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科學家實現了“跨芯片”量子糾纏——使兩塊“鷹”(Eagle)量子芯片成功糾纏在一起。每塊量子芯片擁有127個量子比特,兩塊芯片共同完成了需要142個量子比特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目前,單塊芯片一次容納的量子比特的數量低于142。這一成果為構建更大規模量子計算機奠定了基礎,相關論文發表于20日出版的《自然》雜志。
量子計算機有望比傳統設備更快地解決某些問題,但建造實用量子計算機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其中,擴大規模與降低出錯率是兩大主要障礙。全球多個研究小組和公司“各出奇招”,力求掃清這些障礙。IBM選擇了超導芯片,這些芯片可由制造現有計算機硬件的機器生產。
但IBM的這一策略也面臨一大挑戰:芯片的輸入和輸出線路遠大于進行計算的量子比特。這意味著量子比特之間的距離大于傳統處理器內晶體管之間的間隔,進而限制了壓縮到芯片上的量子比特的數量。為此,IBM希望在量子芯片之間實現糾纏,協同工作。
但要讓量子芯片之間相互糾纏,遠比使用傳統芯片困難。這是因為在傳統芯片內,數據以電信號的有(1)或無(0)來表示,而量子比特之間的糾纏無法簡單地通過線路傳遞。
為攻克這一難題,IBM科學家設計出一種方案:首先讓一對量子比特糾纏,隨后將其中一個量子比特傳送到第二塊芯片,這樣兩塊芯片之間就建立了量子聯系。不過,這一過程還需要傳統計算機的輔助。在最新研究中,該公司首次成功地將兩塊量子芯片糾纏在一起,讓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執行超出單塊芯片能力的計算。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斯科特·阿倫森表示,將多個量子芯片連接在一起的想法已經討論了幾十年,現在,IBM朝這個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然而,要真正擴大超導量子計算機的規模,還需要在保證更高保真度的情況下,讓數百或數千個超導芯片作為一個整體協同運行。
IBM公司科學家實現了“跨芯片”量子糾纏——使兩塊“鷹”(Eagle)量子芯片成功糾纏在一起。每塊量子芯片擁有127個量子比特,兩塊芯片共同完成了需要142個量子比特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目前,單塊芯片......
IBM公司科學家實現了“跨芯片”量子糾纏——使兩塊“鷹”(Eagle)量子芯片成功糾纏在一起。每塊量子芯片擁有127個量子比特,兩塊芯片共同完成了需要142個量子比特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目前,單塊芯片......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學家們,利用量子糾纏在原子和電子尺度上再現了一個充滿不同滴答聲“房間”的場景。這一成就可能為開發新型光學原子鐘鋪平道路。相關研究成果9日發......
8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及量子計算芯片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了解到,在國家有關部門及安徽省的支持下,我國首條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鏈于日前啟動升級擴建。這標志著我國自主量子芯片生產、整機組裝等超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緊湊繆子線圈(CMS)實驗合作組織報告稱,他們首次確認了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頂夸克之間的量子糾纏,為探索世界的量子本質提供了新視角。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CMS物理分析總結......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開創性實驗,測量了地球自轉對量子糾纏的影響。這項14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突破了基于糾纏的傳感器中旋轉靈敏度的界限,將為進一步探索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
薩格納克干涉儀2公里長的光纖纏繞在邊長1.4米的方形鋁制框架上。圖片來源: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張佳欣)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開創性實驗,測量了地球自......
南京大學電子學院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完全集成且直流電驅動的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易于制造和操作,且能耗極低,有望成為片上集成量子芯片的關鍵信號源,從而推動超導量子科技的發展。這項研究在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包小輝、張強等首次采用單光子干涉在獨立存儲節點間建立糾纏,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國際首個基于糾纏的城域三節點量子網絡。該工作使得現實量子糾纏網絡的距離由以往的幾十米整整提升了三個數......
記者5月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劉曌地等人與合作者合作,利用多體混合糾纏成功克服了環境噪聲,實現了高保真度的量子隱形傳態。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