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等地飽受寨卡病毒的攻擊,但迄今未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近期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用于防止登革熱病毒的抗體對小鼠中的寨卡病毒也有效。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9月25日的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文章的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Michael S. Diamond博士說:“我們發現這種抗體不僅能中和登革熱病毒,而且在小鼠中能保護成年人和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影響。”
由于登革熱病毒和寨卡病毒是相關的病毒,因此研究人員推測防治登革熱的抗體可能對寨卡病毒也有效,為此Diamond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Gavin Screaton醫學博士展開了合作,后者幾年前就創建了一組人類抗登革抗體。
在最新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寨卡病毒感染非妊娠成年小鼠,然后在感染后第一,三或五天給小鼠施用了一種抗登革熱抗體。另外一組感染寨卡病毒的小鼠作為對照,施用的是安慰劑。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三周內,超過80%的未經治療的小鼠死亡,而在感染后三天內接受抗登革熱抗體的所有小鼠仍然存活,五天內有40%的小鼠存活下來。
同時為了確定抗體是否能夠保護胎兒免受感染,研究人員用寨卡病毒感染了懷孕六天的雌性小鼠,然后在三日后給予一定劑量的抗體或安慰劑。
研究人員發現在妊娠第13天,與接受安慰劑的小鼠相比,在感染后1天內接受治療的小鼠胎盤中寨卡病毒的遺傳物質降低了60萬倍,而胎頭中寨卡病毒的遺傳物質降低了4,900倍。但是在感染后3天再施用抗體效果較差:病毒遺傳物質分別減少了十九倍(胎頭)和二十三倍(胎盤)。
這些發現表明,為了有效保護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影響,必須在感染后不久就進行治療。但這樣其實在臨床上是不現實的,因為患者很少知道什么時候被感染。
不過,如果在知道懷孕后就給予抗體,就可以為她們提供針對病毒的防御措施。
目前Diamond等人正在努力確定孕婦需要多少抗體來確保她的胎兒免受寨卡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在探索如何擴大抗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減少需要施藥的次數。
介紹在抗體藥物純化工藝中,通常采用經典的三步或兩步層析法,蛋白A(ProteinA)親和介質(填料)因其配基上有多個區域對抗體Fc片段具有特異性吸附能力,因此廣泛用于抗體捕獲步驟(第一步層析)。通過一......
一些HIV-1攜帶者在數年內接受了早期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在治療中斷后能夠長期控制這種病毒。然而,這種治療后控制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2023年8月3日,晶泰科技與季康生物就創新GPCR靶點的抗體藥物委托研發項目里程碑進展達成一致:在晶泰科技AI賦能抗體發現平臺XupremeHit?和季康生物針對GPCR靶點獨特的know-how轉......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顧金保團隊研究揭示了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circRNA(circularRNA,環狀RNA)的功能和機制。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PLoSPathogens。......
據葡萄牙國家通訊社盧薩社22日消息,葡萄牙上周研發出一種針對登革熱的疫苗,接種該疫苗后的12個月內預防該疾病有效率高達80%,接種該疫苗后的四年半內住院風險將大大降低。登革熱是一種蚊媒傳染病,主要在熱......
來自BüHLMANN和EPFL的科學家們開發了肽,作為抗體的替代品來檢測對診斷和監測炎癥性疾病至關重要的蛋白質--鈣蛋白。這些多肽為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提供了一種更準確、更穩定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提高了......
據統計,2022年全球雙抗藥物市場規模為58億美元,同比增長45%。目前雙抗或多抗藥物大多處于臨床前或臨床階段,上市藥物較少。多特異性抗體研發主要為結構優化及機制創新,如靶向不同的免疫檢查點或腫瘤特異......
4月24日,《細胞》(Cell)以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孟飛龍研究組等撰寫的題為MesoscaleDNAFeatureinAntibody-......
體細胞超突變(SHM)由激活誘導胞苷脫氨酶(AID)引發,在抗體編碼序列中產生突變,從而使親和力成熟。為什么這些突變本質上集中在三個非連續互補決定區(CDR)仍然是一個謎。2023年4月24日,中國科......
今年以來,阿根廷正在經歷創紀錄的登革熱疫情。該國首都和14個省份共發現登革熱確診病例達6萬多人,其中包括超過40例死亡病例。多國爆發登革熱疫情據路透社(reuters)報道,阿根廷衛生部近日發布公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