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柳州市委書記陳剛—— 聽了溫總理的報告,感到非常振奮。總理的報告是一個實事求是、科學回顧和評價的報告,更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報告。 對總理的報告,我感受最深的,一是科學發展。報告完整地體現了科學發展的思想、觀點、方法,構成了一個科學體系。二是關注民生。特別是總理在民生方面表現出來的愛之深、情之真、心之細、事之實,讓人感動。本屆政府任職五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舉世矚目,推出的系列施政理念和治國方略深入人心。 學習總理的報告,感想很多。第一個體會是,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溫總理在總結經驗時指出,“必須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在這方面,我們有著深切體會,也嘗到了科學發展的一些甜頭。 廣西柳州市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面臨著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相協調的問題。我們結合柳州實際,提出堅持按照“三個同步”來推動科學發展,即做到“工業發展與環境......閱讀全文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精辟論述,強調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特征、事關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選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有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意義重大而深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十八大報告眾多亮點中重要的一個。”日前,十八大代表、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報告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部分,用專
科技部于2013年1月28日印發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具體內容如下: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國科發高[2013]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2013年3月1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十二五”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建設規劃》。該規劃中提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試點建設15-20個國家重大創新基地。而且,我國將圍繞五個層面部署建設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具體包括光電技術、機械制造、智能制造、計量科學等領域。科技部 國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乃至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國家“十三五”規劃,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抓住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發展的牛鼻子。對于河南這樣相對欠發達的經濟大省,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系統性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強化政策供給,突破發展瓶頸,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潛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意見》明確,大眾創
各位院士,同志們: 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今天隆重開幕了,這是全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七大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國復興,當有利器。科技是當今世界發展之利器、強國之利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設科技強國。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要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面啟動和組織實施大型飛機、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國家重大專項。實施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著力突破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工農業節水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 依托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和生態環境,懷抱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夢想,當前海南省正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擴大開放,不斷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海南省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步伐,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二中、三
第十一章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圍繞推動地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地方在區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優化發展布局,創新體制機制,集成優勢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引領帶動區域創新水平整體躍升。一、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北京發揮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
基礎研究 是自主創新的活力之源 《科學時報》:您覺得自主創新的內涵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陳宜瑜:從自主創新的特點含義來看,自主創新應該有3層含義。一是原始創新,即努力獲得新的科學發現、新的理論、新的方法和更多的技術發明;二是集成創新,使各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提出應建立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將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納入平臺管理,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制度和運行補助機制。 同時
35年科技跨越 開欄的話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35年的歷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詩,那么科技事業的發展則是其中蕩氣回腸的一章。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華民族走上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而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
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曾指出,儀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機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改造世界往往是從認識世界開始的。科學儀器拓展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被稱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者”和“奠基石”,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倍增器”和“助推器”,同時也是大國博弈的一個有效的“政治籌碼”。 中國電子科技集
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曾指出,儀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機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改造世界往往是從認識世界開始的。科學儀器拓展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被稱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者”和“奠基石”,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倍增器”和“助推器”,同時也是大國博弈的一個有效的“政治籌碼”。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 到202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創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歷史宣示,體現了強大的道路自信和時代擔當。 ■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五大優勢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新研究的主體內容之一和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形式。許多學科
2009年11月22日下午13時,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主辦的國產科學儀器應用示范工作交流會在北科大廈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分析儀器設備管理、研究、生產、應用各個環節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90余人共聚一堂,圍繞我國國產科學儀器的應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業和貨物出口及外匯儲備國。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