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與2015年持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五熱年份。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報告稱,地球長期變暖趨勢仍在繼續,2022年比NASA基線期(1951年至1980年)平均溫度高0.89攝氏度。
報告還指出,過去9年是自1880年開始保存現代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幾年。2022年全球溫度比19世紀末的平均溫度高約1.11攝氏度。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說:“這種變暖趨勢令人擔憂。”
“持續變暖的原因是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其對地球的長期影響也將繼續。”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主任加文·施密特說。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短暫下降后反彈。最近,NASA的科學家和國際學者證實,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NASA還利用去年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的地球表面礦物塵埃源調查儀器,發現了另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甲烷的一些超級排放地區。
根據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科學家在2022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發表的研究以及另一項研究,北極地區持續經歷的氣候變暖趨勢尤為強烈,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世界各地都深受這種變暖趨勢的影響。氣候變化使降雨和熱帶風暴強度增加,干旱程度更為嚴重,風暴潮的影響加劇。例如,2022年9月,颶風伊恩成為襲擊美國大陸最強的颶風之一,造成的損失也是最大的。
此外,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項獨立分析得出結論,2022年全球地表溫度為1880年以來的第六高。
NOAA的科學家在這項分析中使用了很多與NASA相同的原始溫度數據,但有不同的基線期(1901年至2000年)和方法。盡管具體年份的排名略有不同,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地球長期變暖趨勢。
2023年和2024年的氣溫記錄多次被打破,并且這兩年的平均氣溫均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約1.5°C。盡管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現象是導致氣溫上升的部分原因,但兩者不足以完全解釋如此異常的高溫。現在,科學家......
昨天(10日),北方繼續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河北中部、山東西北部、新疆吐魯番等局地氣溫達40—43.3℃,山東、河北、天津、江蘇有27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最高氣溫突破6月上旬極值。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十......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可控因素與重大精神心理疾病研究團隊在《自然-心理健康》上發表了題為《COVID-19疫情前后氣溫變化與精神障礙急診關聯》的研究論文。據研究顯示,COVID-19全球大......
氣候的臨界點比你想象的更近。我們的新報告警告存在災難性風險作者:詹姆斯·戴克(JamesDyke)和大衛·阿姆斯特朗·麥凱(DavidArmstrongMcKay)地球系統的一些部分被確定為具有臨界點......
每月全球地表氣溫異常值(°C),相對于1991-2020年的時間序列,從1940年1月到2023年11月。2023年和2016年分別用明亮的紅色和深紅色的粗線顯示。其他年份以藍色(1940年代)到磚紅......
中國氣象局4日召開發布會稱,預計今年7月,中國多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中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內蒙古中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中北部、......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林草局等部門和單位召開會商會,對7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綜合分析認為,我國七大江河流域將全面進入主汛期......
本周進入春運出行高峰時段,未來幾天全國大部天氣總體平靜,氣溫也逐漸步入回升通道。不過,今明兩天(1月16日至17日),西南地區仍有雨雪來擾,西藏局地雪勢較強,公眾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南方大范圍雨雪趨于......
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與2015年持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五熱年份。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報告稱,地球長期變暖趨勢仍在繼續,2022年比NAS......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4.shtm中國天氣網訊本周進入春運出行高峰時段,未來幾天全國大部天氣總體平靜,氣溫也逐漸步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