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塑料購物袋原料主要是乙烯衍生產品聚烯烴等,這些材料都是石油副產品,業內人士估計,“限塑令”實施以后,我國每年節省石油的量相當于半個大港油田的產量(大港油田是中國第九大油田,目前年產油約500萬噸);因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達到760萬~960萬噸。 200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對塑料袋的生產銷售使用作出了具體規定,以從源頭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該政策被國內外媒體稱為中國的“限塑令”,《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圍繞塑料袋環保、安全和標識等要求制定了3項標準。其中,標準規定了塑料袋的最小厚度,并規定塑料袋必須有類似“為保護環......閱讀全文
昨天(1日),“限塑令”實施兩周年,記者調查卻發現,作為“限塑令”重點管理范疇的菜市場,免費塑料袋已然卷土重來;而沒有明確是否被納入“限塑令”管理范圍的餐館,提供塑料袋幾乎“從不收費”……面對免費塑料袋依然泛濫的局面,在有關部門思考如何監管“限塑令”是否執
◎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平均每份外賣產生塑料一次性用品4.8件 ◎2016年全國快遞業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億個,電商平臺和賣家自帶包裝的占比超五成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 ◎為配合“限塑令”落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
近期,國家發改委向社會征集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議,“限塑令”發布十年后,中國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再度引發輿論熱議。 一方面是社會對“限塑令”效果的質疑,一方面是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對塑料包裝的剛需,中國與“白色污染”的拉鋸戰前路如何? 發改委:正研究制定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政策 近日,國家發
到今年6月1日,我國“限塑令”實施三年。“限塑”效果如何,“限塑”范圍是否需要擴大,引起人們關注。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后,我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360萬噸,折合標準煤5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
今年6月1日是我國“限塑令”施行滿三周年的日子。將來,人們到餐館用餐“打包”剩菜、到藥店買藥品等使用的塑料袋也將實行有償收費。 昨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限塑令出臺三周年”主題研討會上表示,國家“限塑令”將考慮擴大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圍,目前正在抓緊調查研究,力爭盡快出臺。 餐館醫
農貿市場成為低質塑料袋泛濫的重災區。 今年6月1日,我國“限塑令”實行5年,相關部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政策實行之后雖效果顯著,但某些地方和環節依然沒有執行到位。 這項旨在減少“白色污染”的政策實施到底取得哪些效果?國外是如何實施的?以及“限塑”未來之路如何走?眾多問題引人關注。 “
限塑5年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發現效果甚微―― 今年6月1日將是“限塑令”實施整五年。五年之后,“限塑令”被執行的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限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無論是限塑規定的有償使用制度,還是不得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部分政策被架空,難以貫徹執行的現狀。
特別是帶顏色的塑料袋,如街邊水果攤用來包裹水果的黃色超薄塑料袋,很可能是生產企業違法使用回收廢塑料,為掩蓋廢塑料所帶的雜質,在生產中添加了黃色的母料給塑料袋染色。然而,廢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會隨著菠蘿等水果的汁液析出,人體食用后將有損健康。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
環保袋超薄袋環保袋光譜超薄袋光譜 ■新聞背景 限塑令將滿三周年 餐館醫院或“限塑”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就滿三周年了。在日前召開的“限塑令出臺三周年”主題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透露,限塑三年以來,超市的塑料袋減少量達到2/3以上,但農貿市場里
書店藥店年內有望“限塑” 商場超市塑料袋銷量減八成 塑料“手撕袋”使用量大增 市發改委負責人昨天在“限塑令”實施三周年宣傳活動現場表示,“限塑令”有望于年內拓展到書店、藥店、餐廳等場合。據統計,三年來本市塑料袋銷售量降低了75%至85%,但與此同時,超市“手撕袋”用量卻增加了55%以上。
2008年6月起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俗稱“限塑令”)至今已兩年。據“限塑令”發起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透露,兩年來,大超市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量已減少七成。然而,近期由于監管的放松,也沒有任何處罰措施,膠袋使用又“死灰復燃”,尤其肉菜市場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塑料,這種跟人類才打了100多年交道的現代工業“明星”,如今正因為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聲譽一落千丈,從創新發明淪落為環境噩夢,成為人們戒不掉的憂愁。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隨著2015年的到來,我們更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而建立我們的綠色家園。 “最近年關,快遞偷包頻發,
到明天,“限塑令”實行將滿3周年,你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的習慣了嗎?恐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3年來,超市塑料袋從過去的免費品成為現在的消費品,對于消費者來說,物價高漲的現在,多花個三兩毛錢沒什么感覺。可超市卻從過去的“倒貼”到如今實現了“盈利”,成了“限塑令”后穩賺不賠的贏家。 【現狀】買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塑料袋對于現代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了,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節假日期間,塑料袋的使用更為集中。雖然我國在2008年6月1號出臺了“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但這一規定如今似乎逐漸被人們遺忘。不僅集貿市場的超薄塑
57歲的侯大媽每逢出門購物,都要自帶大布袋。這是被收費的塑料袋“逼”成的習慣。 近日,在搜狐綠色頻道舉辦的“限塑令”三周年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用“非常可觀”評價了三年來的減塑成效。 “全國主要塑料零售產品減少量是特別大的,特別是超市,減少量達到三分之二以上。”李靜說,“限塑令”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統計,7年來,全國累計少用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于節約840萬噸石油。實施“限塑令”以來,各地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既少花冤枉錢,又環保,再說也習慣了。”長期買菜購物的退休老人吳剛說,“限塑”后,他開始習慣采購時自備購物袋。
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6月5日,是第47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署提出了“塑戰速決”的主題,呼吁解決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我國今年也提出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中國主題,與之相輔相成,將延用至2020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限塑”三年,效果如何?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的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從數字上看,“限塑”效果明顯。但這與人們的實際感觀有些差距:比如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然紅紅火火;在農
來自塵土 綻放時尚 由于找不到便宜的替代產品,我國乃至全球限塑困難重重。這種情況今后有望得到改變。 5月8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的汪清縣,地球衛士(大連)石頭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球衛士)石頭紙基地正式大規模投產。該廠生產的石頭紙袋比同類型塑料袋成本和售價均低1/
“限塑令”實施兩年多,本市各商場、超市塑料袋的銷售量已降低了75%到85%。昨日,市發改委等部門在全市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限塑令”檢查。 昨天,西城真武廟四條的九州達隆菜市場,筆者看到公平秤處張貼著三種規格的塑料袋收費標準,市民購買的蔬菜、瓜果、肉類需要塑料袋的,都要購買。據菜市
昨日,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發布的《關于深化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實施工作的通知》稱,“限塑令”實施以來,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670億個,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600萬噸。 通知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執行“限塑令”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
記者16日從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獲悉: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7年來成效明顯,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于節約840萬噸石油、節約標煤12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3000萬噸。 同時,根據有關協會調查,2009年以來
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吉林省自2015年起實施全國首個“禁塑令”,在遏制白色污染蔓延勢頭、培育新型材料和產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今“禁塑令”也正在遭遇源頭管控難、大面積推開難、執法全覆蓋難等諸多困境。 吉林禁塑成效明顯 記者在吉林省一些城市的大型商超和餐廳發現,原來的傳統不可降
環保之聲 本次歐盟法令提案堅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要求由生產者來對禁用或限用塑料制品的垃圾管理和污染治理承擔經濟責任,這方面,我國或可借鑒。 北京時間5月28日,在環境保護領域,傳來了一則重要的域外信息:歐盟委員會發布了其塑料垃圾治理的法令提案。如果該提案獲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審議通過,將成為
若沒有始終如一的嚴格執行,就會出現風聲過后落后產能死灰復燃的狀況 由環保部、發改委、商務部上月聯合發布的《廢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規定》于本月1日起施行。《規定》提出11條禁令,包括禁止在居民區加工利用廢塑料、禁止利用廢塑料生產超薄塑料袋,并向一系列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加工生產行為說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1月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新版限塑令”的到來也直接將大眾目光重新引向近年來討論聲量越來越高的外賣垃圾。目前大家的焦點也相對集中在對于外賣垃圾的回收處理、如何有效減少外賣垃圾
中新網6月5日電(能源頻道 王珊珊)6月5日是第41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而今年中國的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 近年來,“菜籃子”、購物袋重返我們的生活,“無氟”、“無磷”日漸成為商品銷售的賣點,小排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 19 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 這些塑料制品禁止生產、銷售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say goodbye " 意見提出,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超薄塑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智利發明家展示了一種新型“塑料袋”——完全溶于水且非石油衍生物。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實驗者將白色的塑料袋放在透明的水瓶中,不一會,白色塑料袋果然與水發生了溶解。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瓶子
從陸地到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影響似乎已經超出了曾經一些學者的預測。紅色警報長鳴,對于塑料污染的關注度正在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6月8日,英國赫爾大學公開研究報告,聯合研究團隊在英國海岸周邊以及一些超市中,發現貽貝樣本中有人造絲、棉織物以及塑料微粒等殘留物。也就是說,這些受污染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