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1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20372492例。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9日1時41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06079例,達到520372492例;死亡病例增加1542例,達到6270232例。隨著新冠病毒的大規模流行,新的病毒突變株不斷出現。從2021年5月起,世衛就開始用希臘字母為新冠毒株命名,到目前已命名11種變異毒株,包括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 等。目前全世界最關注的當屬Omicron 突變株。
5月18日,美國加州大學格萊斯頓研究所的Melanie Ott及其合作團隊新發現了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Omicron 的突破性感染增強了疫苗引發的免疫力。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在表達人類ACE2的轉基因小鼠中感染WA1、Delta、Omicron三種病毒,實驗結果發現,Omicron 感染的小鼠癥狀最輕。此外,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研究者們發現Omicron 的突破性感染增強了疫苗引發的免疫力,這一結果表明Omicron或許正在加速結束新冠大流行。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結果表明,Omicron感染可增強疫苗誘導的原有免疫,但其本身可能不會對未接種疫苗的個體提供廣泛的非Omicron變體保護。該工作以題為“Limited cross-variant immunity from SARS-CoV-2 Omicron without vaccination”發表在最新《nature》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Rahul K. Suryawanshi。
【建立小鼠感染模型】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多種變異毒株被相繼發現。與Alpha (B.1.1.7), Beta (B.1.351), and Gamma (P.1) 這幾種局部地區傳播的變異毒株不同,Delta (B.1.617.2) 和最近流行的Omicron (BA.1)卻在全球范圍廣泛傳播。與原始毒株(WA1或B.1)相比,Omicron的特點是存在有大量獨特的突變,其基因組中有50多個突變,包括約37個棘突糖蛋白突變(28個是唯一的,9個與其他變體重疊),這可能導致其抗原差異。由于WA1和Delta 變異株不能感染普通實驗室小鼠,研究團隊通過轉基因技術使小鼠表達表達人類 ACE2蛋白,以此來研究WA1、Delta和Omicron三者之間差異。在小鼠成功感染病毒后,研究者通過監測小鼠體溫和體重來評估疾病進展。實驗結果發現,WA1和 Delta 感染的小鼠病情發展迅速,而Omicron 感染的小鼠癥狀較輕。
圖1. WA1、Delta和Omicron三種毒株在小鼠中的研究(監測小鼠體溫、體重和生存狀態)
【病毒復制動力學研究】
為了評估病毒復制動力學,研究人員量化了感染小鼠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微粒的產生和病毒RNA的表達。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時間點,WA1和Delta感染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和支氣管)和肺中存在高滴度的感染性病毒,而這些器官中的Omicron復制明顯較低。肺組織學研究表明,Omicron感染導致感染細胞僅出現小的病灶。與此同時,研究者發現Omicron感染的小鼠腦組織復制的病毒同樣更少。與WA1和Delta感染相比,Omicron在人類氣道類器官和過度表達ACE2的人肺泡A549上皮細胞系中產生的感染顆粒更少,這一結果與小鼠中的發現一致。
圖2. WA1、Delta和Omicron三種毒株復制動力學研究
【病毒免疫學研究】
由于嚴重的新冠病毒與細胞因子風暴和T細胞衰竭相關,研究者接下來評估了受感染小鼠肺中的細胞因子表達和T細胞表型。與WA1和Delta 不同,Omicron 在受感染動物模型中促炎細胞因子表達減少,肺內T細胞活化減少。為了確定三種毒株感染誘導的體液免疫反應,研究者在小鼠感染病毒后7天收集血清,并測試了對病毒的中和效率。測試結果表明,未感染小鼠的血清中沒有表現出中和作用。感染WA1小鼠的血清可以有效中和WA1毒株,較小程度中和Beta和Delta 毒株,但對Omicron無效。感染Delta小鼠的血清有效中和了Delta、WA1、Alpha,以及較小程度中和Omicron 和Beta。然而,來自感染Omicron小鼠的血清,只能中和Omicron,不中和其他變體。
圖3. WA1、Delta和Omicron三種毒株免疫反應研究
最后,研究者采集未接種疫苗的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驗證,結果發現在10名未接種疫苗的 Omicron患者中,血清只能中和Omicron,不中和其他變體。在11例未接種疫苗的Delta患者中,血清對Delta中和效率最高,其次是WA1,并較小程度中和 Alpha、Beta、Omicron。結果表明,Omicron、Delta 的突破性感染可以增強疫苗的免疫力,從而引發一種新的“混合免疫”,對多種突變株有效。
總之,研究者發現,Omicron 感染有效地增強了疫苗引發的免疫力,在接種疫苗的個體中引發廣泛的交叉變異保護,未來Omicron或許可以幫助加速結束新冠大流行。
2023年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課題組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課題組合作在《Molecular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quo......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爆發以來,已成為目前較為嚴重的流行病之一。血清蛋白質/代謝物是監測新冠-宿主間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的靈敏靶標,但其在奧密克戎毒株輕癥感染人群中,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患者體內特征性變化仍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爆發以來,已成為目前較為嚴重的流行病之一。血清蛋白質/代謝物是監測新冠-宿主間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的靈敏靶標,但其在奧密克戎毒株輕癥感染人群中,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患者體內特征性變化仍不......
部分民眾總感覺“陽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現象,在近期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層面的科學論證:新冠病毒會對部分感染者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涉及肺、腎、腦、運動能力、血糖、疲勞、嗅/味覺異常、......
2020年7月,位于法國里昂的CroixRousse醫院宣布,他們正在使用一款新型的高靈敏度人體呼出氣體分析儀,該儀器有望在幾秒鐘內快速識別和檢測出新冠病毒。這款分析儀器的運作方式與傳統PCR測試不同......
XpresysLung作為IDH公司的診斷產品,給肺部結節患者帶來福音,該方案利用血液蛋白質組學技術針對組學水平下挖掘出來的潛在標志物進行進一步篩選,并利用算法在實際樣本中學習,最終挖掘出13個bio......
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會導致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綜合征,這或許就與2019年出現的已知會引起輕度季節性感冒的其它冠狀病毒形成了對比,同時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為何一種冠狀病毒對人類所......
人們對SARS-CoV-2冠狀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啟動它的復制過程尚不完全清楚。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人類蛋白SND1與SARS-CoV-2蛋白NSP9共......
近期,支原體肺炎在我國的發病有所上升,特別是在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顯著。支原體肺炎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其致病方式與新冠病毒完全不同。今年,支原體肺炎的發病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