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棗獼猴桃新種質。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
不同基因型的軟棗獼猴桃果實。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
不同獼猴桃種質資源的果實。中國農科院鄭果所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團隊在《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發表研究論文。研究通過開發獼猴桃高密度SNP基因分型芯片,開展了獼猴桃種質資源的評價和四倍體軟棗獼猴桃的遺傳特性研究,為后續獼猴桃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重要性狀遺傳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獼猴桃屬于多年生落葉果樹,具有雌雄異株、高度雜合、自交不親和、育種周期長等特征,國內外育種家仍依賴傳統育種手段,如早期多采用野生直接選種或實生選種等方法,這些方法盲目性較大。開辟遺傳改良新途徑、拓寬栽培獼猴桃的遺傳基礎,有助實現減少育種成本和品種培育多樣化,促進獼猴桃產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研究基于獼猴桃種質資源的重測序數據,開發出高密度SNP基因分型芯片,并對獼猴桃種質資源進行鑒定。同時,對四倍體軟棗獼猴桃(2n=4x=116)F1群體進行基因分型,構建高密度整合遺傳圖譜。
結果表明,四倍體軟棗獼猴桃與二倍體中華獼猴桃的基因組保持高度的共線性,定位到雄性特異區域,進一步獲得與其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通過分析不同劑量標記在子代中的分離模式和染色體配對情況,發現同源四倍體軟棗獼猴桃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配對存在偏好性,為進一步研究多倍體特殊遺傳現象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方金豹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植物育種系Chris Maliepaard為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然為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pbi.13958
華中農業大學牽頭多家科研單位,通過基因編輯創制了一個新基因RBL12,可在穩產基礎下,顯著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等級,對推動作物抗病育種、植物病害綠色防控具有重要意義。RBL1工作模型相關研究成果于14日......
近日,復旦大學、西安交大、中國醫學科學院等26家單位聯合發布了中國人群泛基因組聯盟(CPC)一期研究進展。6月14日,相關成果以《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為題發表于《自然》(Natur......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小鼠研究發現,21號染色體上的干擾素受體(IFNR)基因簇的三個拷貝可能和唐氏綜合征的一些性狀有關。今后仍需開......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教授葛良法和農學院教授年海合作,在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驗證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自然群體和雙親群體精細定位克隆到高油高產基因MOTHER-OF-FT-AND-TF......
幾年前,蘇格蘭婦女喬-卡梅倫被發現是一個醫學奇跡,她幾乎感覺不到疼痛、恐懼或焦慮,而且傷口愈合更快,這要歸功于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更詳細的研究,以弄清這一點是如何運作的,希望能......
人們普遍發現,與男性相比,抑郁癥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女性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麥吉爾大學最近一項基于性別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異,以及它們與抑郁癥的關系。這項涉及27萬多名參與......
新一代25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新一代量子計算云平臺、人體細胞化學重編程體系……25日晚,在2023中關村論壇開幕式上,10項重大科技成果發布。受科技部委托,中國工程院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
NVIDIA公司今天詳細介紹了三項計劃,研究人員將利用其芯片支持科學發現。其中一項計劃是布里斯托爾大學將部署一臺由NVIDIA的GraceCPU超級芯片處理器驅動的超級計算機。另外兩個項目則專注于量子......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教授課題組研發出成熟的單分子芯片制備實驗技術,主要揭示了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的制備與單分子錨定兩大關鍵步驟。這些技術生產的單分子器件具有普適性,將會催生新一代單分子電子設......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自2005年以來,全世界發生中風的幾率增加了50%,而另一份由世界卒中組織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年有多達1200萬"新"中風患者。總而言之,這些數據表明,全球大約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