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技術預測研討會召開
2013年9月28日,科技部高新司在鄭州組織召開了可再生能源技術預測研討會,邀請了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的20余名專家參會。科技部高新司、高技術中心及戰略研究院的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上,高新司、戰略研究院的有關同志分別介紹了能源領域技術預測工作的總體情況和總體組要求。有關責任專家匯報了前期能源領域總體工作、可再生能源子領域具體工作進展等情況。與會專家圍繞未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子領域技術的選擇思路、關鍵技術方向、子領域交叉共性技術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選擇了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利用、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交叉共性技術等七個技術方向,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子領域共27項關鍵技術清單。在此基礎上,會議要求有關專家根據任務分工,做好可再生能源技術預測報告的進一步修改完善及后續征求意見等相關工作。 ......閱讀全文
-可再生能源技術預測研討會召開
2013年9月28日,科技部高新司在鄭州組織召開了可再生能源技術預測研討會,邀請了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的20余名專家參會。科技部高新司、高技術中心及戰略研究院的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上,高新司、戰略研究院的有關同志分別介紹了能源領域技術預測工作的總體情況和總體組要求。有關責任專家匯報
BP預測: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
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簡稱“《展望》”)中文版在京發布。《展望》指出,2015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預期增長30%左右,年均增長1.3%,明顯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預期增長速度,這反映出能效的提升將抵消能源的增長。《展望》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占世界能
地震預測研究的技術路徑之爭
在汶川大地震這場巨大的災難面前,科學界尤其是地震學界被深深刺痛。在其后緊急召開的會商會上,對各種預報理論及技術方法的爭論更帶有一種別樣的情感背景。 尤其是,在沒有大震發生的“和平時期”沒能得以充分顯示的不同技術途徑,此刻紛紛亮相,也為普通人了解地震預報的“內情”提供了契機。 測震學的“天下”?
英國研發出高樓火勢預測技術
高樓火災中,火勢往往隨高樓內部結構而千變萬化。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一種預測高樓火災發展趨勢的技術,可利用建筑內部探測裝置收集的數據,提前幾分鐘預測火勢,為救援和滅火爭取時間。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火災安全雜志》(Fire Safety Journal)上報告
《自然》社論關注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
8月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發表社論稱,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文章認為,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領頭羊。去年全世界增加能源可再生能力為800億瓦,而中國新增能源可再生能力將近全世界的一半(370億瓦),這使得中國能源可再生能力總
生物領域召開技術預測討論會
根據生物領域技術預測的工作部署,科技部社發司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于近期召開了生物領域技術預測工作討論會。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國內生物領域主要文獻情報
生物領域技術預測啟動會在京召開
9月10日下午,生物領域召開了技術預測啟動會。社發司楊哲副司長出席會議并講話。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同行專家、企業專家和海外專家組成的總體專家組和子領域專家組共計30余人出席會議,來自計劃司、社發司、戰略院、生物中心的相關同志參加了會議。 計劃司有關同志首先
2040年德國出行與驅動技術預測
《商報期刊》(Handelsblatt Journale)消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到2040年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行駛里程預計可達9000億公里,比2010年增加25%。技術自動化使駕駛員高齡化,同時電子商務及網購消費行為增加了快遞及送貨業務,這些因素是行駛里程增
基于高光譜圖像技術預測蘋果大小
本研究應用了400-1000nm的高光譜相機,可采用杭州彩譜科技有限公司產品FS13進行相關研究。FS13高光譜相機包含可見光(400-700nm)、近紅外(400-1000nm)和短波近紅外(900-1700nm)3種光譜區域,廣泛應用于印刷,紡織等各種工業制品的表面顏色紋理檢測(顏色測量單像素重
新一代蛋白結構預測技術
《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志在線版一篇文章介紹,伊利諾斯州立大學John A. Gerlt博士率領的研究小組研制出一種新途徑,能夠確定氨基酸序列已知的蛋白的結構和功能。 這是首次利用計算機程序,根據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精確預測蛋白功能。Gerlt等的“in silico”預測
種子篩選和播種預測技術助玉米增產
最新收獲數據顯示,拜耳公司旗下氣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以下簡稱氣候公司)創新的玉米種子篩選和播種預測工具Seed Advisor,幫助農戶顯著提升收成。與未使用該工具的農戶相比,使用者平均每畝增產約38公斤,該工具在田間試驗中的贏率接近80%。 美國愛荷華州帕
環境領域技術預測工作交流會召開
近日,環境領域技術預測專家組在北京召開了工作交流會。 會議介紹了技術預測工作的背景和相關要求,專家組組長曲久輝院士介紹了環境領域技術預測工作的總體方案,生態修復與污染防治技術、循環經濟技術兩個子領域組分別匯報了開展技術預測工作的設計和安排。 領域專家組會議結束后,生態修復與污染防治技
新技術可更準確預測中風風險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由于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英國牛津大學日前發布的一
海洋溢油預測預警技術研發獲突破
像2011年蓬萊19-3油田那樣的溢油事故今后有預測預警了。近日從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獲悉,該中心的研究團隊以國內外溢油應急反應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為基礎,對溢油應急體系建設中與溢油污染預測預警相關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成功完成了“渤海海域溢油污染預測預警技術”和“渤海及北黃海海域溢油海洋環境預報系
GEN預測:2020年PCR技術全球市場
全球PCR市場細分圖 自1985年穆勒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以來,生物科學家的研究方式逐漸被改變。這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DNA片段的技術,在法醫學、DNA克隆、基因組分析、遺傳病和傳染病診斷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近三十年的歷程中,全球PCR產業經歷了長期的上升發展
專家說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可造福非洲
全球環境基金的氣候變化專家戴維·羅杰斯近日表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的技術可以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清潔發電,緩解電力短缺。羅杰斯說,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非洲可能在未來10至20年間成為全球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要區域。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有助于解決非洲農村供電難題,因為“太
專家說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可造福非洲
全球環境基金的氣候變化專家戴維·羅杰斯近日表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的技術可以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清潔發電,緩解電力短缺。羅杰斯說,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非洲可能在未來10至20年間成為全球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要區域。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有助于解決非洲農村供電難題,因為“太陽
農業領域技術預測工作推進會議在北京召開
為了總結交流農村領域技術預測整體進展情況、階段性成果、遇到的問題,安排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10月10日863計劃現代農業領域辦公室在北京召開了農業領域技術預測工作會議。科技部農村司陳傳宏司長,農村中心蔣丹平副主任、科學技術發展戰略院王革所長以及農村司、農村中心相關處室有關人員,農業領域總體材料組
生物領域技術預測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為總結交流生物領域技術預測第一輪調查結果,研究提出關鍵技術調整的意見,確保下一階段工作的順利實施,10月9日,生物領域技術預測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物領域技術預測總體專家組、“十二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的20余位專家參加會議。科技部計劃司、社發司、戰略院、生物中心有關同志到會
資源環境領域召開技術預測工作交流會
為做好資源環境領域技術預測工作,加強各子領域之間的溝通協調,總結2013年度工作情況,推動國內外資源環境領域技術競爭力對比分析的研究與報告編寫,2014年1月15日,資源環境領域技術預測工作交流會暨《國內外資源環境領域技術競爭力綜合報告》評議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鄭州大學劉炯天院士、中科院
新技術預測黑色素瘤的擴散
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黑素瘤始于皮膚上的一個小的色素斑。切除該病灶可以治愈許多原發性黑色素瘤,但黑色素瘤也可以復發和擴散。 切除病變的分析可以提供一些有關癌癥復發可能性的信息。如今,對病變的分析與100年前的分析方法幾乎相同。盡管在針對其他形式癌癥的分子診斷方面取得了進步,但是對皮膚癌病變的分析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成像技術可以幫助預測癌癥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對同一患者進行不同時間的腦部掃描,在不進行侵入性或危險程序的情況下區分健康和患病的腦組織。 希伯來大學研究人員將這種閱讀MRI的新方法與進行血液檢測相比較。當我們進行血液檢查時,它向我們展示了我們身體中白細胞的確切數量以及這個數字是否因疾病而高于正常水平。這
技術預測專家:25大顛覆性硬趨勢
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你的公司都不能沒有技術支持。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移動應用和基于云計算的技術,有太多的先進技術不僅需要密切關注,我們還需要從中獲益。為了保持競爭力,你的公司需要去預見最重要的技術趨勢,因為它們可能正重新塑造你的企業,改變你的客戶,創新式的利用好它們將為你贏得巨大優勢。如果你不
日本開發出預測骨質疏松癥新技術
日本大阪齒科大學研究人員10月22日發表公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根據頜骨的骨密度來診斷或預測全身骨骼是否出現骨質疏松癥的技術。 大阪齒科大學講師高石佳知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頜骨比起腰椎來,骨密度降低得更早。研究小組以34名50歲至69歲的女性為對象,拍攝了其下頜的前臼齒
技術預測-是國外把握-科技未來的重要手段
技術預測是國際上最常用的把握未來科技發展方向與重點的工具,許多國家政府、機構都把技術預測作為科技決策的基礎性工作。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主要國家都在持續開展技術預測工作,并將之作為經常性的科技政策類科研活動,日本已連續開展了10次國家技術預測,德國開展了7次國家技術預測。麥肯錫
新技術或可預測卵巢癌患者存活時間
美國研究人員4日報告說,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檢測技術或許可以幫助預測卵巢癌患者的存活時間,從而為個性化的癌癥診斷及治療提供指導。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當天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說,他們開發的這種技術可以可靠、快速、廉價地對卵巢癌患者體內一種叫做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
專家預測2013年十大技術革命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新興技術議程理事會確定了10項將在2013年取得決定性進展的新技術,這些技術將使醫藥、能源、制造業、道路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取得10年前無法想象的進步。 1.“在線”電動汽車 無線技術可以為汽車供電。下一代電動汽車可以通過在公路下方鋪設的電纜發射的電磁場獲得電能,
科學家開發出預測地磁暴新技術
地球磁場從極點延伸至極點,并且受到太陽風的強烈影響。這種“風”是從太陽表面被持續射出的帶電粒子流。太陽耀斑則會向“風中”釋放更多粒子。有時,伴隨耀斑而生的還有將等離子體送入太空的日冕物質拋射。 由此獲得的帶電粒子流從太陽到地球穿行數百萬公里。當它們到達地球時,粒子會破壞地球磁場。結果或許是美麗
腦電圖測試技術可預測嬰兒未來語言能力了!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語言學者及兒科專科醫生研發一套嶄新的腦電圖測試技術,可預測嬰兒長大后的語言能力,幫助家長通過早期介入及訓練改善孩子的語言能力。領導該研究的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黃俊文1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測試可以逐步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幫助更多大灣區的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發展與并網技術應用
我國的電力工業主要是火力發電,煤炭需求量巨大,能源的過度開采利用破壞了生態環境,并造成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可見非可再生能源的長期發展和利用并不適用于國家當前政策。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能源匱乏問題的凸顯,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理想的資源。能源充足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與保障,而在世界范圍內,為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