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13 13:33 原文鏈接: GEN:納米孔測序——傳染病診斷的新“前鋒”

      假設你是Doctors Without Borders組織中在西非工作的一名醫生,一個發熱、頭疼、疲勞的小孩被帶進你的診所。根據當地的環境和季節,最可能被診斷出的就是瘧疾或埃博拉。然而,這兩種疾病都不能給病人一個積極的預后。埃博拉病毒能夠快速傳播給其他人,需要將患者盡快隔離。

      這種情況下,確診時間和準確性都非常重要。因為埃博拉感染的恐慌比疾病本身傳播的還要快。如果你的預后錯誤,那么任何埃博拉療法都將是完全無效的。這些焦灼的場景很多醫生每天都需要面對,不僅僅在不發達的地區。

      傳染病很容易通過醫院、學校、交通等途徑傳播。雖然我們目前的檢測系統能夠相對有效的隔離和識別這些惡性的微生物,但在診斷儀器領域永遠歡迎更快、更強的伙伴加入。這些新成員不僅擁有及時鑒別傳染病爆發病因的能力,還可以鑒別出病源的物種、耐藥性以及相關的基因異常。這些信息對臨床醫生以及公共衛生工作者都十分寶貴。

      像PCR、ELISA分析這樣的技術能夠為傳染病的爆發提供準確的臨床評估,但很多需要幾天的時間。雖然下一代測序(NGS)平臺的出現填補了以上技術在診斷測試領域的空白,但NGS平臺在提供大量與傳染病相關數據的同時,不僅需要面對大多數檢測都有時間問題,還要解決購買和操作儀器高昂的費用的難題。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技術,既能提供與傳染病源相關的大量數據,又能及時操作。答案是肯定的,這種創新技術叫做納米孔測序。

      納米孔測序曲折發展之路

      納米孔測序是一種相對簡單但先進的技術,能夠閱讀天然DNA很長的片段。近年來,該技術逐漸走進大眾的視線,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英國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測序儀MinION。

      MinION只有4英寸長,普通U盤大小,由一個傳感器芯片,專用集成電路和一個完整的單分子感應測試所需的流控系統構成;平均讀長為80K bp,并且具備很高的測序速度。但由于MinION通量低,該設備較適用于測序細菌和病毒的基因組,或簡單的真核生物。

      事實上,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中科學家和一些公司對納米孔測序技術的興趣迅速上升,但其實這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1995年,哈佛和MIT的著名遺傳學家George Church就提交了納米孔設備的最初ZL。

      早期階段,納米孔技術并沒有被廣泛接受,許多科學家甚至認為它不可能發展成一個能夠實現夢想者們所期望功能的儀器。經歷了許多失敗的嘗試后,包括加州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David Deamer在內的一些科學家能夠測定核苷酸穿過納米孔通道的電壓變化。

      在納米孔測序技術發展的路上,一直有很多懷疑者,他們認為該技術的生物物理概念是錯的。當然,樂觀者們認為這些問題只是很難解決,但并不是不能解決。在這些夢想家的共同努力,納米孔測序已經從學術實驗室中拼湊起來的設備轉變成了為更多人使用的有價值的技術平臺。

      傳染病前線的新力量

      現在,回到文章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納米孔測序在西非快速運作的場景。它不僅能夠迅速區分患者是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還能夠快速鑒定出病毒的來源。這正是今年4月,European Mobile Laboratory Project(EMLP)和 NIH將納米孔測序帶到埃博拉疫情前線發生的故事。

      使用MinION測序儀,EMLP團隊在48小時內測定了14名患者感染的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組。這些研究結果幫助臨床醫生診斷埃博拉病人、快速確定感染源。AllSeq的CSO Shawn Baker博士說:“納米孔測序儀有三大特性:速度、讀長和可移動性;這些特質都非常適合傳染病市場。”

      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納米孔測序已經能夠在傳染病一線為醫院人員提供有價值的數據。那么,納米孔測序是不是可以取代目前的NGS系統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現在納米孔測序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但在應用范圍和準確率上還需要很大地改善。今年3月,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它重新開放了MinION測序儀的早期試用計劃,希望吸納更多用戶來參與。

    相關文章

    年度盤點:2023年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初現曙光

    阿爾茨海默病(AD)又稱老年癡呆,起病隱匿,病程緩慢且不可逆,以智能障礙為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全球AD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回望2023年,AD......

    上海聚焦新質生產力推進產業發展

    ①今年,上海仍要全力穩住工業基本盤,規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1萬家,支持浦東、松江、嘉定、閔行等重點區域挑大梁;②上海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土壤與生態需要不斷厚植與優化。上海2023年已出臺推動“工業上樓”打造......

    Nature最新文章:基因測序游戲規則正在被改寫,速度翻倍,僅需數小時

    超高速測序推動基因組診斷快速發展簡化的DNA和RNA測序工作流正在幫助臨床醫生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提供迅速的有針對性的護理    約十年前,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默多克......

    兩部委印發《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推動科學儀器研制的新動力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強要化現有創新和服務平臺中試功能,加強技術研發轉化,開放試......

    全球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或迎新挑戰,儀器行業面臨洗牌?

    美國近日提出了一項具有挑釁性的法案,即“專利廢除法案”,該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廢除任何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經濟利益構成威脅的外國企業在美國的專利權。這一法案的主要目標是中國的科技企業,尤其是華為,美國指......

    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獎勵公告

    根據《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中國通信學會對提名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成果組織進行形式審查、初評會評、終評會評及各環節公示、意見征詢,經中國通信學會秘書處審核、常務理事會批準,決定......

    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公示

    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公示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完成。本年度共收到申報核能科技獎項目292項,其中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264項、企業技術創新工程......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關于擬提名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公示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關于擬提名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公示發布時間:2023年12月29日 來源: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附件: 《運動醫學臨床微創治療技術創新與奧運醫療保障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公示的通知

    國中醫藥綜科技函〔2023〕297號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23〕21號)有關要求,我局組織專家對參加2023年度國家......

    河南省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專家提名項目公示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23〕21號)要求,現將“網絡實體非協作體系化定位技術及應用”1個專家提名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