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站“神經中樞”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平臺研制成果10月24日在北京發布,標志著中國在核電站“神經中樞”——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領域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是整個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標志著一個國家在大型核電裝備領域的現代化程度,長期以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產品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該平臺的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說。 據介紹,這個數控平臺不僅可以直接應用于CPR1000等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站的安全級保護系統,也可用于第三代AP1000和EPR核電站,并且對第四代高溫氣冷堆和快中子堆核電站的保護系統研制具有推動作用。 這個平臺由國家能源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中心發布。該中心是中國首批16個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之一,隸屬于中廣核集團下屬的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郝志堅說:“力爭在2013年能向三代核電站提供中國100......閱讀全文
中國核電站“神經中樞”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平臺研制成果10月24日在北京發布,標志著中國在核電站“神經中樞”——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領域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是整個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標志著一個國家在大型核電裝備領域的現代化程度,長期以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產品絕
全球首座四代核電站“中樞神經”實現百分百中國制造
中國的核電業再傳捷報:全球首座四代核電站的“中樞神經”系統實現了100%的中國制造。 4月6日,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用核電站——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的數字化儀控系統(DCS)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即日起將發往現場。 如果將核電站比作一個人的話,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下稱“DCS
核電站“神經中樞”自主研發獲突破
中廣核旗下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今天在北京發布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平臺研發最新成果,同時與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站、中核能源科技、清華大學核研院就包括高溫氣冷堆在內的核安全級全廠數控系統(DCS)等合同簽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稱贊廣利核的最新成
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用核電站DCS設備出廠
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廣核集團6日通報表示,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用核電站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的數字化儀控系統(DCS)順利通過出廠驗收。此次出廠交付的設備包括非安全級控制系統(NC-DCS)、多樣性驅動系統(DAS)、虛擬控制系統(VDCS),以及與之實現一體化設計的汽輪機數字電液控
安心了!他們這樣給核電站裝國產“大腦”
近日,我國核電站自主研發的“神經中樞”——“和睦系統”,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首臺(套)應用揭牌儀式在陽江核電站舉行。陽江核電5號機組是我國首個使用自主制造“神經中樞”的百萬千瓦級核電項目,這也是我國核電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域的標志性事件。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簡稱“DCS”,是核電站的“神經中樞
中廣核發布八項核電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今天,央企中國廣核集團在高交會上發布了8項重大核電科研成果,標志著我國核電領域科技創新達到一個新高度。 此次發布的8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涵蓋核電新型號研發、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核應急處置、核電安全改進、核電運行人員培訓、中低放固廢處理、壓水堆核電控制棒驅動機構、核電站非能動應急高位
中廣核陽江核電5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國廣核集團13日通報,12日21時,該集團陽江核電站5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示范運行,機組運行狀態穩定,具備商業運行條件。 陽江核電5號機組是中國首個滿足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指標的自主品牌核電機組,其安全級DCS(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采用中國廣核集團下屬廣利核公司自主研發的“和
破解危化品管控風險難題,推動校園數字化改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29.shtm“有了這套化學品智能管控系統,學校實現了管制類化學品儲存更安全、使用更規范、操作更便捷、數據更準確、溯源更清晰、風險更可控、管理更精準的管理目標。”近日,浙江理工大學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核安全級DCS進入應用階段
近日,中廣核所屬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廣利核”)完成陽江核電站5、6號機組安全級DCSRPS工程樣機系統設計,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核安全級DCS(以下簡稱“核級DCS”)系統FirmSys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 據悉,DCS系統是核電站重大關鍵性成套設備之一。其中,核級D
中廣核攜和睦系統等自主項目亮相巴黎核工業展
26日在法國巴黎開幕的第三屆世界核工業展覽會上,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展出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自主研發的核級數字化儀控平臺(簡稱核級DCS)和睦系統、智能化的核電機器人、等離子體危廢處理項目和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廢水項目,其中后三項是首次參展。 在此次展會上,和睦系統
我國自主制造核電站“神經中樞”實現應用
?? 記者5月23日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核電站“神經中樞”——“和睦系統”在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首臺套應用揭牌儀式,22日在中廣核集團陽江核電站舉行。陽江核電5號機組成為首個使用我國自主制造“神經中樞”的百萬千瓦級核電項目。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簡稱“DCS”,是核電站的“神經中樞
我國自主研發多用途小型壓水堆核電方案亮相深圳
由我國核電企業、中國廣核集團自主研發的多用途小型壓水堆方案,16日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同臺展示的還有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等重大科研成果。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6日在深圳開幕。作為中廣核自主開發的多用途小型壓水堆系
數字化氧指數測定儀
本發明為一種數字化氧指數測定儀,包括有進氣設備、燃燒設備、信號輸入輸出設備,其中進氣設備設有電子氣體流量計量器控制O2和N2氣體的流量,燃燒設備中設有紅外溫度感應器測量試樣燃燒的溫度,另有光電感應器測量樣品是否燃燒到指定的距離。計時器設于控制LED屏的單片機內,流量監控信號、溫度信號、光電信號、計
數字化超聲探傷儀特點
此種儀器顯示器顯示的是電脈沖信號,探傷人員要從這些信號中區分出缺陷波和其他各種類型的波,其難度相當大,錯判、漏判現象時常發生,嚴重地阻礙了UT技術在更深層次上的應用。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其成果在UT業中的被廣泛應用,一種數字化超聲探傷儀應運而生,他使UT技術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不僅能對超聲波信號進
核電站控制棒系統通過驗收-核反應堆有了中國“心”
中國廣核集團6日對外通報表示,由該企業牽頭組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控制棒驅動系統研發”科研項目日前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評審,這意味著我國企業已完全掌握適用于12英尺和14英尺燃料組件的控制棒驅動系統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核反應堆“心臟”的
首個中國造核電站“神經中樞”通過IAEA獨立評審
日前,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數字化儀控平臺(DCS)“和睦系統”正式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獨立評審。“IAEA的審查結論對其151個成員國的核能管理機構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睦系統”主責研發單位——中廣核旗下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國進說,“通過IAEA的獨立審評,
首座“烙上中國印”的核電機組并網發電
今天下午15時38分,我國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建設的核電機組——中廣核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成為我國第12座并網發電的核電機組。 據悉,作為國家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嶺澳核電站二期是我國“十五”期間唯一開工的核電項目。項目采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
數字化超聲探傷儀的優點
數字化超聲探傷儀的優點,與傳統探傷儀相比,有以下優點:?(1)檢測速度快數字化超聲探傷儀一般都可自動檢測、計算、記錄,有些還能自動進行深度補償和自動設置靈敏度,因此檢測速度快、效率高。?(2)檢測精度高數字化超聲探傷儀對模擬信號進行高速數據采集、量化、計算和判別,其檢測精度可高于傳統儀器檢測結果。?
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即將啟動!計劃供暖24.24萬平方米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瓦。今年冬天,周邊紅沿河鎮的居民通過東北首個核能供暖項目就能用上核能供暖,計劃供暖面積達24.2
“龍鱗”系統正式發布:核電安全“守護者”
我們的核電站什么時候才能用上自主的安全控制系統?這個“扎心”的問題終于有了答案。 12月6日,中核集團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軍民融合核安全級DCS平臺——“龍鱗”系統(NASPIC)正式發布,意味著中國將不再受國外技術壟斷的鉗制,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完全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一個夢想:儀控系統
中廣核擁有542項國家和行業標準1226件ZL
11月17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中國廣核集團舉行2013年度科技創新成果發布會,通報“十二五”以來科技創新進展和科研投入、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平臺建設等情況,發布八項核電重大科研成果。中國廣核集團科技研發部總經理鄒勇平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 [中國廣核集團科技研發部
智能控溫熔點儀
智能控溫熔點儀—顯微熔點儀用于制藥、化工、紡織、橡膠、燃料等行業的生產檢驗及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化學專業,對晶體熔點以及相態轉化的測定、分析、研究。具有控溫精度高等特點,已成為高水準科研儀器。是實驗室用理想設備。 ? ? ? ?1. 智能控溫熔點儀采用標準倍數雙目體視顯微鏡,視場大、工作距離大、
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成立
經國家能源局審定批準,總投資超過6億元的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正式落戶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該研發中心將依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建設。 中廣核有關專家介紹說,設立國家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是提升核電工程建設能力與水平、對核電工程建設重大技術開展集成創新研究的必然要
“華龍一號”亮相高交會-展示我國最先進核電技術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和睦系統”(FirmSys)和ACPR系列小型堆等重大科研成果11月16日亮相高交會。中國廣核集團多項代表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核電技術與海內外客商洽談。 據介紹,中廣核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發出了一批對核電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成果。其中,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
多通道數字化核磁共振譜儀開發”
上海大學生物工程系主任嚴壯志為專家組組長。驗收會上首先介紹了項目的立項背景以及意義,并對現場測試提出了要求。項目負責人郁朋介紹了項目研制情況、驗收指標以及技術測試大綱。測試大綱經過專家組評審通過后,專家組在蘇州醫工所影像樓電子學實驗室按照測試大綱進行了逐項測試。 專家組現場查看了研制儀
數字化超聲波探傷儀的優點
與傳統探傷儀相比,數字化超聲波探傷儀有以下優點: (1)檢測速度快數字化超聲探傷儀一般都可自動檢測、計算、記錄,有些還能自動進行深度補償和自動設置靈敏度,因此檢測速度快、效率高。 (2)檢測精度高數字化超聲探傷儀對模擬信號進行高速數據采集、量化、計算和判別,其檢測精度可高于傳統儀器檢
數字化超聲波探傷儀優勢優點
UT檢測技術作為工業上5大常規無損檢測技術之一,一直被人們廣泛地使用。在超聲波探傷中長期使用的是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此種儀器顯示器顯示的是電脈沖信號,探傷人員要從這些信號中區分出缺陷波和其他各種類型的波,其難度相當大,錯判、漏判現象時常發生,嚴重地阻礙了UT技術在更深層次上的應用。但隨著電
智能控氧儀應用范圍
采用更大規模的CI集成電路及雙四位LED數碼顯示,用模糊理論與傳統的PID控制相結合的控制方式.使產品具有使用壽命長、讀數更直觀。第二,儀表對測量參數、氧電極參數.儀表參數等方面均由計算機控制完成.并有語言提示.所以:測量更準確、操作更簡便、更加人性化。第三,電路釆用了獨特的屏蔽技術,使產品具有超強
第六屆中國(國際)核電儀控技術大會在四川成都召開
為促進國內外核電儀控技術交流,中國核學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于6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召開第六屆中國(國際)核電儀控技術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主席葉奇蓁,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彥鋒,國家能源局中國核電發展中心曹雷,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官員Kim Yun Goo(金潤
核島控制系統特點研究
1、核島控制系統的總目標 1)當機組穩態運行時,建立并保持一回路和二回路之間的功率平衡。 2)抑制運行的瞬態過程以避免機組緊急停堆并重建機組穩態運行。 3)給反應堆操作人員提供監測儀表,這些儀表顯示控制系統所需的全部輸入和輸出參數,并向操作人員提供對各系統采取手動操作的能力。