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SMILE衛星首席科學家王赤院士主持,SMILE衛星工程總師葉培建院士任評審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相關領導、中科院項目監理部、衛星工程總師、衛星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支撐系統和科學應用系統相關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聽取了衛星系統所作的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報告及初樣研制質量總結報告,經質詢與討論,參會專家和代表一致同意通過評審。葉培建院士對SMILE項目前期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了中歐國際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指示中方要加強對歐方產品的監管,確保技術指標和進度與中歐聯合文件一致。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SMILE衛星系統總指揮朱振才表示衛星系統在正樣階段將繼續抓好總裝、試驗、工藝及過程中質量管理,落實大系統對接試驗,在工程總體指導和帶領下緊控歐方載荷艙和載荷的研制過程。
重大任務局副處長杜曉明傳達了院機關領導對SMILE任務的重視,并指示工程團隊進一步推動歐方研制進度,夯實后續的工作計劃,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衛星按時發射。
王赤院士在講話中對衛星系統研制團隊克服疫情的影響,順利完成初樣研制工作表示感謝;同時強調,SMILE衛星是國家高度重視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機遇與挑戰共存。從國家政治外交大局看,歐空局仍是中國目前最好、最有利的合作伙伴。希望通過SMILE任務的深度國際合作,學到國際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服務于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最后,對后續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做好待辦事項的閉環工作,不帶問題進入正樣。二是認真完成大系統間接口確認與簽署以及正樣階段的接口對接測試工作。三是精心策劃后續工作流程,特別是抓好短線紫外極光成像儀的研制工作。
2024年5月19日,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普大使、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的航天與空間科學探索》的科普報告。 劉勇研......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中關村論壇首次設立的空間科學論壇4月27日下午在北京舉辦,中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航天機構代表、空間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對空間科學發展進行回顧與展望,并......
金星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影響其大氣演化的重要因素。雖然金星沒有內稟磁場,但是太陽風與金星大氣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個感應磁層。感應磁層和磁鞘的磁場的三維形態關系著太陽風和行星粒子的相互作用過......
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olar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LinkExplorer,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
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olar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LinkExplorer,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
“目前,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開展聯合調試試運行工作。部分裝置已經在為用戶提供科研服務。預計今年底整體工程完成驗收。”4月16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常務副總指揮、常......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任務衛星團隊,赴歐洲航天局(ESA)歐洲空間技術中心(ESTEC)開展衛星初......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任務衛星團隊,赴歐洲航天局(ESA)歐洲空間技術中心(ESTEC)開展衛星初......
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
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