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帝肯(Tecan)2024 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面對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資本支出縮減及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公司通過結構性調整與技術創新保持業務韌性。報告顯示,2024 年帝肯實現銷售收入 9.343 億瑞士法郎,同比下滑 13.0%(按瑞士法郎計算),調整后 EBITDA 利潤率達 17.6%,展現出成本優化與業務轉型成效。
核心財務指標
銷售額:9.343 億瑞士法郎(-13.0% 瑞郎口徑 /-11.5% 本地貨幣)
調整后 EBITDA:1.644 億瑞士法郎(-25.5%),利潤率 17.6%
凈利潤:1.031 億瑞士法郎,每股收益 8.08 瑞士法郎
現金流:運營現金流 1.485 億瑞士法郎,現金轉換率 100%(2023 年 77.5%)
戰略舉措成效
通過關閉美國圣何塞工廠、整合全球生產基地,節省成本約 1200 萬瑞士法郎,部分抵消收入下滑影響。研發投入 6839 萬瑞士法郎,重點投向基因組學自動化平臺及 AI 驅動實驗室管理系統。
銷售額:3.970 億瑞士法郎(-12.1% 瑞郎口徑 /-10.2% 本地貨幣)
儀器業務:1.680 億瑞士法郎(-25.5%),受生物制藥資本開支放緩影響
耗材與服務:2.290 億瑞士法郎(+4.7%),占比提升至 57.6%(2023 年 52.8%)
技術突破
推出 Veya?自動化工作站,集成微流控技術,訂單轉化率提升 22%;基因組學工具收入增長 18%,成為新增長點。
銷售額:5.373 億瑞士法郎(-13.7% 瑞郎口徑 /-12.4% 本地貨幣)
Paramit 醫療組件:2.560 億瑞士法郎(+3.2%),手術機器人部件訂單激增
Synergy?體外診斷系統:1.890 億瑞士法郎(-18.2%),中國市場需求疲軟
供應鏈優化
上海自貿區工廠實現 Cavro? 組件本地化生產,成本降低 23%,支持與 Illumina 多組學系統合作項目量產。
區域策略:在東南亞新增 2 個服務中心,本地化響應時間縮短至 48 小時;印度市場服務收入翻倍,成為亞太區亮點。
帝肯首席執行官阿希姆?馮?勒普雷希廷博士評論道:“帝肯正面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目標市場支出減少,導致生命科學和合作伙伴業務部門的需求下降。中國市場普遍疲軟以及特定的客戶相關因素加劇了這些挑戰。對此,我們實施了全面的成本削減計劃,并優化全球運營,以鞏固我們的領先地位。醫療保健行業的長期趨勢并未改變:從生命科學研究到臨床應用,自動化和創新對于擴大研究、臨床診斷和醫療技術領域的醫療解決方案規模至關重要。在醫療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這一點尤為重要,最終將惠及全球民眾。憑借我們專業的團隊,我們正在推動激動人心的創新,并期待在兩項業務中推出前景廣闊的新產品,以便在市場條件改善時充分利用市場復蘇的機遇。”
媒體電話會
在2024年財報電話會議上,Tecan Group AG管理層重點強調了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取得的穩健財務表現與戰略進展。首席執行官(CEO)指出,盡管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存在挑戰,公司全年收入仍實現中個位數百分比增長,主要得益于生命科學儀器和自動化解決方案需求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在診斷和制藥領域。他提到,核心業務部門——包括生物制藥和臨床診斷——表現強勁,北美及亞太市場的擴張貢獻顯著,其中與關鍵行業伙伴的戰略合作及新產品發布(如升級版實驗室自動化平臺)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地位。首席財務官(CFO)補充稱,公司通過優化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推動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同比提升,同時保持了健康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為未來投資提供靈活性。管理層還透露,研發投入占比維持高位,以加速創新管線開發,應對精準醫療和個性化治療領域的增長機遇。展望2025年,CEO強調將聚焦于擴大高附加值服務業務,深化數字化轉型,并通過并購補充技術能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驅動的實驗室自動化領域。此外,公司預計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的醫療基礎設施升級將帶來長期增長動力,但短期內需警惕供應鏈波動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業務的影響。整體而言,Tecan對實現中長期營收中高個位數增長目標保持信心,并重申致力于通過創新與全球化布局推動可持續價值創造。
附件:
Press Release
250312-tecan-pr-fy-2024-en.pdf
瑞士帝肯(Tecan)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面對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資本支出縮減及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公司通過結構性調整與技術創新保持業務韌......
瑞士帝肯(Tecan)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面對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資本支出縮減及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公司通過結構性調整與技術創新保持業務韌......
瑞士帝肯(Tecan)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面對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資本支出縮減及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公司通過結構性調整與技術創新保持業務韌......
瑞士帝肯(Tecan)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面對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資本支出縮減及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公司通過結構性調整與技術創新保持業務韌......
BIOCHINA2025于3月13-15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順利舉行!參會人數超30,000名,28個海外國家和地區、500+國際參會代表。邀請大會主席、專家委員、策劃人共計74人,演講嘉賓850位,......
“2025數智科技賦能生命科學會議、2025生命科學技術創新發展會議暨新品推介會”日前發布會議議程:2025數智科技賦能生命科學會議議程2025生命科學技術創新發展會議暨新品推介會議程兩場會議聯袂第十......
在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類囊胚是近年來科學家們探索的熱點。3月10日,記者從昆明理工大學獲悉,該校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近期成功利用老齡猴重編程干細胞,高效構建了猴類囊胚,并進一步結合微流控技術,首次實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遵循醫學科學屬性和臨床醫學人才成長規律,自2024年起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類)申請中增加“臨床科學”附注說明選項,并組織開展分類評審,鼓勵青年臨床醫師立足臨床實踐,以揭示疾病本......
你知道嗎,我們身邊的植物其實都像精密運行的“智能工廠”,每片葉子的舒展、每個根須的伸長都遵循著復雜的“工作指令”。3月6日,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特任教授祁林林與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Jiíriml團......
在廣東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像一個神秘的巨人,靜靜地佇立于青山綠水間,不斷釋放著強大的中子束,為我們打開了探索微觀世界的大門,也在諸多領域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散裂中子源借助高性能質子加速器,產生高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