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核磁共振成像儀(MRI) 核磁共振波譜和成像儀器具有“量大面廣”的特性。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儀器還有石油測井儀和探水儀。核磁共振測井儀器能夠提供油井內原油和水的定量分布或原油的儲備信息。每年核磁共振測井量超過3000多口,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要求儀器具有快響應和能夠適應地下高溫、泥沙等惡劣環境。核磁共振測井儀的生產廠商集中在美國。我國磁共振測井儀已經研制成功。磁共振探水儀主要用于探測地下水源,俄羅斯生產儀器的探測深度可以達到160m以上,我國研發的核磁共振探水儀深度在150m左右,其產業化示范已列入十一五“國家科技發展支撐計劃重大專項”。 (五)微區分析儀(電子、粒子束微區分析儀) 利用電子、粒子束探索和分析樣品表面形貌、原子和分子結構、元素組成、化學狀態的儀器稱為微區分析儀。這部分儀器種類很多,其中在材料科學、微電子學、化學與催化、環保、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應用很廣、發展很快的是電子顯微鏡和電子能譜儀。......閱讀全文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新研究的主體內容之一和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形式。許多學科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
2014年11月25日, 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溫嶺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科學儀器行業的專家代表和企業家齊聚一堂,以“大數據時代的科學儀器”為主題,
中科院科研裝備研制創新成果調查:啟動交叉科學發展“探路燈” 王大珩院士和《現代科學儀器》主編胡柏順在《加速發展我國現代儀器事業 迎接21世紀挑戰》一文中寫道: 當今科學儀器技術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是在生物、醫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1月22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十屆一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以線上直播形式成功召開。本次理事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會議旨在回顧2020年分會的工作以及展望2021年工作計劃,分享儀器研發和應用進展。會議共有近400人線上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4日,中國化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九屆全國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學術研討會在江西上饒市召開。本屆會議以“各種樣品預處理技術與儀器分析的進展及應用研究報告”為主題,就樣品制備技術、樣品預處理技術、在線樣品預處理技術、儀器分析新技術及應用等領
各相關單位和專家: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業已出臺實施的“大氣十條”,以及呼之欲出的“水十條”和“土壤十條”,表明我國正在加快建設環境治理相應法律法規,這也給環境與安全檢測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和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機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于2015年9月22
時間地點主講內容主講人主講單位9月27日9:00-11:00展場會議室實驗室儀器學科與技術進展的研究報告王家龍 副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實驗室儀器分會2011中國實驗室儀器技術創新成果研討會我國實驗室電泳設備現狀及發展趨勢楊凱教授北京農學院 中國電子天平行業的現狀與
據2010年6月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2009年SCI數據顯示,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汪爾康院士任主編的《分析化學》影響因子為0.790,較2008年度的0.633又有新的提升,在國內化學學科期刊中排名第四。 《分析化學》1972年創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
2014年10月29日-11月2日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江西景德鎮市召開,本屆會議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北京化工研究院分析研究室承辦,會議堅持歷屆有機質譜學術會議注重學術交流,致力于促進我國有機質譜學科發展的方針。來自生物、食品、環境、石油化工及相關
2012年4月21-22日,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在美麗的山城重慶成功召開。大會設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其中大會報告16個、分會報告90個、征集墻報論文100篇。大會報告內容廣泛,涉及色譜及色譜分離材料最新技術進展、煙草特有亞硝胺分
2014年10月29日-11月2日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江西景德鎮市召開,本屆會議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北京化工研究院分析研究室承辦,會議堅持歷屆有機質譜學術會議注重學術交流,致力于促進我國有機質譜學科發展的方針。來自生物、食品、環境、石油化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
新青勝藍惟所盼:陸婉珍傳 褚小立著 【書評推薦】 《新青勝藍惟所盼(陸婉珍傳)》由褚小立所著,陸婉珍院士一生經歷了不少挫折和坎坷,但她都能泰然處之,安然度過。她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她頗懂得科學精神:“一旦有了科學精神的武裝,必然會更自覺地學習科學知識,樹立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方法;一個有著科學精神
2017到2021年之間全球拉曼光譜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超過7%,制藥、環境和生命科學為主要的三大應用領域。在報告中,分析師指出了當前市場增長的三大驅動因素:醫療行業對藥物開發關注度的增加;食品以及食品安全市場需求的增長;金屬和礦物產業需求的不斷上升。而Research and Mark
陳子元,1924年10月5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鄞縣,我國著名核農學家。1944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化學系。先后在大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蘇南蠶絲專科學校任教。1953年調至浙江農學院。自1958年起從事生物物理學、核農學的教學科研工作,是中國核農學開拓者之一。1979年至1989年,任浙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一)原子核的自旋與原子核的磁矩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波譜學是近幾十年發展的一門新學科。1945年以F.Block和E.M.Purcell為首的兩個研究小組分別觀測到水、石蠟中質子的核磁共振信號,為此他們榮獲1952年Nobe1物理獎。今天,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