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學習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勸學》也告訴我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些都提示我們,成長的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
實際上,一個人的社交網絡和社群的強度(社會資本)除了會影響個人教育以外、同樣還會影響健康和經濟收入,然而,事實證明社會資本很難測量,現有研究關注的較小規模的調查或數據集只能覆蓋到特定社群,設計實驗來衡量社會關系的影響就更加困難了。
2022年8月1日,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同期發表兩篇研究論文,論文標題分別為:Social capital I: measurement and associations with economic mobility 和 Social capital II: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connectedness。
研究團隊對“臉書”(Facebook)上近210億例友情的研究分析發現,如果兒童在一個不同社會經濟階層之間存在往來的社區長大,他們日后提高自己經濟地位的概率也可能更大。簡單些說,就是和有錢人做朋友能提高將來的收入。
研究團隊利用“臉書”(Facebook)的數據,針對美國所有郵政編碼、高中和大學構建了多個測量社會資本的不同指標,并展開了分析。這些隱私受到保護的數據基于一個由美國7000多萬25歲至44歲Facebook用戶組成的樣本,并通過結合多個指標對這些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加以判斷,這些指標包括郵政編碼收入中位數、智能手機型號和就讀大學。
研究團隊發現,他們稱為經濟關聯度(economic connectedness)的指標——即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群中擁有社會經濟地位高的朋友的比例——是目前發現的最能預測收入向上流動的指標之一。
該研究估算,如果美國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兒童成長在經濟關聯度與平均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兒童差不多的縣,那么這些兒童成年后的收入將會增加20%。
在第二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嘗試理解哪些因素決定了不同社會經濟地位人群之間的社交來往。他們區分了暴露差異(個人在學校或宗教團體中遇到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的比例)和交友偏向差異——個人在自己圈子中與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成為朋友的比例。
研究團隊發現,美國社會約一半的社交斷層是由暴露(區隔)導致的,而另一半是由交友偏向導致的。簡單些說,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之間的之所以沒有建立社交關系,一半是因為他們平時沒有機會接觸到,還有一半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和與自己同樣社會經濟地位的人交朋友。該研究用證據表明了改變制度結構和政策可以緩解交友偏向。
利用這些研究構建的新指標,研究團隊和決策者可以借鑒那些社會資本水平高的地區,并向希望提高經濟關聯度和其他社會資本形式的社區提供幫助。為了促進這類工作的開展,研究在www.socialcapital.org上公開了針對美國郵政編碼、高中、大學的各類社會資本的統計數據。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96-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97-3
歷時5年,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從中國到美國再到英國,王琰的博士研究生之旅于一年前在劍橋大學完結,順利取得材料科學博士學位。今年8月,劍橋大學教授ManishChhowalla課題組在Nature介紹了......
2022年10月8日獲悉,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團隊基于3D重建和深度學習算法開發了一種名為“數字面具”(digitalmask)的新技術。它能夠在擦除可識別特征的同時,保留診斷所需的疾病相關......
多年來,出現了多種“大腦地圖”,每一種都關注不同的大腦過程,從新陳代謝到認知功能。雖然這些地圖很重要,但單獨使用它們會限制研究人員從中得出的發現。現在,來自蒙特利爾神經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和其他研究人員......
2020年10月14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轟動整個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當期封面。他們聲稱發現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在15℃的溫度下可以觀察......
文|張晴丹2020年10月14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轟動整個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當期封面。他們聲稱發現了一種新型氫化物,在15℃的溫度......
9月14日夜,南京大學兩項重大科研突破同時刊登于《Nature》!南京大學繆峰教授合作團隊在量子模擬前沿領域實現新突破,南京大學張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寧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下一代光電芯片制造領域取得......
在河北豐寧的壩上草原上,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白色風車。你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有部分風車并沒有在轉動,只有小部分在轉動發電。“這是風車在有序停工,也就是我們說的‘棄風棄電’。”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
讀博,是與時間賽跑以獲得學位的過程。這一階段,科研人員同樣面臨資金鏈斷裂、科研成果被搶發、疫情封控無法實驗、同門壓力等問題,甚至不得不面對徹底推翻課題重來的風險。離目標畢業時間越近,換方向的沉沒成本也......
2020年6月24日,一篇關于水中電子阿秒電離問題的稿子投遞到Nature編輯部。論文作者們原本以為很快會被接收,然而,卻陷入了漫長的等待。論文經歷了三輪審稿,該科研團隊對審稿意見的回復竟累計長達99......
我們從小就學習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勸學》也告訴我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些都提示我們,成長的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實際上,一個人的社交網絡和社群的強度(社會資本)除了會影響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