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3月19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NASA)博爾登日前在美國眾議院的一次聽證會上表示,若美國遭遇小行星撞擊,恐怕人們“只有祈禱的份”。
會議上,有議員談及,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發生的隕石撞擊事件為人們敲響警鐘,說明太陽系相當活躍,“高危天體”經過地球的頻率驚人。雖然這類近地大型天體的動向已有95%被NASA監測并追蹤,但讓科學家著實頭疼的卻是被稱為“城市殺手”的小行星。科學家定義的小行星直徑約為50米,雖不至于將地球撞毀,但其威力也足夠摧毀一座城市。
據粗略估算,對地球造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約為1萬顆,而美國目前僅掌握其中10%的動向。NASA局長博爾登稱:“目前來看,我們并不知道哪顆小行星會威脅到美國民眾。但如果近幾周內它們降臨美國,我們只能祈禱。”
專家表示,目前美國對小行星除繼續加強監控外,還要鞏固和其他國家天文部門的合作。據稱,NASA正致力于研究如何讓小行星體轉變運行軌跡的新科技。美國《每日野獸報》19日說,NASA用于對“近地天體”的觀測經費僅有約2000萬美元,誰能給NASA買幾個望遠鏡呢?
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進行提問。毛寧回應稱,美國出于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
嫦娥五號在月表采樣圖,著陸區月壤中玻璃球粒研究揭示地月系統20億年以來出現撞擊頻率激增。圖片來源:探月中心小行星撞擊是人類文明未來面臨的潛在災難之一。地球上記錄有約200次大型撞擊事件,直徑數千米的小......
主流觀點認為,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了恐龍的滅絕。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最新研究,這場撞擊還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海嘯,海浪高達1英里(約1609米),沖刷了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近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在炒作“核戰爭”風險,美國總統拜登的最新評論更是如同火上澆油,在全球引發了軒然大波。當地時間周四(10月6日)晚間,拜登在民主黨的一個籌款活動上表示:“自肯尼迪和古巴導彈危機以來......
由于全球能源供應的緊縮,美國地區的一項煤炭基準價格首次突破每噸200美元,錄得近17年以來的最高價。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一(10月3日)公布的數據,在截至9月30日的一周內,美國阿巴拉契亞中......
為改善脊柱植入物的效果,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Nanovis致力于開發全新的納米技術并取得臨床和市場驗證。憑其頂尖的納米技術組合,其子公司NanovisSpine在2021年創造了銷售記錄。2022年,......
美國貧富差距問題存在已久。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一問題日益凸顯。隨著近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激進加息以抑制通脹,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勞動力市場走軟,貧富差距不斷加劇。今年4月,美國民權組織“窮人運動......
新華社華盛頓10月4日電(國際觀察)突破3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野蠻生長”引擔憂新華社記者熊茂伶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突破31萬億美元,這距離債務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僅僅過去......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9月29日表示,歐盟方面稱要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展開調查,俄方希望歐盟的調查是“客觀的”。扎哈羅娃同時指出,美國是“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的直接受益方,有必要“自證清白......
為了避免即將到來的颶風“伊恩”造成破壞,當地時間9月26日深夜,美國宇航局將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從發射臺上撤下。這是今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第三次推遲登月火箭的發射。從當地時間26日深夜開始,美國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