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留下的可不僅僅是衣服和手指上的煙味,現在一項新研究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指出,吸煙能夠通過表觀遺傳學修飾影響增加癌癥發病風險的基因活性。這一發現,為研究者們提供了一個評估吸煙人群癌癥風險的新工具。
我們DNA上的化學修飾可以影響基因的功能,決定基因的開啟和關閉,這些化學修飾被稱為表觀遺傳學修飾,它們對肥胖等多種人體特質有著重要影響。科學家們曾經鑒定了吸煙者基因上的特殊表觀遺傳學模式,不過此前這些發生表觀遺傳學修飾的基因沒有與癌癥直接關聯,使人們無法判斷這些化學修飾對疾病風險的影響。
現在,Human Molecular Genetics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對374名EPIC(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參與者的血細胞進行了表觀遺傳學分析。EPIC是一項大型研究,旨在將飲食、生活方式、環境因素與癌癥和其他慢性病的發生關聯起來。參與這一項目的人中,有半數在加入研究后5到7年中患上直腸癌或乳腺癌,而另一半人則始終保持健康。
這項研究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人類遺傳學家James Flanagan領導,他們在吸煙者中發現了顯著的“表觀遺傳學印記”。與從不吸煙的人相比,吸煙者DNA上20個不同區域的甲基化標簽更少。隨后研究人員進行了拓展研究,將這些差異性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定位在四個基因的相應位點上,其中一些位點是已知與癌癥相關的。研究人員指出,甲基化減少應該增加了這些基因的活性,雖然未患癌癥的人一般沒有這樣的表觀遺傳學特征,不過現在還不清楚這些基因活性增加是如何引發癌癥的。
愛荷華大學的行為遺傳學研究者Robert Philibert評價道,這項研究首次在癌基因表觀遺傳學修飾與癌癥發病風險之間建立了緊密關聯。“此前的吸煙研究往往要求人們填寫問卷,這存在明顯的弊端和不準確性,”Flanagan說,而現在這項新研究為人們評估吸煙者的癌癥風險提供了新途徑,醫生可以通過對DNA進行表觀遺傳學分析,來簡便地定量個人所面臨的癌癥風險。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組團隊與作物科學研究所合作,發現了調控植物器官大小的表觀遺傳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通訊》(PlantCommunications)上。器官大小尤......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特聘教授馮建峰等人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的一半。這表明改變生活方式,如定期鍛煉和社交,可以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相關研究結......
過去十年中,免疫療法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迅速增加,人們對于特定類型癌癥的治療方式也隨之轉變。然而,免疫療法對于許多病人仍然是無效的,或者是病人自身對療法產生了耐受。Revvity瑞孚迪(前身是珀金埃爾默......
目前,科學界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危機。學術新人境況尤其讓人擔憂:工資微薄,過度勞累,壓力山大……。但在學術界跌打滾爬多年的“學術老人”,情況也并沒有比學術新人好多少。他們面臨著資金支持競爭、發表文章,以及......
6月1日,大約150名研究人員聚集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慶祝他們向美國聯邦勞工關系管理局(FLRA)提交了工會請愿書,他們希望最終能得到美國政府和NIH的正式承認。NIH的動員正值美國各地學......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并結合其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的數據,針對太陽大氣中準周期快摸波列的產生過程以及運動學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準周......
有規律地體育鍛煉或能通過降低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來幫助改善機體健康;研究人員假設,耐力運動訓練或能重塑骨骼肌中基因增強子的活性,而這種重塑作用會促進鍛煉對人類機體健康的有益效應。盡管我們都知道有規律鍛煉......
2019年,我國R&D人員總量繼續增長,達到480.1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為62.0人年/萬人。R&D研究人員總量達到210.9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
北京時間8月6日,發表在《ScienceAdvances(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表觀遺傳調控因子PHF19對HSC分化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它,血液組織將失衡......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Leukemi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Josep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白血病細胞或能通過表觀遺傳學改變轉化稱為非癌變細胞。我們機體的所有組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