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破解了一個“RNA控制代碼”,這一代碼支配了RNA傳遞DNA遺傳信息,生成蛋白質的方式。
多倫多大學Donnelly細胞和生物分子研究中心教授Quaid Morris說:“第一次,我們了解了對于基因加工至關重要的一個代碼的語言含義。許多的人類疾病都是由于這一代碼缺陷所導致,因此弄清楚其含義對于開發針對這些疾病的新療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研究結果發表在7月11日的《自然》(Nature)科學雜志上。
Donnelly中心的研究員Debashish Ray,和Morris實驗室的學生Hilal Kazan采用一種生物化學技術翻譯了這一代碼。研究小組定義了RNA中“單詞”的意義,從而確定蛋白質利用了這一RNA分子模式來控制RNA加工與移動,在疾病中這一分子模式常常發生改變。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常常在患者大腦中關閉的蛋白質:RBFOX1確保了對于大腦中神經細胞功能至關重要的一些基因能夠發揮功能。這一蛋白質或許可以解釋自閉癥兒童的一些癥狀。
“這是一個驚人的研究發現,我們過去知道RBFOX1控制了基因表達,但卻沒想到它還可以穩定RNA。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揭示了一個RNA控制代碼的能力,我們認為這將開辟出基因調控的新領域。”
Hughes說,該項研究工作也表明,相比于DNA中類似的控制代碼,RNA控制代碼有可能更易于破譯。數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了解DNA控制代碼,但新研究結果表明RNA控制代碼有可能是能夠取得更豐碩成果的研究領域,自閉癥只是一個例子。
該研究小組現正與自閉癥專家展開協作,評估RBFOX1在自閉癥治療中的潛力,并率先領導探索一些尚未展開研究的蛋白質在許多其他疾病中的作用。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
近日,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白葉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過揭示Xa7高抗、廣譜、持久、耐熱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機制,為水稻白葉枯病的長效防控奠定了基礎。白葉枯病是我......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癥,該病愈后易復發,并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記者12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儲成才研究團隊通過對過去100年間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區域52個國家及地區的110份早期水稻農家種在不同氮肥條件下進行全面的農藝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玲玲課題組等在NatureReviewMolecularCell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regulationbylongnon-codi......
楊樹在全球廣泛分布,是主要的造林用材樹種之一。但是楊樹飛絮為自身帶來了不少“差評”,嚴重制約了楊樹產業的發展。通過克隆控制楊樹雌蕊和雄蕊發育的基因是實現不飛絮、少花粉楊樹品種培......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題為《ATP水解酶/解旋酶Prp2及其激活因子Spp2催化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的論文,11月27日在《科學》雜志以長文形式發......
據在線發表于《自然·通信》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艾滋病的病因)。這一突......
地上/下兩型結實是被子植物中一類獨特的結實方式。被子植物中13科24個屬存在兩型結實現象,兩型豆為豆科兩型豆屬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分布于中國......
近日,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權威獎勵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賀福初榮獲蛋白質組學杰出成就獎。賀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科學目標與技術路線,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