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之間,是有鄙視鏈的:
做First in Class/Best in Class的看不起做Me better的;
做Me better的看不起做Me too的;
做創新藥的看不起做仿制藥的。
在這條鄙視鏈里,仿制藥淪為最底層。這條鄙視鏈的底層邏輯在于,創新藥的成功可以帶來更豐厚的回報,而資本更青睞這樣的故事。
但當轟轟烈烈的創新藥研發大潮遇上前所未有的“凜冬”,一條新的鄙視鏈成形——有商業化收入的,鄙視只燒錢不賺錢的。而這個特殊時期,無論商業化收入是來自于仿制藥還是創新藥,都已經不太重要了。
畢竟,企業需要現金流來支持自己活下去。
那些通過仿制藥獲取商業化收入,再以商業化收入反哺創新藥研發的“仿創結合”、“以仿養創”的企業,迎來了口碑的翻轉。
對于一家憑借18A條款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言,去掉“-B”并不單是股票代碼改變那么簡單,而是意味著這家公司是真正開始掙錢。
如果以撕掉“B標簽”,視為Biotech成功壯大的標志,如今的港股18A板塊,總共有6家企業達成這一目標,分別是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復宏漢霖、康希諾和再鼎醫藥。
在這6家中,
百濟神州是中國創新藥的先鋒;
信達生物和君實生物靠PD-1殺出重圍;
康希諾則搭上了新冠疫情帶來的新冠疫苗快車道;
再鼎醫藥是中國License in模式的引領者。
與上面5家企業主要靠創新藥(或疫苗)“摘B”不同,復宏漢霖能夠“摘B”完全是靠的仿制藥(生物類似藥)——在2021年4月“摘B”的時候,復宏漢霖自研的創新藥還沒有上市。
2022年,復宏漢霖營收約32.147億元,同比+91.1%;凈虧損6.95億元,相比2021年來說虧損收窄。
到了2023年Q1,復宏漢霖營收9.96億元,同比+97.2%。
其中,生物類似藥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羅氏原研)于2020年8月獲批上市,2023年Q1在中國境內營收5.37億元,占比54%,同比+66.7%。
自研的生物創新藥漢斯狀 (斯魯利單抗注射液)于2022年3月獲批上市,2023年Q1營收2.50億元,占比25%。漢斯狀目前已經有3項適應癥獲批上市,1項適應癥的上市注冊申請(NDA)已獲得受理。據復宏漢霖披露的信息,2023年3月,創新藥漢斯狀單月的銷售額首次超過1億元。放量明顯,未來顯然很值得期待。
可以看到,復宏漢霖Q1營收的翻倍增長,雖然自研創新藥漢斯狀的上市和快速放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生物類似藥漢曲優近70%的高增長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仿制藥扛起四分之三的業績,創新藥欣欣向榮。至此,復宏漢霖這家從仿制藥起步的藥企,“以仿養創”的路徑得以形成閉環。
受最新業績刺激,在過去1個月時間內(3月18日-4月19日),復宏漢霖股價上漲超40%。
但遺憾的是,復宏漢霖的這一路徑無法復制。
對于復宏漢霖而言,除了作為“復星系”的一份子,本身就擁有集團的優勢資源以外,復宏漢霖還抓住了兩大無法復制的機遇時刻:
第一,在復宏漢霖決定以生物類似藥為市場突破口的時候,全球幾大重磅單抗ZL剛剛到期,有著巨大的可替代市場;且國內類似藥剛剛起步,尚處藍海。復宏漢霖抓住了時機,成為首個上市國產生物類似藥的企業。
第二,復宏漢霖選擇仿制的藥物,都是風靡全球的大品種,峰值銷售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且復宏漢霖的產品往往是較早甚至最早獲批的那一個國產生物類似藥。比如,漢利康、漢曲優都是國產首仿,漢達遠是第四個國產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
在仿制藥的世界里,“首仿”相對會具有比較明顯的先發優勢,這是復宏漢霖搶到的機遇。
但現在,環境已經變了。
① 集采的風已吹向了生物類似藥。
2022年3月,廣東聯盟(11省)開展的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利妥昔單抗成為集采品種之一,打響了生物類似藥集采的第一槍。
從結果公示信息來看,信達生物最終以每10ml 0.1g 885.8元的價格獲得擬中選資格,相比最高有效申報價,降幅接近60%;而羅氏、復宏漢霖亦以不小的降價力度獲得擬備選資格。
廣東聯盟的備選,是因為降幅達不到要求,先給一個資格,但這個資格并非“替補”,而是一個“準中選”的資格,只不過在中選的權利上,比起中選企業少了優先采購權、以及采購量分配的諸多權益。
2022年,復宏漢霖營收32億元,同比+91.1%。基于與合作伙伴約定的利潤分成,漢利康(利妥昔單抗)營收5.539億元,與2021年的 5.425 億元的營收相比,增幅不大,只能說是保住了市場。
② 競爭者源源不斷。
仿制藥之所以不討資本的歡喜,一大原因就是天花板是看得見的,想象的空間不大。而在原研藥ZL到期后,誰都可以參一腳。
根據不完全統計,不僅像信達生物這種以PD-1創新藥入局的創新Biotech看中了生物類似藥市場,先后上市了3款生物類似藥;老牌藥企齊魯制藥、正大天晴、綠葉制藥等也均有布局,分別上市2款生物類似物;恒瑞藥業也有1款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上市。
復宏漢霖的生物類似藥漢利康、漢曲優的快速放量,其“首個國產”所帶來的“獨占期”功不可沒。
但競爭者很快就到來了。比如在2023年Q1給復宏漢霖業績帶來強勁增長的漢曲優,或許難以延續這種快速增長的態勢,因為新的競爭對手已經出現:2023年3月,博銳生物旗下全資子公司海正生物的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獲批上市,成為國產第2家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上市企業。
在這樣的情況下,復宏漢霖的未來增長又落在了其自研的創新藥物的增長上。而生物類似藥帶來的進項,能讓復宏漢霖在創新藥研發上大膽投入,暫無后顧無憂。
中國醫藥市場主要由三個板塊構成,即化學藥、生物藥以及中藥。
在仿制藥市場中,主要分為化學藥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
其中,生物類似藥市場更像是一個與生物藥崛起伴生的新興市場。近幾年,生物類似藥被各企業搶“首仿”搶得紅紅火火,好似化學仿制藥沒有銷聲匿跡了一樣。
其實不然。雖然自2015年來,中國制藥監管體系改革,帶量采購、醫保談判等倒逼藥企從仿制轉向創新。但直到2021年,中國化學仿制藥市場規模約為9069億元,占整體藥品市場的份額為52.80%,加上新興的生物類似藥在整體藥品市場的份額,仿制藥仍然是中國醫藥市場的主導力量。
事實上,中國很多藥企都是“仿制、創新一把抓”的好手。
2021年批準上市化學仿制藥數量(按批準文號計)排名中,仿制藥批準上市數達10個 (含) 以上的企業有16家,其中不乏已經在大力轉型創新藥市場的企業,比如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科倫藥業、石藥集團。
顯然,這些企業雖然已經決意贏取“代表未來的創新藥市場”,但也沒有放棄需要“薄利多銷”的仿制藥市場。
這可以理解。首先,企業轉型需要時間;其次,仿制藥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最后,仿制藥帶來的營收也是這些藥企進行創新研發的底氣。
一個明顯的案例就是恒瑞醫藥。恒瑞醫藥掌舵人孫飄揚在2019年曾高調宣布“恒瑞將砍掉所有仿制藥項目,全面轉型創新”。但顯然,以2021年數據來看,無論是仿制藥的獲批數量,還是仿制藥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都表明仿制藥在短期內還是支撐恒瑞醫藥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復宏漢霖的最新財報公告中,有一段話非常有代表性:
本集團將持續深耕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在最大化發揮生物類似藥于國內外商業價值的同時,依靠自身創新研發能力,輔以外部合作及許可引進,積極以臨床為導向探索創新藥,夯實國際化的研產銷一體能力,在更具規模化、國際化、有持續盈利能力的Biopharma舞臺穩健發展。
如果將這段話中的對應領域替換一下,它可以是大多數“以仿養創”企業的發展策略。這也意味著,仿制藥的進一步規模化、國際化以及創新藥的研發,將成為“以仿養創”企業未來發展比拼的重點。
【全球預臨床CRO市場規模在2022年估計為54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111.8億美元,預測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60%。】主要亮點:生物分析和DMPK研究部分預計將在2023年......
2022年在經濟方面經歷了種種起伏,隨著經濟的漲落,就業市場也如此。這一趨勢在2023年持續下去。這一年伊始,科技行業大規模裁員,讓許多人想知道生物制藥行業是否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幸運的是,盡管裁員通......
上個月,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公開支持了一種在白人至上主義者中流行的反猶太陰謀論,導致200多家公司停止在X平臺上發布廣告。其中許多公司表示,他們不打算返回該平臺,對此馬斯克似乎堅定不移。在11月29日......
Vizgen:SethBenson、SaraMackeySethBenson被任命為空間基因組公司Vizgen的首席財務官,而SaraMackey成為副總裁兼市場營銷負責人。Benson此前在Inva......
2023年12月0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最新NMPA藥品批準證明文件。據悉,本批次共有105個受理號獲批,其中11個為一致性評價受理號,過評品種包括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石藥集團中諾......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科技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前景。醫療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也為醫療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醫......
近日,據CDE官網最新公示,正大天晴的1類創新藥ATR激酶抑制劑TQB3015片獲批臨床(默示許可),用于治療晚期惡性腫瘤。2023年至今,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共有4款抗腫瘤(化學或生物藥)1類新藥沖刺上......
仿制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在仿制藥的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過程中,參比制劑的選擇是關鍵環節之一。參比制劑是與原研藥進行比較研究的標準物質,用于評估仿制藥的質量和療......
2018年以來,我國已開展8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涉及333種藥品。2021年6月起,國家醫療保障局委托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牽頭對第二、三批國家組織集采的23個代表性品種,開展第二期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
上周,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官宣了第九批集采將于11月6日正式開標,本輪集采最大的特點就是部分品種集采結果要執行到2027年12月31日,也就是采購周期長達4年,為歷次國采標期之最。截至目前,國家組織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