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上議院科技委員會表示,對核能的研發投入力度不夠意味著未來反應堆數量不足。 英國上議院科技委員會近日表示,英國政府在核技術研究方面缺乏戰略,威脅到該國長期的電力發展規劃。英國的投入落后眾多其它核電國家,會造成新老人員間的技術鴻溝,但現有的反應堆項目不會受到影響。而政府回應稱,核能在國家能源安全和減排方面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科技委員會主席克瑞博爵士(Lord Krebs)指出,為實現2050年氣候目標而規劃核電發展,“英國還沒有一個可信的計劃。”他說:“你可以不明白從貨架上拿的是什么就把它買下來,但核電不是這么回事。我們處境比較危險,因為我們無法確保2050年以前能夠擁有安全可靠的核電供應。如果現在不采取行動,政府的核能政策就缺乏可信度。”該委員會敦促英國政府制定2025年之后的核能研發戰略,并由學術界、企業和政府機構組成專門委員會來負責執行。 人才鴻溝 目前在英國,法國電力集團......閱讀全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表、癌癥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看過這些突破性技術之后,你會覺得“美好的未來,值得我們為之奮斗”。 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園田神情緊張 綜合外國媒體11月2日報道,為證明政府在凈化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污染物方面所做的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日本政府官員日前在眾目睽睽之下喝了一杯經過凈化處理的核污染水,然而其緊張的神情和顫抖的雙手卻引發人們對水質更多的猜疑。此外,東京電力公司2日宣布,經檢測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
一名工人正在清理福島核電廠周邊的土壤。 據《紐約時報》報道,自日本福島核危機發生9個月以來,東京電力公司日前首次承認,在受損的3座反應堆內部深處,核燃料可能繼續進行著核裂變反應。然而,該現象不會導致伴隨有熱能和輻射的大規模核反應發生,但卻可能增加反應堆泄露的危險放射
申泮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教授。 自日本9.0級大地震誘發福島核電站危機以來,核泄漏、核輻射、核安全、核恐慌……眾多以“核”為關鍵詞的討論聲浪,在人們心中卷起層層陰云,乃至流言四起,甚而有人擔心起毀滅性的核爆炸。 借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作品《當我談跑步
記者6日從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高份額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這一成果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實現了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心技術自主掌握。
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可能產生核裂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距離由于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生,已經過去半年多。事件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本應逐漸平息。然而昨天,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現已查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內的可能出現了放射性元素氙,反應堆內可能存在核裂變。核輻射疑云再度籠罩在日本國土?
2014年10月8日,2014年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學術交流會在在四川綿陽江油市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Tony Kemp博士、James Cook University的Yi Hu教授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4號機組(福井縣大飯町、118萬千瓦加壓輕水反應堆)18日晚重啟后,于19日早晨達到核裂變連鎖反應持續的臨界狀態。 據悉,今后關西電力將對發電用汽輪機進行檢查,最快在21日開始發電和輸電,25日實現滿負荷運轉。 去年3月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各
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安全所”)獲悉,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研發的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材料的關鍵技術難題,同時可為其他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燃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該項自主研發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組織
全球知名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7日發布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靈巧機器人、核能新浪潮、定制癌癥疫苗、人造肉漢堡等入選。 這份期刊的中文版官網當天發布公報說,今年是該雜志創刊120周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也與過去稍有不同。本屆評選邀請到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擔
我國能源結構將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總和的絕對量在
“人類無法棄核,發展核能既是戰略必爭,又是百年大計。”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6月5日舉行的第13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上提出這一觀點后,立即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贊同。 就在前不久,《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下稱“規劃”)與《關于
葛昌純,中國科學院院士,男,漢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6日。中共黨員。1952年畢業于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即唐山交大)冶金工程系物理冶金專業。1952~1984年工作于冶金部鋼鐵冶金總院,先后在冶金室、壓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擔任專題負
英國欲大力發展核能研究 就在英國和其他國家開始建造更多的核電站以減少碳排放的時候,英國政府于3月26日發布了一份產業戰略書,旨在幫助核能產業實現最大的預期增長。 這項戰略承認,一個蓬勃發展的核能產業還需要政府在研究和開發(R&D)上給予扶持,并因此對英國目前的核能R&D狀
在美國頒布“和平利用原子能”法案后,直到20世紀70―80年代這個“第一核紀元”里,核裂變反應堆已經從發電不足1瓦的“芝加哥I號”,巍然成長為形式各異的百萬千瓦級能量巨人了。各工業發達國家也隨之產生了一批擁有核電廠設計、開發能力的龍頭企業,在商用核電產業競技場上頗有群雄逐
我看到一篇文章,說科學、技術不是一回事,這有道理。但我想補充的是技術需要科學,才是科學的技術,同時它又貢獻給科學。大家知道,觸發器是計算機里最基礎的元件,在數字電路中起到關鍵的作用。1918年6月William Eccles and F.W. Jordan申請了觸發器專利,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緊湊型核聚變反應堆實驗裝置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核聚變”成為足夠吸引眼球的科技新聞關鍵詞。 10月15日,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設計出一款能夠裝載在一輛卡車上的緊密型核聚變反應堆,目前正在尋求商業或政府方面的合作伙伴,并宣稱將在五年內制造出原型。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盲目
發展核能有助于優化能源結構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的總和占比將逐步下降。這個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快堆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萬鋼7月23日提出,中國快堆技術與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是在2025年前建成2-3座快堆電站、1座商業規模快堆MOX(钚鈾混合氧化物)燃料制造廠、1座商業規模壓水堆乏燃料后處理廠,初步形成工業規模閉式燃料系統,實現示范應用,開展
■基思·約翰遜/杰夫·布魯姆菲爾 科學家們一直渴望著,可以掌控像太陽般制造能量的技術。值得欣慰的是,日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成功制造出一個“微型太陽”。 研究人員使用全世界最強力的激光聚變裝置——“國家點火裝置”(NIF),朝一個豆粒大小的目標發射
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 核燃料在反應堆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再用處于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帶著發電機一起旋轉,電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并通過電
碳化硅陶瓷作為現代工程陶瓷之一,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具有熱膨脹系數小、熱導率高、化學穩定性好、耐磨性能高、在高溫下仍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突出的物理化學性質,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結構陶瓷,可以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機械、微電子器件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同時,SiC還具有低的中子活性、良好的耐
碳化硅陶瓷作為現代工程陶瓷之一,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具有熱膨脹系數小、熱導率高、化學穩定性好、耐磨性能高、在高溫下仍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突出的物理化學性質,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結構陶瓷,可以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機械、微電子器件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同時,SiC還具有低的中子活性、良好的耐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7日援引《科技日報》的報道說,中國將在2030年前建設一座能在一個地方實現核聚變和裂變的混合反應堆。該項目正在一個軍事研究設施展開。最近,設在四川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完成了相關概念設計。該院負責研制中國的核武器。 報道稱,中國并不是從事聚變-裂變混合反應堆研究的唯一
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核輻射防護”一時之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了解核輻射,應對核電站事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迅速組織專家編輯了一本《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手冊》,以問答的形式,就公眾
新核裂變電力系統在月球表面(藝術概念圖)。 圖片來源:NASA官網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日消息,NASA和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局(NNSA)成功展示了一種新的核反應堆動力系統,該系統可為前往月球、火星及更遙遠深空的載人飛行任務提供動力。 NASA于當地時間2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12月2日,英國政府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自愿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 這個名為“能源生產球形托卡馬克”(STEP)的項目于去年啟動,最初5年投入2.22億英鎊用于設計開發。負責監督這項工作的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表示,STEP最早
1. 核電站事故有多危險?它會發生什么類型的輻射照射? 在反應堆的堆芯損壞事故中,包含核裂變產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質會釋放到外部。 放射性銫和碘是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這些放射性核素對人員的照射,一方面來自于放射性煙云所致的低劑量外照射,另一方面來自通過吸入和食入受放射性物質污染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泄漏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公眾如何防護?記者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所長蘇旭博士。 記者:核電站事故有哪些危險因素?它會通過哪些途徑危害人的健康? 蘇旭:核電站事故在反應堆的堆芯損壞事故中,包含核裂變產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質會釋放到外部。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