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Stern)是在古依(Gouty)—查普曼(Chapman)分散雙層模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又吸取了亥姆霍茨緊密雙層模型的合理部分。1924年,斯特恩提出一種改進后的Zeta電位雙層模型。根據這一模型,雙電層可以同時具有緊密性和分散性。
這種模型認為:當電極表面電荷密度較大,同時電解質溶液的總濃度較大(約幾摩爾/升以上)時,液相中離子傾向于緊密地分布在界面上,這時可能形成所謂“緊密雙電層”,與一個荷電的平板電容器相似。如果溶液中離子濃度不夠大,或是電極表面電荷密度比較小,則是由于離子熱運動,致使溶液中的剩余電荷不可能全部集中排列在界面上,而使電荷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這種情況下,雙電層包括“緊密層”與“分散層”兩部分。
設d為水化離子的半徑,在與電極距離x=0至x=d的薄層中不可能存在電荷,也就是說,在緊密雙電層中(x≤d)不存在離子電荷,故電場強度為恒指,電位梯度也保值不變,在此間隔中電位與x成線性變化,且此直線很陡。在x>d的區間內,當x增大,電場強度及電位梯度的數值也隨之變小,直至趨近于零。因此在分散層中,電位ψ隨距離x呈曲線變化,曲線的形狀先陡后緩。這時電極與溶液之間的zeta電位雙電層斯特恩模型
差ψ實際包含兩個組成部分:
① 緊密雙電層中的電位差,ψ-ψ1;
② 分散層中的電位差,ψ1. 這里的ψ和ψ1都是相對溶液內部的電位(規定為零)而言的。
根據上面的討論容易看出:如果電極表面所帶電荷多,靜電作用占優勢,離子熱運動的影響減小,雙電層結構較緊密,在整個電位中,緊密層電位占地比例較大,即ψ1電位的值變小。溶液濃度增大時,離子熱運動變困難,故分散層厚度減小,ψ1的值也減小。所以,電極表面帶的電荷很多,并且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很大時,分散層厚度幾乎等于零,可以認為ψ1≈0;反之,當金屬表面所帶電荷極少,且溶液很稀,則分散層厚度可以變得相當大,以至于近似認為雙層中緊密層不復存在。若電極表面所帶電荷下降為零,則達到了很高的分散,離子雙層隨之消失。溫度升高時,質點熱運動增大,ψ1電位亦增大。當溶液與溫度相同時,雙電層的分散性隨離子價數的增加4而減小。
“國之大器始于毫末”,納米科學與技術是當今國家戰略新興科技領域之一。近年來,納米材料市場的增長勢頭強勁。全球納米材料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595.87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市場規模則為113.22億元......
ZETA電位(Zetapotential)是指剪切面(ShearPlane)的電位,又叫電動電位或電動電勢(ζ-電位或ζ-電勢),是表征膠體分散系穩定性的重要指標。目前測量Zeta電位的方法主要有電泳......
ZETA電位(Zetapotential)是指剪切面(ShearPlane)的電位,又叫電動電位或電動電勢(ζ-電位或ζ-電勢),是表征膠體分散系穩定性的重要指標。目前測量Zeta電位的測試方法主要有......
zeta電位儀起到了對被保護體的保護電位進行自動檢測、精確控制及傳送等功能。它由采樣、比較、放大、控制、輸出、傳送、報警等一些電路組成,zeta電位儀在使用中怎么使用更合理呢?......
1引言好氧顆粒污泥相比傳統的絮體污泥,具有規則而緊密的微生物結構、高污泥濃度、杰出的沉降性能和耐沖擊負荷等許多優越的性能,因此,近年來備受關注.影響顆粒污泥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研究者們較一致地認為顆......
有個小小說是關于測量學的。故事說的是有個農場主要測量田埂的長度,請來兩位測量能手。一位用的是“土辦法”--麻繩、卷尺加計算器,一位用的是激光測距儀。結果前者測出了“103.2米......
磁納米粒子因其獨特的性質,在生物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在磁納米表面修飾一層水溶性的熒光聚合物,不僅可以改善磁納米的水溶性,還可以賦予其熒光性質。分子刷型水溶性熒光共軛聚電解質/磁......
BT-1500是通過測試曲線的變化來反映最大顆粒的。1) 在理想狀態下,從測試曲線開始到第一條水平線段結束那一點即為最大粒徑位置。2) 如果測試曲線第一條水......
?zeta電位電滲:在多孔膜(或毛細管)的兩端施加一定電壓,液體(分散介質)將通過多孔膜而定向移動的現象(帶電的固相不動).通電后液體通過多孔塞而定向流動,可從水平毛細管中小氣泡的移動來觀察循環流動的......
在離心狀態下顆粒的運動方向是沿圓盤的半徑方向做發散運動的。所以越遠離圓心,顆粒之間水平方向的距離就越大,有些顆粒甚至沿著樣品池的兩側滑向底部,使檢測區內的顆粒濃度變稀,這就是離心沉降徑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