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麥基爾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腎癌發病的遺傳結構,或為揭示馬兜鈴酸暴露和腎癌的發生率之間的關系提供一定的依據,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主要對一種名為透明細胞癌的腎癌進行研究,透明細胞癌占所有成人細胞癌的2.4%,每年超過14萬患者因透明細胞癌死亡,近年來該病在中歐的發病率不斷增長。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來自四個國家(捷克、羅馬尼亞、俄羅斯、英國)共94名腎癌患者進行研究,對患者腫瘤組織樣本和血液分離的DNA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同時對腫瘤組織和匹配的正常組織樣本進行RNA測序。
研究者Yasser Riazalhosseini表示,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我們在羅馬尼亞患者的組織中發現了高頻率的特殊突變模式的存在,對圍繞在這些突變周圍的特殊序列及優勢非轉錄DNA鏈存在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假設,這些突變是由于患者在其一生中暴露于馬兜鈴酸而引起的。研究者在尿道癌相關的巴爾干地方性腎病病人機體中發現了相同的突變模式,而巴爾干地方性腎病的發生被認為是攝食了被鐵線蓮狀馬兜鈴污染的小麥粉所致,馬兜鈴酸通常在亞洲部分地區作為中草藥用。
隨后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名為PI3K/mTOR的信號通路,其在腎癌患者中調節水平明顯增高,研究者進一步研究又發現了一種粘著斑相關的通路,其可以被許多病人機體的分子異常所影響;因此開發針對PI3K/mTOR信號的靶向療法或許就可以應用于治療腎癌疾病中,幫助改善患者的機體狀況。
最后研究者Ghislaine Scelo說道,腫瘤的基因組計劃非常特殊,由于其基于對不同國家的樣本的分析,在很多風險因子上都存在潛在的多樣性,而本文研究正闡明了通過大量測序對腫瘤DNA的系統性剖析或許就可以幫助我們鑒別出許多之前未發現的致癌原因。
玉米實驗田。受訪者供圖經典的遺傳學手段克隆并解析了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然而,在功能基因組提出二十幾年之后的今天,水稻和玉米中克隆的功能基因仍不足其所有基因的10%,已克隆基因的新功能還不斷......
據報道,來自希臘亞歷山大弗萊明生物醫學科學研究中心(BSRCFleming)和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聲稱,他們在人類的基因組中鑒定出了155個來自DNA非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三亞南繁研究院大數據智能設計育種創新團隊聯合多家單位提出利用植物海量多組學數據進行全基因組預測的深度學習方法,可以實現育種大數據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將助力深度學習在全......
“人類又偷偷進化不帶上我?”雖然是個段子,不過新研究發現,人類的基因整體確實發生了進化——來自歐洲的一群科學家對新發布的人類基因數據集進行了研究,發現了155個“獨特”的基因。要知道,雖然新基因也可以......
從近700萬年前的黑猩猩祖先進化而來的現代人類仍在繼續進化。據20日發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的新研究介紹,科學家已經在人類譜系中發現了155個新基因,這些基因是從人類DNA的微小片段自發產生的。這些新......
在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科學城園區“雙創”示范基地有一家企業——云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舟生物),致力于系統性攻克基因遞送行業的關鍵技術瓶頸,獨創高度個性化的智慧基因載體設計交易平臺,......
病理科“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聯合檢測和缺陷基因檢測”等及2022年“肺癌治療靶點檢測”等二代測序合作檢測項目(二次)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四川省政府采購一體化平臺項目電子化交易系統(以下簡稱“項目電子化交易......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早期的生活經歷或會影響機體基因的活性,甚至還會影響機體的壽命。一種短暫的、自我平衡轉錄反應會導致轉錄記憶并能重編程隨后的轉錄輸出,轉錄記憶在改變動物衰老方......
馬鈴薯塊莖蛾形態特征和危害癥狀。中國農科院植保所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經濟作物蟲害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組裝了茄科作物的世界重大害蟲馬鈴薯塊莖蛾的染色體水平......
軟棗獼猴桃新種質。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不同基因型的軟棗獼猴桃果實。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不同獼猴桃種質資源的果實。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團隊在《植物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