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詹明生與王謹領導的團隊在可搬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通過幾年的攻關,成功研制出以銣-85原子作為測試質量的冷原子絕對重力儀。該重力儀參與了絕對重力儀國際比對,測量結果獲得國際計量局的認可。
重力儀是地球物理學、測地學和計量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儀器,在資源勘探、慣性導航領域有重要應用。冷原子絕對重力儀利用激光與重力場中自由下落的冷原子團相互作用,構成干涉環路,通過測量處于不同態的原子布居數得到干涉條紋,并由條紋的相位推導出儀器所在地的絕對重力值。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相比于傳統的落體角錐式激光干涉絕對重力儀,具有高靈敏度、自校準、可長期連續觀測、無機械磨損和維護成本低等方面的優勢。然而,冷原子重力儀的實驗裝置和操作非常復雜,如何研制出精準又易搬運的集成化重力儀,成為其能夠媲美乃至超越角錐式激光重力儀的關鍵。
在研制過程中,以副研究員湯彪和博士生黃攀威為主的課題組成員為了實現儀器可搬運的同時滿足高精度重力測量的要求,設計并實現了緊湊的鈦超高真空系統、小型化光路系統和集成化電路控制系統,突破了主動隔振和地球轉動補償等關鍵技術,對新發現的兩個不同于銣-87體系的系統誤差項進行了仔細評估,最終實現了可搬運高精度的銣-85冷原子絕對重力儀。
該重力儀經過長途公路運輸,參加了國際絕對重力儀比對,由國際計量局確認的最終報告顯示,其重力測量絕對值的偏差約為3μGal (1μGal=10nm/s2),擴展不確定度約20μGal(95%置信水平下),靈敏度可達30 μGal/Hz1/2,長期穩定度優于1μGal(>2000s)。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資助。該儀器研制過程的實驗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計量》(Metrologia)。
科技日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劉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冷原子實驗團隊利用原子干涉儀等量子傳感工具,成功測量了國際空間站的細微振動。這是科學家首次使用超冷原子檢測太空環境的變化。相關論文發表于13日出......
從比薩斜塔上拋下兩個不同大小的鐵球,它們以相同的速度同時落地——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完成這個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后的感受,今天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重力儀研究團隊也能體會到。不過,與伽利略不同......
科技日報北京2月23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23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稱,世界上第一臺非實驗室條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問世。這種利用量子技術的傳感器可找到隱藏在地下的物體,這是科......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冷原子物理研究團隊在冷原子溫度測量的研究中取得進展,在實驗中展示原子內態幾乎無損的冷原子溫度快速測量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Re......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詹明生與王謹領導的團隊在可搬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通過幾年的攻關,成功研制出以銣-85原子作為測試質量的冷原子絕對重力儀。該重力儀參與了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詹明生與王謹領導的團隊在可搬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通過幾年的攻關,成功研制出以銣-85原子作為測試質量的冷原子絕對重力儀。該重力儀參與了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詹明生與王謹領導的團隊在可搬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通過幾年的攻關,成功研制出以銣-85原子作為測試質量的冷原子絕對重力儀。該重力儀參與了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詹明生與王謹領導的團隊在可搬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通過幾年的攻關,成功研制出以銣-85原子作為測試質量的冷原子絕對重力儀。該重力儀參與了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包小輝等在量子網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利用多光子干涉方法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為構建多節點、遠距離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1月21日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包小輝等在量子網絡方向取得新進展,成功利用多光子干涉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為構建多節點、遠距離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該成果于1月21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