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10日科技部、衛生部、工信部等三部委就30位院士聯名呼吁抵制“中式卷煙”項目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事對本報作出回應后,4月1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控煙協會、中國抗癌協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5家機構也向本報表達了對院士聯名信的關注和支持。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任何減少煙草危害的推廣宣傳都是不應該的,降低煙草危害唯有放棄吸煙。中華預防醫學會表示,應由政府層面介入,及早制定出相關政策。中國抗癌協會表示,如果政府部門給此類煙草技術頒發科技進步獎,將對此前作出的種種控煙努力造成嚴重打擊。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表示,從維護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立場出發,堅定支持30位院士公開信意見。中國控煙協會則希望有更多院士支持這件事,更希望各行各業的人士參加到控煙行動中來。 我們已注意到30位院士聯名信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議事件,至本報截稿時,本報主辦的科學網已征集到近千名海內外學者抵制“中試卷煙”項目參評國家科技......閱讀全文
謝劍平鐘南山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 “卷煙入圍科技獎”一事,有了新進展。昨日(4月10日),《中國科學報》刊登了中國30位院士聯名反對“中式卷煙”入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消息,引起轟動。記者致電“中式卷
4月13日,《科學》網站發表一篇文章,報道了中國科學界抵制卷煙入圍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相關事件。 文章說,去年,科學家抗議煙草研究人員謝劍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本月,許多人又批評國家煙草專賣局推薦的“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入圍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國科
“沒有大量的臨床研究,無法證明中式卷煙減輕了毒害。”昨日(4月16日),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建議,相關部門應組織臨床試驗,用數據證明所謂“降焦減害”的中式卷煙,是否真的能降低危害。 孫燕院士是上周聯名反對“‘中式卷煙’項目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的30位院
6月1日上午,北京會議中心。當鐘南山院士走上主席臺,從徐匡迪名譽主席手里接過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時,參加中國工程院第13次院士大會的全體院士報以熱烈的掌聲。即將進入“80后”的鐘南山,曾在13年前的SARS之戰中一戰成名,也曾因前些年反對煙草技術專家進入院士行列而備受矚目。這位家喻戶曉的科學家,
“煙草院士”的評選風波尚未遠去,近日,一項與煙草有關的科學研究再次將煙草字眼與科技榮譽捆綁在一起,引發一番爭議。 國家發明專利42項,軟件著作權3項,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4篇,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還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公眾高度關注之前,《中式卷煙
中新網4月12日電 衛生部今日舉行例行發布會。衛生部婦幼保健和社區衛生司副司長傅衛就30多位院士聯名抵制煙草技術參評科技獎指出,任何有關“低危害”煙草制品的研究,都不能降低或者減少煙草對人體帶來的健康危害。所謂的“低危害”煙草制品研究的項目,不應該參加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評選。
日前,科技部在其網站上公示的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受理項目中,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推薦的“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被列在輕工評審組中。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國最大的科學類門戶網站——科學網當天便發起“征集簽名抵制卷煙技術入選科技獎”行動,并在短時間內獲得34位院士支持,20
國家煙草專賣局報送的“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科技成果,最近被公示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控煙協會認為此舉違反國際公約及其實施準則,一些知名專家也提出質疑。 從表面上看,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歸結為卷煙科技能否參加評獎的爭議,甚至將其表述成“學術爭議”。但在本質上,它與科技倫理有關
從2008年“毒奶粉”震驚全國開始,食品安全開始成為新聞熱詞。2012年,駭人的“瘦肉精”、“地溝油”還未退隱,“含鉻膠囊”、“塑化劑”、“黃曲霉素”等新鮮詞語又露頭角,公眾心理承受力不斷受到新的挑戰,同時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一降再降。 媒體應履行社會職責 2011年,面對新形勢下涉關
據《新京報》日前報道,科技部已發出說明,鑒于“中式卷煙”項目的異議情況較為復雜,作為該項目獲獎推薦單位的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了不繼續參加評審的申請。此前,“中式卷煙”項目入圍國家科技獎公示項目,引起了廣泛質疑。 我國是煙草種植、生產、銷售大國,也是受煙草毒害最為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2003年
4月10日,針對30位院士反對“中式卷煙”項目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呼吁,科技部、衛生部、工信部等三個部委今天向本報作出回應。其中,科技部有關人士表示,已就院士們的呼吁及時與有關單位進行了溝通,待綜合更全面客觀的情況后會予以回應;衛生部向本報證實,將于4月12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