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在BMJ雜志上演研究論文稱高效力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尤其是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血管事件最廣泛的處方藥物。雖然耐受性良好,最近已有研究提示藥物使用與新發糖尿病有關聯。一項試驗表明,瑞舒伐他汀服用后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27%,而另一個研究發現服用普伐他汀患者糖尿病風險降低30%。
由于這個問題所能使用的數據有限,加拿大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檢查加拿大安大略省150萬居民他汀類藥物使用和新發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所有患者均66歲及以上,并在1997年和2010年之間開始了他汀類藥物治療。
年齡中位數為73歲,后續研究至2010年年底結束或服用他汀類藥物最多五年后結束。主要結果是分析糖尿病發病率。研究藥物包括他汀類藥物: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所有的研究都使用普伐他汀治療患者作為對照組,因為普伐他汀已被證明有良好的效果。471,250例患者無糖尿病史,并且是剛開始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54%是婦女,阿托伐他汀占服用他汀類藥物一半以上,其次是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
整體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低的,但一些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增加這種風險。相對于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患者新發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2%,瑞舒伐他汀風險增加18%,辛伐他汀風險增加10%。相比之下,氟伐他汀治療的患者風險降低5%,洛伐他汀風險降低1%。
事件發生率最高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他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不管服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療劑量如何,老年患者風險均增加。研究人員說,有幾個因素可以解釋某些他汀類藥物增加新發糖尿病風險的原因包括胰島素分泌受損,抑制胰島素的釋放。總之,研究人員說,考慮他汀類藥物治療時,臨床醫師應考慮其風險。但在隨后的社論中,芬蘭Turku大學的醫生說:他汀類藥物的整體效益仍然明顯大于其增加糖尿病發病的潛在風險。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
根據一項對20世紀50年代英國糖配給的分析,兩歲前的含糖飲食與幾十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較高有關。相關論文10月31日發表于《科學》。兒童在6月齡后攝入的糖量可能對以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最大。而......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洪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19日22:30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李洪梅教授......
這項研究強調了DFU滲出液成分的復雜性,胰島素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足潰瘍愈合,強調了在設計DFU治療方案時考慮這種協同作用的重要性,最終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足潰瘍和其他慢性傷口。美國......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