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未雨綢繆談核能
發展核能有助于優化能源結構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的總和占比將逐步下降。這個年消耗總和的絕對量,將持續一段時間(約20年左右)的增加,并達到歷史性的峰值,然后緩慢減少。這個變化趨勢的必然性由三個原因所決定:一是煤炭、石油帶來的環境問題必須得到控制;二是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煤炭、石油的不易再生性;三是潔凈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及天然氣)的替代能力將逐步提高。在煤炭與石油年消耗總和的絕對量達到峰值后,我國能源需求總量的增量,將由上述潔凈能源來補充,這些潔凈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逐步增加。這個多元結構階段大約會持續百年左右,然后進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第三階段,這個新階段的標志是非化石能源將占到一次能源總量的......閱讀全文
土耳其興建第三座核電站
為減少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土耳其政府決定加快推進核電發展戰略,著手興建第三座核電站。土耳其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耶爾迪茲日前表示,土耳其政府用1年的時間進行了地震調查,并對錫諾普地區的核電站場地和未來第三座核電站的發電能力進行考察。 土耳其對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大約70%的能源供應依靠進口,其中
德國力推可再生能源以代替核能
Biblis核電站是德國最大的核電站,于2011年3月17日關閉。德國什列斯威-霍爾斯坦省的風力發電廠。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德國便宣布將從2015年到2022年陸續關閉境內所有18座核電站,目前已經有8座核電站處于停機狀態。 目前核電占德國發電總量的約28
日本棄核電目標生變與歐美能源巨頭博弈發展路
????周三,日本政府突然轉變態度,并未正式采納上周剛剛宣布的重大目標,即在2040年以前逐步退出核能發電。該計劃在上周宣布后,遭到了商業團體及地方經濟依賴核電站的社區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領導的內閣表示,會將2040年的目標“納入考
“零核日本”第3次出現
15日晚,日本國內唯一尚在運行的商用核反應堆——大飯核電站4號機組停止發電,開始接受定期檢查。這是時隔14個月,日本全部50座商用核電機組的再次停運。這意味著日本將“零核過冬”。 大飯核電站位于日本中部福井縣的大飯町。關西電力公司于15日17時左右開始遏制4號機組的核分裂,降低輸出功率,約
德國放棄核能代價高昂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關閉核電站后,這個國家正在經歷能源結構轉型的陣痛。根據德國聯邦環境局近日公布的數據,2012年德國釋放將近9.31億噸二氧化碳,比去年增加了1400萬噸。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1.6%,煤炭用量的增加使德國的空氣污染情況連續第二年惡化,這也是德國自1980年以來首次出
化石燃料全球復興或將出現
頁巖氣鉆井平臺。 一直以來,莫桑比克等東非國家給人的感覺似乎較為陌生;但在過去10年里,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能源公司卻采用最新技術,在莫桑比克尋找天然氣資源。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莫桑比克的海岸線附近,西方能源公司已經開發了大量的鉆井,回報可能是巨大的,莫桑比
土耳其:核能是其五大能源支柱之一
????能源多元化是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不二選擇。土耳其作為新興發展國家,已將煤炭、天然氣、水利資源、可再生資源以及核能列為土耳其的5個能源支柱。盡管建設核電站仍面臨重重困難,但該國政府已下定決心,因為開發核能對土耳其來說是必需的。土耳其希望在2023年前完成3座核電站的建設工作。 ???
德國煤炭復興推動其能源轉換
德國科隆2200兆瓦燃煤電廠正式運營,這將有助于其從核電到可再生能源的過渡。 據彭博社報道,就能源安全來看,德國煤炭比天然氣廉價,同時比風能和太陽能更可靠,因此,煤炭將作為德國新能源的一部分。 去年,德國總理默克爾政府決定,到2022年,其將關閉17個核電站。 隨著日益惡化的經
王岐山:中俄能源合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副總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王岐山25日在北京與俄羅斯副總理、俄方主席德沃爾科維奇舉行會晤。 王岐山表示,近日雙方達成了擴大原油貿易的重要共識,中俄能源合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雙方政府部門應就原油增供問題抓緊磋商、盡快簽署政府間協議,兩國企業在互利基礎上
中央研究能源安全戰略:抓緊啟動新核電項目
“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6月13日,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 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其中包括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
美核電改燃煤地區空氣污染增加
英國《自然·能源》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兩座核電站于上世紀80年代關停后,電力生產轉移到了燃煤發電廠,這一轉變大大增加了相關地區的空氣污染。該研究還指出,在核電站關停后,空氣污染水平上升最多的地區,新生兒平均體重下降了約5%。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埃德森·塞弗尼尼此次分析
日本重啟核電-YES-還是NO
■魯道夫·坦恩·赫特 不久前的東京都知事選舉,牽動了許多人的目光:有來自首相辦公室的關注,也有日本南部九州電力公司的期盼,當然也少不了日本國民的關心。 雖然,兩位候選人均持反核態度。候選人之一、前首相細川護熙打出了“零核電”的口號參與角逐;另外一名候選人舛添要一的立場則是循
印尼國會通過國家新能源政策
近日,印尼國會正式通過了國家新能源政策,即將逐步用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石化能源。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長兼國家能源委員會代主席瓦基克表示,批準這項政策具有里程碑意義。新能源政策計劃到2025年將使用傳統能源從目前的49%減至低于25%,到2050年低于20%;使用天然氣由目前的20%到 2025年
我國四代核電技術任何事故都無損公眾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再到日本
核電或將成為2020年歐洲能源結構的主體
據世界核工程網站 2012年12月18日報道,美國“弗羅斯特與蘇里文(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歐洲核電部門的一篇分析研究認為,核電是滿足歐洲苛刻的二氧化碳排放與化石燃料目標的答案。盡管存在環境風險,但核電顯示出減少排放和對化石燃料依賴的潛力,因此它將成為2020年歐洲能源
中國能源結構變革帶來多少商機
在中國,有個問題現在被討論得很多,那就是發電模式的改變。例如,從煤炭發電向天然氣發電轉移;核電能否重啟。 盡管煤炭的成本比天然氣會低一些,但它在燃燒階段會帶來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但問題是,中國目前從哪里獲得那么多的天然氣?我認為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種是液化天然氣(L
日本政府堅持重啟核電站
日本政府2月25日確定新的《能源基本計劃》草案,將核電定位為“重要的基本負荷電源”,明確在安全的條件下推進核電站重啟的方針。這表明,日本已經徹底推翻了民主黨野田政權提出的“2030年零核電”的目標。 所謂“基本負荷電源”就是指不受季節和時間限制都能穩定提供電力。這一表述明確了核電站仍
德國反核能運動致碳排放量增高-煤炭再成禍首
在總理默克爾決定關閉核電站后,煤炭用量的增加使德國的空氣污染情況連續第二年惡化,這也是德國自1980年以來首次出現空氣質量連年下降的狀況。 德國經濟研究所(the DIW economic institute)表示,希望成為歐洲環保領頭羊的德國2013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比去年上升了
復旦“上海論壇2011”聚焦福島核危機后的能源選擇
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11”日前落下帷幕,會議期間,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一如既往成為重要議題。圍繞“亞洲經濟低碳化的技術愿景與機制設計”這一分論壇主題,參會代表從技術研發與擴散、工業化模式、政府和市場主導機制等方面深入探討亞洲經濟的低碳化道路。 引人注意的是,在眾多與會專家看來,今年
因氣候問題近期國內外核能發展迎新發展
近期,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都有一些國家對于核能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其中,波蘭、亞美尼亞、約旦、烏克蘭等國的核能發展動向尤值得關注。 波蘭:建設核電站的民眾支持率高至64% 根據波蘭8月底發布的一份2050年前能源政策的意見征集草案顯示,波蘭將通過引進核電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對棕色與黑色煤炭的
核電站關停導致日本碳排放上升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石油及天然氣發電廠開始填補日本核電機組關停所留下的電力缺口。而據美聯社報道,此舉正在抵消日本近年來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作出的努力。 5月5日,日本現有的50座核反應堆全部停止運營,進行定期檢修,日本自1966年以來首次進入“零核電”時期。日本中央政府希望過一段時間重啟這些
中國代表團顧問:40年后中國核電將提供15%能源
身為全球能源消費大國的中國,擁有雄心勃勃的核電發展計劃。中國政府代表團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6日在坎昆表示,到2050年,中國核電將成為綠色能源支柱,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 中國政府代表團在坎昆提供的文字材料介紹說,中國到2009年底已建成核電站6座﹔在建規模達到24
可再生能源加速!法國:2050年前太陽能將增加十倍
俄烏沖突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也推動法國朝可再生能源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能追趕上歐洲其他國家的步伐。周四,他在一次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并稱下周將在內閣會議上提交相關法案。“我們需要大幅加速,我希望我們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上的速度至少提高一倍。”
日本新能源計劃有望重啟核能
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件以來,日本政府將最快在今年1月首次出臺能源基本計劃。計劃草案顯示,安倍政府仍然重視核電,同時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愿減弱。由此,預計包括太陽能發電在內的日本可再生能源熱潮將降溫。不過,這一計劃草案遭到能源政策專家、富士通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高橋洋批評。
國際能源機構:清潔能源發展并未減少全球碳排量
國際能源機構日前發表報告說,雖然人們努力制止污染和煤炭的使用,但全球能源供應的碳排放量在20年來并無太大變化。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國際能源機構在上周發布的這份報告中說,雖然風能和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也達成了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
馬斯克呼吁各國增加核電站-表示關閉核電站是瘋狂之舉
全球首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日前再次倡導核能。他呼吁各國增加核能發電,并表示關閉核電站是瘋狂之舉,將危及國家安全和環境,某些主張關閉核電站的環保人士是“反人類”的。 “各國應該增加核能發電,”馬斯克在上周五的推文中表示。“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關閉核電站是瘋狂的,對環境有害。” 馬斯克
杜祥琬:對我國核能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
我國能源結構將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總和的絕對量在
核能發電,阻止全球變暖
在本月早些時候,大西洋導航者號(Atlantic Navigator)貨輪駛抵美國巴爾的摩港。導航者號上載有蘇聯在冷戰時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過去20年間,有19000個俄羅斯核彈頭經過拆卸處理,運往美國,在核反應堆中發電。事實上,在這20年里,為美國100座核反應堆供能的鈾燃料中,有超過一
河北出臺政策鼓勵民資深入煤電油氣新能源
為拓寬民間資本投資范圍,河北省發改委出臺政策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包括鼓勵民資更深入地參與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建設,以及在新能源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這是日前河北省發改委出臺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的。
德國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日核危機成推手
5月29日,柏林,反核示威者將核電標志放在勃蘭登堡門的雕塑上。當天一群示威者在這里舉行反核集會。 5月30日一早,德國各大媒體在顯著位置刊發一則消息———德國將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世界報》的消息稱,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讓德國對核電感到擔心;《法蘭克福匯報》說,這將是德國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