種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得到長足發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9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
電動汽車已穿梭在大街小巷,燃料電池車還會遠嗎?其中,燃料電池是關鍵。然而燃料電池除了生產成本過高外,其能量轉換效率受到陰極氧還原反應緩慢的制約。因此,研究并開發替代貴金屬催化劑、提高電催化劑活性成為燃料電池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副研究員劉慶華團隊在這一研
1月12日,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能源電化學工程宋玉江教授研究團隊在燃料電池電催化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的低鉑及非鉑電催化劑突破了傳統方法制備非貴金屬電催化劑的局限,有效提高了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的耐久性,為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提供了可能。 由于發動機使用的鉑基電催化劑成本過高,導致燃料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李燦院士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光-電轉化和燃料電池化學能-電能轉化交叉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光催化可以顯著促進氧還原反應(ORR)的催化活性,并基于此提出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和H2-O2燃料電池耦合的疊層電池概念,相關研究成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以Soft drinks power origami cell 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董紹俊課題組發表在《化學通訊》上的關于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的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酶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能源作為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因此,開發可代替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圖1 環境污染 (圖片來自網絡) 燃料電池是一種能把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它是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種糖生物電池概念可以完全將糖中的化學能量轉變為電流。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糖生物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大約是596安培-時/公斤(A-h/kg),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為42安培-時/公斤。這意味著糖生物電池比同等重量的現有鋰離子電池持
以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彭洪亮為第一作者的題為《High Performance Fe-andN-Doped Carbon Catalystwith Graphene Structuref or Oxygen Reduction》(具有石墨烯結構的鐵、氮同時摻雜高性能碳基燃料
HT-LA470壁掛式氧分析儀采用燃料電池(電化學)測量原理,燃料電池是一種能量轉化裝置,它是按電化學原理,即原電池工作原理,等溫的把貯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因而實際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燃料電池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陽極、陰極、電解質和外部電路。燃料氣和氧化氣分別由燃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1日報道,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電池,以糖為能源提供電力,能量密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繼續發展有望替代傳統電池成為一種廉價的、可充電而且可生物降解的電池。相關論文發表在當天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發明糖電池的是該校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學院的生物系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研究組(DNL0305組)孫公權研究團隊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有序納米結構電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模擬酶催化劑的微觀結構,在納米尺度構建了具有高效穩定三相反應界面的燃料電池氧還原電極,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質量活性超過美國能源部2015年指標,電極
目前和今后很長時期內,我國能源結構仍將是以煤炭為主,但是煤炭的開發和加工利用已經成為環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的霧霾天氣更是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因此,發展潔凈煤技術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必然選擇。 燃料電池是一種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清潔高效的發電器件,是解決目前化石類燃料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納技術與器件研究室研究員李越課題組在可控制備多孔金-銀-鉑(AuAgPt)合金納米材料及其甲醇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J. Mater. Chem. A, D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兩大挑戰,必須調整當前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能源結構,向著低碳、清潔、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將氫能納入到我國整個能源體系中,有助于改善我國的高碳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其應用不僅是備受關注的燃料電池汽車,還應包括氫能發電、工業應用及其建筑應用等。 國家有色金屬新能源
1. Nature Photonics:光學鑷子聲子激光器 聲子激光器是普遍存在的光學激光器的類似物,并且其已經在各種環境中實現。然而,對于介觀懸浮光機械系統還沒有相關報道,并且這些系統正在成為量子力學和重力的基本測試的重要平臺,以及發展為機械運動耦合到電子自旋和電荷的傳感模式。受到Arthu
酶燃料電池是一種新型的燃料電池,通過生物酶在電極上的催化,將底物(如糖類)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酶燃料電池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安全、環保、底物容易獲得且價格低廉等優點,被認為是下一代可為移動電子產品供電的綠色電池之一,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葡萄糖是酶燃料電池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底物,它有著極高的儲能
氫能是未來最理想的一種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氫氣為燃料,能量轉化效率高,清潔零排放,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然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目前仍然困難重重,其中一個關鍵難題是氫燃料電池電極的CO中毒問題。現階段,氫氣主要來源于甲醇和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的水蒸汽重整、水煤氣變換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