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生物醫學 領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這項技術能夠讓生物學家們深入了解細 胞和組織的結構、功能及其變化,從而幫助他們探索機體生理和 病理的本質。近幾年來我國生物光學成像相關產品研發的科研機 構與公司發展迅速。新技術、新產品、新部件、新應用以較快的 速率被不斷地推出,市場需求也呈現了較快的發展面貌。為了更 好地宣傳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及其儀器創新進展及挑戰,儀器技術 熱點、前沿應用與方法創新,ACAIC 2023 同期將舉行“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創新論壇”,誠摯邀請關心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創新進 展的業內外人士參會。
組織機構
上海市高端科學儀器技術創新中心;
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報告日程
報告人簡介
紀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超分辨成像儀器技術研究。主持中國科學院儀器研制項目,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發展出納米分辨率的光學顯微成像技術、冷凍超分辨熒光成像技術、光電融合成像技術,近五年發表包括3篇Nature Methods在內的多篇儀器技術方法論文,獲批專利十多項。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曾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優秀青年學者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等。
史國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1年生,浙江湖州人,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現任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助理、黨委委員,醫用光學技術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在體光學成像,研制相應的光學成像及醫療診斷儀器設備。利用光纖位相探測、位相/振幅調制、自適應光學、結合多模式的照明方法,通過共聚焦、雙光子等的探測方式,開展在體的高分辨成像技術研究。致力于跨尺度介觀顯微成像方法研究,顯著提升顯微成像通量,為腦科學研究中光學成像的高速、大視場、高分辨的核心需求提供有力工具。先后主持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科院穩定支持基礎研究青年團隊計劃等科研項目。榮獲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學術榮譽。
康懷志,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生物納米技術、拉曼光譜技術、分析儀器與檢測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推動包括分子診斷、核酸靶向藥、分子光譜以及相關分析方法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現任上海市高端科學儀器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談家楨生命科學發展基金會產業化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已發表高水平文章三十余篇,獲得授權專利三十余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制定拉曼技術福建省地方標準一項;作為負責人承擔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任務、科技部創新方法項目任務、福建省產學研項目、軍隊橫向課題項目以及上海市科委項目等。從2011開始被科技部邀請擔任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立項及評審專家,參加了2012-2014年國家重大儀器專項以及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評審專家組。
現任多家公司技術顧問或者首席科學家。擔任上海市專家工作站首席科學家;2022年創建了上海隸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研發與產業化,重點在數字化、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病理診斷領域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推動國家“數字病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潘安,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計算光學成像和生物光子學等基礎研究,工作聚焦在高通量傅里葉疊層成像技術及其在醫工交叉和光學遙感中的應用研究,在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Photonics Research等發表論文20余篇。研制了基于半球形聚光鏡的高通成像系統,實現了在14.6平方毫米視場下244 納米空間分辨率的突破;提出了基于單色環形光照明的單次曝光定量相位成像方法,為微生物組學與大規模細胞交互研究提供了利器;提出了單通道快速全彩色數字病理成像方法,為術中病理爭分奪秒;搭建世界上最高成像通量的大規模藥物成像篩選系統,為創新藥物的研發加速;提出了發散球面波照明的反射式傅里葉疊層成像技術,為光學遙感提供新思路、新手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穩定支持青年團隊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XXXXXX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等。
陳建剛,教育部“春暉計劃”學者,現任華東師范大學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員,西藏-上海高原智能超聲聯合實驗室執行主任,亞歐兒童新生兒重癥超聲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聲學學會生物醫學超聲工程分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柔性引進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超聲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全國高校計算機能力挑戰賽優秀指導老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外研究生導師,西藏大學校外研究生導師,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外導師,四川省醫學科技獎獲得者。曾任荷蘭皇家飛利浦亞洲研究院高級科學家,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高級研究員,醫學超聲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Sensors客座副主編,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編委等。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醫學超聲人工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等。已發表國際學術論文50多篇,已獲授權的國內外發明專利10多項,參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診斷與人工智能》一書。首創無線手持四維超聲,曾獲寧波“泛3315”和慈溪“上林英才”創業基金支持。
游慶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病理30余年,現任上海市醫師協會病理分會委員,上海市衛生信息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生物醫藥協會罕見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科委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浦東新區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病理科主任,上海市醫師協會病理分會胸部病理學組副組長,復旦大學臨床病理診斷中心高級專家,擅長甲狀腺、乳腺、胸部腫瘤的臨床病理診斷和病理基礎研究,以第一負責人完成上海市和浦東新區科研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及主要完成人發表SCI及核心期刊30余篇,自2017年起和國內多家大學計算機系及上市公司合作進行病理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和應用,以主要參與人獲得上海市經信委病理人工智能重大科研項目1項,浦東新區1項,發表相關核心期刊及SCI論文多篇,近年來專注病理及泛病理儀器設備、試劑耗材及軟件的國產化、全自動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科研和轉化工作,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關于ACAIC 2023
第八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 2023)定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主題為“分析儀器創新進展、挑戰及對策”,將邀請科技管理人員、院士、知名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會并作學術報告。
會議包括:大會特邀報告、分會邀請報告、專題報告與討論、論文墻報展講、儀器展商/公司交流會等。同期還將舉行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展覽。會議規模預計超過500人。
主辦單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承辦單位: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
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
專題論壇:
2、質譜儀器創新論壇
3、色譜儀器創新論壇
9、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創新論壇
11、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創新進展論壇
詳細信息請見:
報名參會
點擊或掃描二維碼報名參會
會議地址
杭州太虛湖假日酒店
參會贊助聯系
孫立桐(電話:15801142901,微信同號;郵箱:slt@fxxh.org.cn)
有投資者向隆盛科技(300680)提問,董秘,你好,公司應用在高端精密儀器中空氣分子泵、極桿等產品在半導體、芯片、光刻機領域有應用或供貨嗎?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控股子公司空氣分子泵產品主要......
濟工信字〔2024〕16號關于印發《濟寧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各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改局、科技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能源局,國......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企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企業積極求變,以拓展成長空間。一方面通過進行技術迭代尋求縱深發展,滿足市場新需求,并將其轉化為增量效益;另一方......
2024年9月26日,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助力分析儀器技術高質量發展,氫能領域新國標解讀一宣貫會”。在本次宣貫會上,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徐......
“十四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如下簡稱“條件儀器專項”)。截至目前,“條件儀器專項”立項支持分析儀器及其關鍵部件項目超過40項,部分項目實施進......
熱分析量熱儀器是分析儀器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通過控制樣品在特定溫度或溫度變化狀態下,測量樣品在該過程中的物理或化學性質變化,從而研究物質的熱穩定性、分解行為、相轉變、熔融過程等特性。熱分析量熱儀器在材......
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江蘇省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省儀器儀表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左右,培育1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家......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可持續的二次能源,而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組織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系列標準已經發布。氫系列標......
2024年9月4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家組會議,在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丹東市舉行,不僅為這場學術交流活動增添了幾分文化底蘊,同時也象征著樣品制備專家組發展的新征程,承載著“傳承與創......
近期,依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24〕28號文件)的具體規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正式公布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