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發表了一篇題為“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metastasis”的評論文章。除了介紹lncRNAs在轉移中發揮作用的典型例子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lncRNAs生物學中的爭議和挑戰。
LncRNAs in metastasis site-specific tropism. (Liu S J, et al., 2021)
轉移性疾病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有了進步,但轉移性癌癥患者的預后仍然很差,某些癌癥的中位生存時間以月為單位。癌細胞從原發腫瘤向遠處器官的擴散是一個協調的、多步驟的過程,稱為侵襲轉移級聯。首先,原發腫瘤細胞必須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然后,這些細胞內滲進入體循環,然后在遠處的部位外滲,轉移細胞需要在通常是外來組織環境中增殖和定植。
最近,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發表了一篇名為“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metastasis”的綜述文章。除了介紹lncRNA在轉移中發揮作用的典型例子外,研究者還討論了lncRNA生物學中存在的爭議和挑戰。
長非編碼RNA (lncRNAs)在操作上被定義為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轉錄本,沒有證據表明它們編碼多肽。雖然lncRNA最初被描述為基因間轉錄本,但它們現在包括自然反義轉錄本、重疊轉錄本和內含子轉錄本等,這取決于lncRNA相對于附近的蛋白質編碼基因的基因組排列。成千上萬的lncRNA已經被高通量RNA測序鑒定出來,但只有一小部分已經被功能表征。通過對腫瘤樣本的差異表達分析和比較轉錄組研究,多種lncrRNA被優先用于功能研究,揭示了表型和機制的多樣性。
LncRNA在基因調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包括基因激活和沉默調控、X染色體失活調控、選擇性剪接調控和翻譯后調控。LncRNAs通過多種不同的機制來完成這些功能,包括作為分子支架來“引導”染色質修飾酶,如HOTAIR或DLX6AS,作為競爭的內源性RNA (ceRNAs),“海綿”microRNAs或蛋白質,促進或抑制長時間染色質相互作用,甚至通過轉錄本身發揮作用。其他機制正在出現,如核結構的排列,環狀lncRNA的形成和相互作用mRNA的不穩定性。
LncRNA已成為癌癥通路的關鍵調控因子和疾病的生物標志物。LncRNA現在已經被描述在大多數癌癥經典標志的背景下,如持續增殖、持續復制、誘導血管生成、逃避生長抑制因子、抵抗細胞死亡和轉移。重要的是,與蛋白質編碼基因一樣,基因改變是腫瘤發生的基礎,LncRNA在惡性腫瘤中被放大、刪除或突變。
轉移通常是癌癥的致命后果。LncRNA不僅是腫瘤標志物的重要調控因子,而且在轉移的發病機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lncrna被快速表征,正如近年來的情況一樣,很明顯,LncRNA在侵襲轉移級聯、遠端器官的有機定植和TME等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通過與前或抗轉移蛋白復合物一起作用,或與其他RNA或DNA一起作用(如RNA -DNA螺旋),LncRNA通過多種機制對癌癥途徑發揮影響。然而,lncRNAs在循環腫瘤細胞(CTCs)中的作用、轉移前生態位的形成以及基質細胞特異性功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
LncRNA也被認為是一個被低估的新的治療靶點。它們在癌癥進展中的不同作用為臨床環境中破壞轉移提供了新的機會。隨著lncRNA體內靶向技術的成熟,如目前用于治療人類疾病的反義寡核苷酸技術,將極大地促進lncRNA治療轉移的實現。
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補充劑可能刺激腫瘤內血管的形成,從而導致肺癌變大和擴散。一位研究人員強調,患有癌癥的人不應該在飲食中避免這些抗氧化劑,但通過補充劑攝入超過所需的......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南方科技大學饒楓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趙麗團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王鳳超團隊合作在腫瘤細胞葡萄糖感知與代謝調控通路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葡萄糖誘導CRL4COP1-p53信號軸促進糖代謝以驅動腫......
《自然》2日發表兩項癌癥研究突破:一種治療性單克隆抗體NP137在小鼠模型中能夠抑制子宮內膜癌和皮膚癌的生長和轉移,一項研究還報告了這一試劑的首次人體試驗,展示了它對晚期子宮內膜癌個體患者的作用,表明......
近日,中山醫院胸外科譚黎杰、尹俊教授團隊聯合華大基因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Medicine》(《自然·醫學》)(2022影響因子JIF=82.9)發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體免疫新輔助......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卵巢癌為婦科惡性腫瘤中十分兇險的癌種,被稱為“婦癌之王”。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卵巢癌患者5.7萬,發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首位。遺憾的......
腫瘤轉移性擴散涉及腫瘤細胞從原發性腫瘤中分離、遷移、二次組織定植和生長的多步驟過程。分析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之間的基因組差異,并量化它們對治療耐藥性的影響有助于研究和利用治療干預措施,建立更有效、更......
細胞焦亡是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風向標。它的特征是腫瘤細胞在藥物的作用下,呈現跨膜孔、細胞腫脹和溶解等現象,導致炎癥因子和細胞內容物的釋放,引發強烈炎癥,激活抗腫瘤免疫原性,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目前,研究發......
沙門氏菌通常會引起食物中毒,但2019年,71歲的加拿大人愛瑞特·巴爾布爾自愿喝下一瓶含有10億個活性鼠傷寒沙門氏菌的液體,作為對抗胰腺癌的最后手段。當時,胰腺癌已經擴散到她體內其他器官,她只能活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